高二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之昼夜交替和时差》教学设计.docx





《高二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之昼夜交替和时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之昼夜交替和时差》教学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之昼夜交替和时差教学设计高二地理教案: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学问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学问结构 学法点拨 1.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2)产生地方时差异 地方时: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时区: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时区的计算: 所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 所得的整数
2、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或 某地经度15 所得的商四舍五入后,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削减一小时。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除东西十二区外,随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随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即: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区时的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地点的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第一步: 分别确定两地的时区,得出两地间的时区差;若两地在同侧时区,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在异侧时区,时区数
3、相加。 其次步:若求已知区时东侧地点的区时,则将时区差相加;若求已知时区西侧的区时,则将时区数相减。即:时间上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 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两侧的时区区时(时间)相同、日期不同,从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从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如图1-3-2) (3)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 偏向的规律是:北半球向右(运动方向的右)偏;南半球向左(运动方向的左)偏。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赤道上无偏向。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4、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 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 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 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 3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长短改变 C四季改变 D太阳东升西落 4下列纬线圈上的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 ) A南北回来线 B南北极圈 C南北纬30度 D南北纬60度 5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3时 B10月1日15时 C10月2日3时 D10月2日15时 6若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10月
5、1日( ) A24点 B20点 C12点 D8点 7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8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9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 A20时 B20时56分4秒 C19时 D19时56分4秒 10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 B自转3600是一个太阳日 C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 D太阳日比恒星日长出356 11如
6、图1-3-7中从AB,从CD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 ) A都向低纬偏 B都向高纬偏 C都向东偏 D都向西偏 12一日,测得某地正午时为北京时间11点30分,该地的经度为 ( ) A1235 E B1125 E C1275E D1355E 13一艘向东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 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某学校(110E)地理爱好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如右图,垂直直立一根2米长的竿O
7、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OPOP 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69题。 14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11:00 153月21 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分析回答: (1)分析A-F 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线速度最小处是_。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偏。 (3)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实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
8、),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5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 (4)地球上的居民设计住宅区要求门窗朝向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A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 17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 半球的示意图。 (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时;北京时间是 时。 (3)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那么非阴影部分表示 ,北京为 月 日 时。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D 5B 6B 7B 8D 9D 10.D 11.C 12.C 13.A 14.B 15.B 二、综合题 16(1
9、)D;F(2)西;东 (3)C;E (4)南;北 17(1)北 (2)9;14 (3)7月7日;7;7;8 高二地理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必修地理的结构分析: 地理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流淌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四部分。应当说本模块内容是中学地理课程学问和理论的基础。 中学地理课程必修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但都是根据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的:“地理”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主要说明在肯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
10、持续发展。 中学地理选修课程的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难与防治、环境爱护等,要涉及到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旅游地理、城乡规划,也要从地理角度深化分析和理解。所以,本模块有利于学习以上的选修模块。 必修地理的“课标”要点: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2、相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3、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4、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相识自然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章教材内容分析: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人类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须
11、要相识自身所处的宇宙环境。为了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教材支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是“宇宙中的地球”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遗迹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与改变的基础,因而也是中学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相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中学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 本章教材在地理教材整体构成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深对地理环境的全面理解。学习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然而孤立地探讨地球,不行能弄清晰千变万化、错综困难的种种地理现象。当然,我们“谈天”是为了“说地”,为了以后全面系统
12、地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演化及其发展等基本规律。二是学习现代科学的基础。以宇宙环境学问为大背景,再由远及近、由大到小,进而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本身的运动属性和地理意义,这样便于为深层次、全方位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学问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是中学地理首章首节,从学问结构来看,包括人类对宇宙的相识和宇宙中的地球两部分。前者介绍可见宇宙中的主要天体和天体系统,后者重在介绍地球存在生命的特别性一面及缘由分析。 课标内容: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省学科指导看法内容: MicrosoftInternetExp
13、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基本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一般又特别的天体。 4、比较、分析和归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分析和归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条件。 发展要求 说 明 课标三维定向: 学问与技能 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宇宙学问及人类对宇宙探究的新成果,从而相识地球的宇宙环境; 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
14、他行星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 情感看法 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宇宙环境的爱好,培育酷爱科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学习重点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缘由。 教学过程: 师问:某学生的“家庭住址”。再问:假如你是地球,请你说说“地球的家庭住址”(老师借此引入“地球的宇宙环境”) 板书: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自古以来,宇宙给人的感觉总是神奇的,正是这份神奇吸引着我们人类不断地去视察和探究。 那么,宇宙究竟有多少神奇?宇宙的魅力又是如何体现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向太空,去看看我们已经观
15、测到的宇宙,去看看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板书:一、人类对宇宙的相识 思索:什么是宇宙?什么是可见宇宙? 点拨: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一般人们用宇宙表达空间和时间的内涵,“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人们对宇宙的相识经验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古代,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和视野所限,人们所相识的宇宙只是天空和大地,他们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是似乎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后来,人们经过视察发觉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地球转,地球似乎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
16、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如: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伽利略被终身监禁,不过真理总是要战胜缪论的。 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意味着宇宙事实上就是太阳系。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头,大型射电望远镜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相识范围在不断扩大。最远的天体约140亿光年。(阿波罗登月安排、火星快车、神舟号、加加林、杨利伟等) 这是人们对宇宙“新奇探究利用”的过程。 由此,我们要明确人类对宇宙的相识规律:1、时、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2、渐渐接近、符合宇宙的客
17、观实际。并要了解人们对宇宙空间的拓展,主要依靠于观测手段的改进。 承转:晴朗的夜晚,当我们户外闲逛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仰视宽阔而深邃的星空。晴朗的夜空,我们看到的各种闪耀的星体,就构成了所谓的宇宙。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是物质的,物质形态是多样的;宇宙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板书: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探究:地球是不是天体?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什么? 讲解并描述:地球上的人许多,众多的人群,茫茫人海,就像“天空”中的天体一样。地球上的人总有“户籍”,“天空”中的这多数星星也应有自己的“户籍”,此即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等级”之分,就像地球上的“人”的权力一样,如:省长
18、的权力县长的权力乡长的权力,下一级围绕上一级转,就像卫星围着行星转,行星围着恒星转一样。 课堂探究:1、什么是天体系统?宇宙中有哪些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你能归纳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吗? 阅读P7的文字:整理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图略) 强调:天体系统必需具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否则就不能称天体系统。如星座就不能叫天体系统,单独一个天体也不能成为天体系统。 课堂巩固: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 2、比太阳系高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和银河系 3、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太阳是怎样实现对其“成员”统治的?(拥有肯定大的质量)8种天体;留意小行星带位置 4、总星系是不是我们对宇宙相
19、识的最终边界?不是 承转:茫茫宇宙,无穷无尽,无始无终。那么,宇宙中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天体呢? 板书:三、一般而特别的行星地球 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阅读图1-3:明确地球、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分析比较数据(P11):比较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之最 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的共性特点: 通过比较发觉,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从行星的角度讲,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很一般的天体。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并且是太阳系中惟一有高级才智生命存在的天体。随着科技尤其是宇航事业的发展,科学界人士也信任宇宙间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然而,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的运动之昼夜交替和时差 地理 教案 地球 运动 昼夜 交替 时差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