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自信.docx
《中华文化自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自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自信中外文化沟通史再版序 吴志攀 中华读书报 ( 2015 年 07 月 08 日 18 版)何芳川 一 何芳川老校长主编的中外文化沟通史将要再版了。这部大书,是他生命中最终一段时间的心血结晶,或者可以说,这部书是他的生命与思想、他的人格与才华的持续。只要书还有人读,学人的精魂就不散。 这些年来,我经常把两册书放在案头。乏累的时候、焦虑的时候,捧起来翻一翻,思绪飘远,脑筋一下子就放松了。读读历史,尤其读读文化史,会让人(尤其我们这些在高校里教书、写书的人)明白:人当然创建了历史、创建了文化,但人又是特定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精神所凝合之人、文化所化之人(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
2、并序)。我们应该有所为,努力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为人类文明向着光明的一面发展而奋斗,但与此同时,也应清晰自己的局限,古往今来,能超越自己所处时代的人能有几个?个体的命运与文化的命运比起来,实在太渺小了。很多的苦苦挣扎,在后人看来(假如有幸被后人记起、看到的话),都不过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所以,谦卑地面对历史,保持平和清净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或是一个中国学问分子应有的人生看法。 每次捧起这部书,我也总会想起何校长的音容笑貌。他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有许多想做的事情、许多想写的文章,每次听他聊起来,我都感到激昂。他的家学渊源和人生阅历,不是我们能比的。年轻的学人,或许有字书能读得更多
3、,但论读无字书,很难再有人超过他了。他的视野开阔,心态开放,才气纵横又为人谦和,最适合做学术事业的领袖。中外文化沟通史正是他安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书差不多编完,将要交付出版的时候,他却倒下了。后来书出版了,我们实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每个人的发言都带着感情,还有人流了泪。 何校长编中外文化沟通史,还是向他的老师周一良先生的致敬之举。周先生晚年也曾主编过一部中外文化沟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影响较大。马克垚、郝斌、林被甸三位老师曾经联名在世界历史上发过一篇评介文章,其中就提到过这前后两部沟通史之间的关系。周先生的那一部,是我国第一部按国别、地区反映中国与外部世界两千年文化沟通的大型
4、综合性著作,也是一项带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学术成果,而过了 20 年,何校长再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把这个领域最新的探讨成果集合起来,体现了北大史学的薪火相传。 想想周一良先生的人生,再想想何校长的一生,会发觉许多惊人的相像:出身世家、少年成名、才华过人、半生坎坷我没有机会拜见周先生,但读过终归是书生,也听过北大老人们讲的故事。我想,他们师生俩、两代北大史学家,一生经验的风风雨雨,真能反映百余年来中国学问分子的命运。他们的学问与精神,应当被继承下来。 二 为了写这篇再版序,我花了几周时间,重读了全书。书成于众人之手,是集体才智的结晶。前些年,北大还出了好几套类似的大书、好书,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编的
5、中华文明史和马克垚先生主编的世界文明史,还有规模更宏大的,比如汤一介先生主持的儒藏工程。这些书,厚重、扎实、大气,体现了北大文科治学的风格。我还记得这些书最初立项时的一些情形。何校长主管文科的时候,提出要开大船,当时有的人不理解,后来我曾写过文章谈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必要的。何校长退了之后,我当过一段时间主管文科的副校长,深知自己对学术的理解达不到何校长的高度,于是萧规曹随,老醇厚按何校长的思路做事情,尽自己的努力支持学者们写大书、出精品。但凡有学者提出了好的想法,或者写出了一部好书,我都情愿用最大的热忱去赐予激励。我觉得,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早一点做,比晚一点做要好,能团结多位北大文科学者一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化 自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