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考试直线运动收集.doc





《1高等考试直线运动收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高等考试直线运动收集.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直线运动专题知识点整合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
2、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六、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S/t,单位:m s,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
3、描述公式=(V0Vt)/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七、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 八、加速度 1、速度的变化:V=VtV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矢量2、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aV/t,单位:ms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V)的方向相同3、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关系:方向关系:加速度的
4、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在直线运动中,若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运动;若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运动。大小关系:V、V、a无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九、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特点:a=恒量 3公式:(1)vt=v0十at(2)s=v0t at2(3)vt2v02=2as(4)s=4.推论:(l)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 S S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以上两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5、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要熟练掌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I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lV2V3Vn123n; 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lS2S3Sn=122232n2;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ISSSN=l35(2n1);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1t2t3tn十、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做的初速度为零的运动特点:(l)只受重力;(2)初速度为零规律:(1)vt=gt;(2)s=gt2;(3)vt2=2gs;(4)s=;(5); 十一、竖直上抛1、将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物体的运动为竖直
6、上抛运动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其规律为:(1)vt=v0gt,(2)s=v0t gt2 (3)vt2v02=2gh 几个特征量:最大高度h= v022g,运动时间t=2v0/g2两种处理办法:(1)分段法:上升阶段看做末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2)整体法:从整体看来,运动的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恒定且方向与初速度v0方向始终相反,因此可以把竖直上抛运动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减速直线运动。这时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则a=一g。 3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特点 (l)物体从某点出发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与从最高点回落到出发点的时们相等。即 t上=v
7、0/g=t下 所以,从某点抛出后又回到同一点所用的时间为t=2v0/g (2)上把时的初速度v0与落回出发点的速度V等值反向,大小均为;即 V=V0=十二对于运动图象要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它的物理意义: a从图象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 b能认识图像的截距的意义。 C能认识图像的斜率的意义。 d能认识图线覆盖面积的意义。 e能说出图线上一点的状况。十三利用v一t图象,不仅可极为方便地证明和记住运动学中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和公式,还可以极为简捷地分析和解答各种问题。(1)st图象和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单向或双向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而不能直接用来描述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2)当为曲线运
8、动时,应先将其分解为直线运动,然后才能用St或v一t图象进行描述。1、位移时间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匀速运动的St图象是直线,直线的斜率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变速运动的St图象是曲线,图线切线方向的斜率表示该点速度的大小2、速度时间图象(1)它反映了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2)匀速运动的V一t图线平行于时间轴(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其斜率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一t图线是曲线,每点的切线方向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大小习题检测一1、如图是一辆汽车运动的s-t图,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
9、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A表示的速度最大B、AB表示静止C、CD表示运动,速度方向与初速相反D、CD与横轴间包围的面积表示第四小时内的位移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坐标x=-2t2-3t+1,则此质点( )A、每秒末的速度成等差数列B、从t=0时刻起,每秒末位移成等差数列C、在连续的任意相等时间隔内的位移成等差数列D、此质点作匀速运动3、高度为h的升降机,以速度V匀速下降,在升降机顶部自由掉下一物体,它碰到升降机底部的时间跟升降机静止时相比较( )A、长些B、短些C、一样D、与升降机速度有关,故无法确定4、驾驶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8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
10、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负加速度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等于( )A、0.5sB、0.7sC、1.5sD、2s5、物体沿直线A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A运动到B,速度方向始终不变,C为AB的中点,D点为中间时刻物体所在位置,则( )A、D点可能在AC之间B、D点可能在BC之间C、D点可能与C点重合D、D点不可能与C点重合6、列车从A到B,开始以速度V行驶了1/3路程,中间1/3路程速度为2V,最后1/3路程速度为V,则全程平均速度为V。7、A球从塔顶自由落下,当它落下
11、距离a时,B球从距塔顶b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同时落地,则塔高h为。8、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一条平直公路上且同向而行,甲在乙后面做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乙做初速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时两车相距为s,若两车可以相遇两次,则v、a和s应满足的关系是。9、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8s后刹车改作匀减速运动2s停止,共经过80m,则刹车前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m/s2。10、长100m的火车从车头离桥头200m的地方由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作匀速运动,桥长150m,则整个火车通过桥头的时间为s,整个火车通过全桥的时间为s。1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
12、止,已知通过最初3.6m所用时间是通过最后3.6m所用时间的1/3,则汽车刹车后的位移是m。12、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头4s内经过的位移是24m,在紧接着的4s内经过的位移是60m,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始速度各是多少?13、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1.6m/s2的速度行驶了一段距离后作了一段匀速运动,此后又以6.4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共前进了1.6km,历时130s,求:(1)车的最大速度;(2)若保持两个加速度不变,则仍沿这段路程所需的最短时间及这种情况下的最大速度。14、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
13、别位于高为1 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15、一矿井深4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g10m/s2,问:(1) 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 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16、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开始一段伞未张开,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后,则做匀减速运动。设运动员的初始高度为1500m ,第一段的下落高度为500m ,试求:(1)张开伞的一瞬间,运动员的速度(2)要运动员充分安全地着地(即着地速度趋于零),第二阶段的合适加速度
14、应是多少?习题检测二一、选择题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3.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运动速
15、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小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4.图1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乙比甲早出发t1 时间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6.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
16、体的初速度是 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7.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9.物体沿一条直线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考试 直线运动 收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