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修安那般那之重要“十六特胜”.doc





《【南怀瑾老师】修安那般那之重要“十六特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怀瑾老师】修安那般那之重要“十六特胜”.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怀瑾老师】修安那般那之重点“十六特胜” 修安那般那,这是一条最快成就的捷径。但是,很难的,你忍不住的。你看我们这里出家的老前辈也好,嫩前辈也好,真的,很多人有聪明有智慧,为什么出家修道,永远不上路?就因为他忍不住。.真正修安那般那,重点你们千万注意,“十六特胜”都要背得来,十六个专案叫特胜,特别特别最容易成功的路线。(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这个你们都没有达到,想都不能想,真的到了“知息遍身”,你那个武功不练就到了;除非不出手,一出手都是高手。(五)“除诸身行”。身体空了,身上五阴的行阴空灵了,这个里头秘密很多,到了除诸身行的时候,如果你
2、练武功,可以练到踏雪无痕,走路不在地面,而在地上飘了。(六)“受喜”,得初禅,初禅是离生喜乐。(七)“受乐”,身上内部每个细胞发出快乐的感受,那是无比的舒服,不能形容的。所以得到初禅是“心一境性,离生喜乐”,有和世间脱离之感,无比的喜乐。(八)“受诸心行”,转回来,又感觉不同了,这个很深了;心里一起心动念,这个身体四大已经整个变了。再下来,这个时候,(九)“心作喜”,由初禅真到了二禅“定生喜乐”。(十)“心作摄”,一切杂念妄想没有了,要用就有,不用完全空;摄是统统把握了。(十一)“心作解脱”,修行到这里,才不冤枉出家,的解脱道了。解脱就是证道,不证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也至少证到初果罗
3、汉的“预流向”。到了心作解脱,是修安那般那来的,这是一部分,完全和色法地水火风四大之身有关。 下面完全是心法了。(十二)“观无常”,工夫修到有神通,飞得起来,又有什么了不起呢!观无常,诸法皆非究竟,可是你没有做到不要随便吹。(十三)“观出散”,所以做到了,转观这个心的法门,你可以像密宗那些有成就的活佛一样,将来要走的时候,一弹指之间,整个身体三昧真火起来化成光明,什么都没有留,化一片光走了。所以,我们平常做工夫,你要注意这个,大家都在身体上做工夫,都忘记了“观出散”,要把所有工夫、身体都丢开,放出去,连放的都要丢掉。 (十四)“观离欲”,这个时候,才做到真正的“离欲尊”;这个离欲,金刚经上佛叫
4、须菩提离欲阿罗汉,真的离欲了。然后,证灭尽定。(十五)“观灭尽”,要走就走,我们也可以做到邓隐峰祖师一样吧!在这个时候到“灭尽定”,所谓涅盘境界,还不算数。(十六)“观弃舍”,还要丢掉放开,转到大乘去了。修习这十六特胜要注意,不要被六妙门困住,六妙门是初步,不算什么,重点在十六特胜。.所以修安那般那,刚才我们讨论过的重点,就是这一“知”,你们都知道嘛!这个知性不在气息,也不在地水火风,也不在空,无所在无所不在。所以,禅宗祖师一句话:“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一“知”哪里来?来无所从来,去无所从去。金刚经上佛也告诉你,“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这个“知”不要你去找的,本来存在。我们大家平
5、常在用它吧!当然在用,这个不要再追问你们了,再问太看不起人了,你们当然知道。我们茶来知道喝茶,饭来知道吃饭,累了知道累,睡觉知道睡觉,舒服不舒服都知道。这一“知”本来在这里,不要你去修的,如果我们变牛变马变狗,也知道变牛变马变狗了。只不过,不知道自性来源在哪里。如果问这一“知”从何处来,谈大乘般若时再讲,现在不谈了。现在你们做工夫,先不要问这一“知”从哪里来,要先认识“知性”。你们都在修行,打坐闭关,但是为什么都没有进步?理上不清,理都没有搞清楚;一方面没有真下功夫,忍不住。所以古人讲修道,“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要忍得住。我们看到多少青年学佛修道人,都是一点都忍不住的,刚坐一下,外境有一
6、点挑逗,他马上动了,跟到外缘跑了,自己还认为有理由。.(十六特胜)第一句是什么?(众答:知息入)对。比如由六妙门开始,你们坐在这里一边听,一边知道自己呼吸进出,能够做到吗?老实讲,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假定有一位坐在这里,一边听话,一边还写字,自己的呼吸在鼻子和全身,进进出出完全知道,这个人差不多可以谈修行了,这叫“知息入”。 我这样一讲,你们自己测验一下嘛!一边听一边做事,心念跟呼吸配合,在鼻孔这里开始。等于说眼观鼻,鼻观心;这个观不是眼睛去看的观,是心来观。如果是这样修行,很快有进步的。 “知息入,知息出”,你们现在听到呼吸没有?听到没有?听不见,你们哪里听得见!只靠一点感觉嘛!就是说,随时
7、要跟这个感觉的出入息配合为一,这样才叫做修行,修止观。如果打起坐来,再勉强找个呼吸来配合,那算个什么修行,算老几啊!就像我现在跟你讲话,我知道自己呼吸的“进、出”,你要学我一样,脚还在跳手还在动,知息入,知息出,知道气息进进出出,没有一点不知道。但不能用力,勿助勿忘,也不能不注意。 然后第三步知息长短就难了。知道自己的息往来长短,第一步,是在鼻孔里知道哦!你如果工夫进一步,自己浑身的每个毛孔、细胞,都在呼吸,你自然都会知道。所以,你看过武侠小说,武功高的人,有时候被人用石灰蒙上头,蒙了以后,结果死不了,他的肛门在下面呼吸。这不是做不到的,浑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研究达摩禅经就知道,这一段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怀瑾老师 南怀瑾 老师 那般 重要 十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