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乳腺肿块的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超声对乳腺肿块的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对乳腺肿块的精选文档.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本讲稿第一页,共三十二页超声检查乳腺疾病 的历史1951年,Wild和Neil首次报道应用A型超声检查乳腺疾病,他们主要是应用15MHz的探头来鉴别乳腺的囊实性肿块 70年代B型灰阶超声检查应用于乳腺疾病,仪器的分辨力及显像水平大大提高,从而使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有了较大的进步。0年代后随着电子技术、微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技术也随之突飞猛进,出现了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以及超声造影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本讲稿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乳腺肿块的B超检查技术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首先进行物理检查,触诊乳腺,了解可疑病变的部位、大小、硬度及活
2、动度。通常采用高分辨力实时超声诊断仪,调节增益和时间增益补偿,注意近场和病变部位聚焦,使乳腺各层和胸壁结构图像清晰、层次分明。探头宜选用变频或超宽频探头,频率应在7.510MHz之间,超过15MHz的高频超声适宜用来检查乳腺的微小病变。病人取仰卧位,双手上举至脑后,充分暴露乳腺,靠外侧的病变有时需采用侧卧位以补充仰卧位检查之不足,使病变区得到全面显示。扫查方法一般多采用线阵高频探头,直接放在乳腺上进行连续纵切、横切和斜切扫查。本讲稿第三页,共三十二页解剖概要组织结构:乳腺:腺泡 小叶 腺叶 乳腺导管:小叶输乳管 乳腺导管 韧带:cooper韧带,从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至后筋膜脂肪和结蒂组织。血
3、供:动脉:内乳动脉、外乳动脉、肋间动脉静脉:浅静脉 乳静脉 颈浅静脉 颈前静脉 深静脉:乳内静脉 同侧无名静脉 与动脉伴行的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部分静脉 肋间静脉 奇静脉 本讲稿第四页,共三十二页淋巴乳房外侧淋巴 腋下淋巴结群 乳房上部淋巴穿胸大肌淋巴管 乳房内侧淋巴管 内乳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双侧交通性淋巴管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脏的镰状韧带淋巴 肝脏解剖位置26肋间浅筋膜浅、深层之间。后为胸大肌筋膜及胸大肌。锁骨下淋巴结本讲稿第五页,共三十二页本讲稿第六页,共三十二页正常声像图不同时期乳腺结构有变化,但基本结构相差不大。皮肤层:强回声,厚约23mm。皮下脂肪:低回声,边界不清,
4、内有散在光点,其间有三角形光带(cooper)韧带。腺体层:脂肪层的深面,有乳腺腺叶和导管。呈现中强回声带夹杂有中低回声,但排列及结构比较整齐,层次结构清晰。库柏韧带:从皮下脂肪向乳腺内延伸直至后筋膜的强回声带。乳腺后区域:脂肪、胸肌、肋软骨、肋骨、肋间肌。肋软骨常呈椭圆形低回声,勿误为肿块。本讲稿第七页,共三十二页正常乳腺组织的超声波图(S)为表皮层,(C)为Cooper韧带,(F)为脂肪,(G)为高回声的腺体组织,(D)为低回声的腺体组织内导管,皮下和乳腺后脂肪(RF)为低回声带,(P)紧贴着胸肌的回声线。本讲稿第八页,共三十二页 实时二维超声实时二维超声是当前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基础,主要
5、用来实时观察乳腺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等特点,并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国内外超声专家公认:到目前为止,虽有彩超、超声造影、三维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但在诊断乳腺肿块方面,二维图像仍然起决定性作用。本讲稿第九页,共三十二页乳腺良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 形态较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规整,多有完整包膜,内部为均匀的低回声,后壁回声增强,无组织及皮肤浸润。乳腺良性肿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回声均质,后方回声增强。病理:纤维腺病 本讲稿第十页,共三十二页乳腺恶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1)形态大小:对于大于20mm的肿块,其形态多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断面呈蟹足状
6、或分叶状改变;小于10mm的肿块,形态常常较规则,定性有一定困难。部分肿块的纵径(厚度)横径(宽度),即纵横比(L/T)大于1。(2)微小钙化灶的观察:微小钙化是导管原位癌(DCIS)最常见的特征,约85%-90%的病例中可发现,这些钙化的形状可以是针状、点状、簇状等。随着高分辨率超声的发展,这些微小结构的显示愈益清晰。日本的 kasumi 以大小为 1001100的 SiC03 取代微钙化点进行超声探测的实验研究,同时与乳腺钼靶 X 线摄影对照,结果发现:乳腺钼靶 X 线摄影检出的最小颗粒是200,而超声在模拟为乳腺癌的低回声肿块内却可检出110的细小颗粒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在高频声
7、像图上,钙化可分为三种类型在高频声像图上,钙化可分为三种类型:微钙化:小于1mm的针尖样强回声点,后方无声影,此种钙化多见于恶性病变 粗钙化:大于Imm的强回声点,后方伴声影;弧形钙化:肿块表面或内部的弧形或环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粗钙化及弧形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良性乳腺钙化,钙化灶粗大伴声影 肿块内广泛的沙砾状钙化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乳腺恶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3)肿块的纵横比:恶性肿瘤的前后径往往大于横径。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乳腺恶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4)毛刺状边缘: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边缘毛糙呈毛刺状。超声可发现垂直于肿
8、瘤表面的放射状低回声短线。高分辨超声更能显示这一特征。周边毛刺状改变是乳癌的典型表现,。(5)恶性晕征:乳腺癌肿块无真正的包膜,部分肿块边缘可出现“恶性晕”征,表现为肿块前、侧壁为不规则、厚薄不均的强回声带包绕,厚度约1-3mm。其病理机制主要为癌细胞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所致。乳腺癌各声像图特征中最可靠的征象是低回声肿块周围有不规则强回声晕这一指标,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乳腺恶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6)浸润表现:肿块的范围未超出腺体层时,皮下脂肪层、乳腺后间隙和肌层的层次清楚,结构完整。侵及皮肤时,则出现皮肤增厚,回声增强;侵及皮下脂肪层时,表现为肿块突入皮下脂肪层,多数边缘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声 乳腺 肿块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