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交通流模型精选文档.ppt
《连续交通流模型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交通流模型精选文档.ppt(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连续交通流模型本讲稿第一页,共一百零二页目 录 5.1 简单连续流模型简单连续流模型 5.1.1 守恒方程 5.1.2 守恒方程解析法以及交通波 5.1.3 应用 5.1.4 信号交叉口中排队的形成与消散 5.1.5 守恒方程的数值解法 5.1.6 多车道流体力学模型 5.2 高阶模型高阶模型 5.2.1 简单连续流模型的评述 5.2.2 瞬态和停车起动波 5.2.3 动量方程本讲稿第二页,共一百零二页 5.2.4 粘滞模型 5.2.5 高阶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5.2.6 利用有限元的数学解法 5.2.7 实际例子中参数的标定 5.2.8 瓶颈处交通流的计算 5.2.9 密度与松弛时间和期望系数
2、5.3 随机性连续波动模型随机性连续波动模型 5.3.1 交通流的变化 5.3.2 速度分布的计算 5.3.3 加速度干扰 5.3.4 微观时间间隔分布和宏观交通流量分布本讲稿第三页,共一百零二页 如果从一架飞机上看某条高速公路,我们会很自然的把来来往往的车流想象成河流或某种连续的流体。正是由于这种相似性,经常使用流量、密度、速度等流体力学术语来描述交通流特性。我们知道,流体满足两个基本假设,即流量守恒和速度与密度对应。对于交通流,第一个假定使用守恒方程或连续性方程来表示。第一个假设的理论被广泛的接受,并且关于它的有效性没有争论。第二个假设却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因为该假设无法
3、始终被理解,而且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第二种假设具有一定的限制性。5.1 5.1 简单连续流模型简单连续流模型本讲稿第四页,共一百零二页n 限制条件为速度(或流量)是密度函数,但只适用于平衡状态,由于平衡状态只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出,满意的速度密度关系式很难得出,该关系式通常通过假设或理论推断得出。n 本章中,对简单模型和高阶模型都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进行解析求解和数值求解。本章的目的不是重申以前专论中有名的文献,而是为在业的工程师总结简单连续流理论的本质,阐述该理论如何应用于模型和现实生活环境的分析中。对于经过三十年来的演变的高阶模型,一直没有被充分的涉及到;因而,本章将对高阶模型进行详细的介
4、绍。本讲稿第五页,共一百零二页5.1.1 5.1.1 守恒方程守恒方程 守恒方程很容易通过设有两个交通计数站的单向连续路段导出(两个计数点分别设在上游和下游),如图5.1所示。两点间的距离为,在间距内没有出口和进口(即两站之间没有交通流的产生或离去)。图5.1 用于推导守恒方程的路段示意图本讲稿第六页,共一百零二页 设 是在 时间内通过站i 的车辆数,是 时间内的交通量。是站1和站2同时开始计数所持续的时间。两站之间一般不会有车辆的减少,设 。由于在间距 内没有车辆的减少,在站1和站2间会产生车辆的聚集。设 =,则车辆聚集数为负值。下面介绍守恒方程的推导过程。本讲稿第七页,共一百零二页守恒方程
5、的推导:本讲稿第八页,共一百零二页 如果在路段内有车辆的产生和离去,那么守恒方程将采用如下更一般的形式:n (5.2)这里 是指车辆的产生(离去)率(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内车辆产生或离去数)。本讲稿第九页,共一百零二页5.1.2 守恒方程解析法以及交通波 1.1.守恒方程解析法守恒方程解析法 对于守恒方程的一般形式(5.2),考虑最基本的关系:我们可以很容易知道,如果 ,在公式(5.2)中,我们得到只有一个未知量 的方程,可以对其解析求解。一般情况的解析法很复杂,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只考虑没有交通产生或离去的影响,即 的情况。基于这种思想,守恒方程可以写为如下形式:或 (5.4)本讲
6、稿第十页,共一百零二页 可以是任意的函数,不需要为了使结果通用作特定的假设。采用格林希尔治(Greenshields)提出的速度密度线性模型,则公式(5.4)变形为:这里,表示自由流速度,是阻塞密度。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二页 2.2.交通波交通波 公式(5.4)是一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可以通过特性曲线的方法解决,求出其解析解。交通特性曲线是基于定义和边界条件,从时空分布中散发出来的直线。交通特性曲线的斜率:它表示交通特性有着与流率密度曲线相同的坡度。在空间分布中任何一点(x,t)的密度由通过该点的时空特性曲线得出。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二页 当两条交通特性曲线相交时,在这一点密度就会有两
7、个值,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种差异可以通过交通波的产生进行解释。简言之,两条交通特性曲线相交,将会产生交通波,特性曲线终止。一个交通波表示或的中断。交通波的速度是:其中,表示下游条件,表示上游条件。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二页 当 0时,交通波向下游运动,当 0,表明波面的运动方向与交通流的运动方向相同;,表明波面维持在原地不动;,则说明波的传播方向与交通流的运动方向相反。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二页 在图5.2a)中,两点代表两种交通流状态,当这两种交通流状态相遇时,便产生交通波,其波速为连线的斜率。图5.2b)是在时空坐标系中描述的交通波,明显可以看出交通波的含义。图5.2 交通波含义示意图
8、a)b)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二页5.1.3 应用应用 虽然简单的连续理论在50年代就得到了发展,并在文献中被大量的涉及,但是并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中去。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对物理问题的理解,还有部分原因是确定初始和边界条件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通过解析解法很难获得实际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复杂的关系式等。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更好的理解后面小节中的原理和定义物理问题来进行解决。后面的小节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实例。交通波的另一个实际应用是交通信号控制、主干道及自由流的分析。将简单连续理论的应用于更复杂的环境中的问题,只能通过守恒方程的数值解进行解决。本章中也将应用数值解法对简单连续模型进行改进。下一节
9、将以简单连续模型在信号交叉口中的应用来说明理论如何更好的说明排队的形成和消散。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二页5.1.4 5.1.4 信号交叉口中排队的形成与消散信号交叉口中排队的形成与消散解析结果排队长度的稳定性 信号线和排队行为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二页 通过确定简单连续模型的临界和初始条件,应用简单连续模型求解排队数,而临界和初始条件可以通过信号控制交叉口检测设备获到,如图5.3所示。该图中 分别表示距离和时间。假设从停车线开始的距离 内没有出入口,并且认为足够长,排队没有超出这一路段。在图5.3中和分别表示信号周期C开始和结束时的排队的初始长度和最终长度。如图5.3所示,从边界发出的特
10、性曲线把整个时空区域分成四个流率密度状况截然不同的区域。特性曲线相交线,即为交通波曲线。在图示的周期内,交通波曲线为 。因此,这条线代表了车队队尾的轨迹,并且它到停车线的垂直距离代表车队长度,由 表示。曲线 上任何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交通波沿道路向上游或下游的传播速度。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二页 区域 密度 1,4 2 3 图5.3 信号控制交叉口在一个饱和周期内排队的形成过程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二页1.1.解析结果解析结果 曲线ACMDE的每一段以及点C、M、D、E的坐标都可以用解析法得到。为了获到解析解,必须假设流量与密度,或者等价的速度与密度之间有特定的关系。为了简单起见,可以采
11、用格林希尔治速度密度线性模型。假设x的方向为正,B点的坐标为(0,L),即 。下面是推导图5.3中各参量的方法和模型。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二页 先考虑C点坐标位置 设y 表示排队长度。对于曲线CMD:对于FD曲线: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二页 对于曲线DE:在车流未饱和的周期里,车队消散的最短时间:这是解决初始排队长度所需要的最小时间。在这样的周期里,最终排队长度 与初始队长 无关,由下式给出: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二页 2.2.排队长度的稳定性排队长度的稳定性 前一节提到的初始排队和最终排队的解析关系可以应用于饱和周期的稳定性分析。公式(5.19)可以写为:(5.23)式中:因此公
12、式(5.23)可以推广到任何周期N,形式为:式中 和 是指周期N和N+1开始时的排队长度。显然,如果 或 ,即 ,则存在稳定状态。因此,对于稳定状态: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二页 由此得到稳定状态时的绿信比 如下所示,记为 :因为 是正的,所以很容易看出如果 ,周期尾部的排队长度将随着这种情况的延续持续增长。否则,如果b0,这是符合一个真实波数的,为不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如果a0,则达不到交叉点。整体的稳定性分析时,a0方程解时变的不稳定,这是由佩恩1997年分析得到的。波数依赖于特征值的实数的部分,与稳定范围一起显示在图5.14和图5.15中。图5.14显示了,对于a0,从平衡方程的线性稳
13、定性分析来看,波数依赖于特征值的实数部分上游支流的正值导致了平衡方程的不稳定。本讲稿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二页图5.14 波数依赖于线性稳定性分析 图5.15交通参数a和同性质交通流的区域本讲稿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二页 相应的特征值能用下式计算:(5.96)其中,N是普通的常量。例如,在过渡点:上游的支流为:(5.97)为了解释上游的不稳定流,用密度和速度的符号的偏离平衡,来描述上游交通流的刺激,在这里速度与密度以相反的方向变化。本讲稿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二页 在平衡方程中 ,随着密度的降低,速度随之升高。这个刺激导致不稳定交通流超过了密度的临界值。如能从整个刺激中,通过协调速度和密度使它们同相
14、来起作用,则到达第二个和较低的稳定的分支,而这在实际的交通中是不正常的现象。当密度增加时,交通流变得拥挤,司机对速度的反应减弱了是导致交通流不稳定、波动传播、停止-启动波形成的原因。当然,这种反应也是为了安全起见。而采用人工的距离控制系统,使较低的支流刺激成为可能。通过距离控制系统得到了“高密度高速度”的反应,增加了道路的容量。在不稳定的区域内,线性稳定性分析显示,指数紊乱地增长。因为饱和作用的影响将限制非线性稳定性的增长,就必须考虑不稳定区域。一些用来描述在不稳定区域行为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已经发展起来。这些方法大部分都是以特征值增长的线性稳定性分析作为出发点。本讲稿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
15、二页5.2.65.2.6利用有限元的数学解法利用有限元的数学解法 在一个很广的范围内,直到现在,高阶模型还是没有能够成功显示出比普通连续模型的优越性,甚至是在改进算法后也是如此。这种情况与欧拉方程在流体力学种的运用和其在静水力学中的运用类似,并没有得到改进的结果,甚至是得到了错误的结果。(例如:剪切面,浮力和漩涡的边界线条件)。只有在纳维尔斯托克斯(Navier Stokes)水平下,完全的流体动力学作用才能正确地被考虑进去。因此,只能用高阶模型来描述在瓶颈处的交通流、停止启动波的形成和在不稳定交通流的多种多样的交通模式也就不奇怪了。(包括粘滞和等于零的粘滞和趋于零的粘滞的区别)。除深刻理解宏
16、观交通流机理外,还要提供合适的数学方法。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相关的数字不稳定性经常导致错误的结果,简单的离散化方案并不适合。本讲稿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二页 数学解法必须包括:1、通过牛顿迭代法修正非线性关系的处理方法,差异集中的完全综合处理步骤,使得它在所有条件下都是稳定的。2、考虑到基本不同的平衡系统的曲线特性,修正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如果系数不突变,这个明确的处理过程证明了数学稳定的,因此,就能引入瓶颈的概念。有时还要做一些附加的简化(例如,运用对数密度或分开动量平衡中保守的部分);这些方法是与特殊的期望项和基本图表的形式联系的,因此一般都是不常用的。本讲稿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二页 数学解决
17、方案的关键在于为空间的离散化和时间的调整而正确的选择空间和时间上的步长。很多文章建议空间步长取大约500米,理由是这与空间变化的长度一致,而在传统上是观测场所的范围。数学解决方法的经验显示,可以考虑更小的有效长度。巴黎周围的Priphrique大道的计算用了125米,并建议采用更小的离散结构。较小的结构引起剪切面(80米)的长度特性,并推出变化小的最小长度是与一辆汽车的长度相一致的。在整个数学处理过程中,取:(5.98)空间的步长是通过速度特性和时间步长相联系的。为了记录波动向前传播,选择合适的向后传播的速度是20km/h。(5.99)本讲稿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二页 因为时间步长小于实际为边界
18、条件观测速率(通常取30秒的扫描率)。观测的数据要通过内插来提供过平滑的作用,使数学计算达到稳定的。积分后基本方程转化为:(5.100)将其代入三个方程(对应于未知的变量,k、v和w)里。为了迅速地确定静态和动态的参数。用下面的方法来规范化变量:(5.101)上式中,参考状态 可以是在特殊车道数下的阻塞密度。未知的变量可以放在一起用向量y表示:(5.102)本讲稿第六十页,共一百零二页 基本方程是准线性的偏微分方程的形式:(5.103)(5.104)包含静态速度密度的方程 (5.105)指数 描述了密度的依赖性,在车道减少和瓶颈的情况下,也包括阻塞密度 ,它是依赖于空间的。本讲稿第六十一页,共
19、一百零二页 基本方程包含了两个动力学参数:(5.106)结合它的特性对方程5.103进行整合。为保证唯一性,需要两个初始条件,例如:和三个边界条件,例如:(5.107)为了解的数学稳定性,必须考虑到不同方程的双曲线特性,因此,只有很少的边界条件,左边界和右边界能用到 (5-108)本讲稿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二页 为了得到详细的数学解,方程结合方法把图解显示在图5.16中。图5.16 类似微分方程的对时间和空间栅格的逐步积分本讲稿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二页为了得到连续函数:(5.109)被定义为格子的函数代替:(5.110)所有的导数的被不同的居中的商代替:(5.111)(5.112)函数值用中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续 通流 模型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