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京沪高速淮安段“3·29”液氯泄特大事故处置.doc





《2京沪高速淮安段“3·29”液氯泄特大事故处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京沪高速淮安段“3·29”液氯泄特大事故处置.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案例二京沪高速淮安段“329”液氯泄漏特大事故处置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103Km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导致肇事车辆槽罐内大量液氯泄漏。淮安市消防支队接警后迅速调集8个中队的29辆消防车、150名官兵到场救援。江苏省消防总队接报后,先后调集5个支队的10辆消防车、90名官兵到场增援。经过近65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处置了这起液氯槽罐泄漏事故。此次事故波及淮安市淮阴、涟水2个县区的3个乡镇、11个行政村,处置中疏散15000余人。事故造成28名村民中毒死亡,350人住院治疗,270人留院观察。一、基本情况(一)京沪高速情况京沪高速公路双向4车道,全长1262km
2、,江苏境内长465km,其中淮安段70km。日平均车流量16000辆,29日车流量为18665辆。(二)车辆情况鲁H-00099液氯槽罐车长12m,罐体直径2.4m,额定吨位为15吨,实际载有约40.44t液氯,超载25.44t。事故后有关部门对车辆进行检测发现,车辆有半年没有经过安全部门检测,左前轮胎已报废,达不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性能要求。鲁Q-A938挂卡车长13m,装载液化气空钢瓶(5kg)约800只。(三)现场情况事故点下风及侧下风方向主要有淮阴区王兴乡的高荡、张小圩、圆南和涟水县蒋庵乡的小陈庄、悦来集、张官荡、石桥等行政村,其中邻近的有高荡村3个组200户约550人左右,离事故点
3、最近住户的直线距离只有60m。事故现场没有可以利用水源,最近的取水点有三处,都是口径为150mm、流量18L/s的室外消火栓。一是事故点北面的淮安北出口处(8km),二是事故点南面的淮连高速公路服务区(12km),三是事故点南面的淮连高速公路收费站(16km)。(四)气象情况29日18时,晴到多云,东到东南风,风力3级左右,风速3.8米/秒,气温12;30日晴,东南到南风,风力12级,风速0.8-3.2m/s,气温620;31日晴,南到东南风,风力12级,风速0.83.2m/s,气温621。二、救援经过事故救援工作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堵漏,疏散救人1、接警出动2005年3月29日18时
4、55分,淮安市消防支队接到淮阴区公安110指挥中心转警,京沪高速淮安段上行线103Km+300m处发生交通事故,大量的液化气钢瓶散落地面,并发生泄漏。支队长、副支队长立即率领3个中队11辆消防车(2辆抢险救援车、6辆水罐车、3辆泡沫车)、90名官兵迅速出动。考虑到高速公路事故可能会造成路堵,为抓住有利战机,分别从(京沪高速)淮安北入口、淮安南入口进入,于20时10分、12分相继到达现场。2、成立抢险指挥部到场后,立即在距事故点侧上风方向200米处成立以支队长为总指挥的抢险指挥部,下设侦检、搜救、疏散、堵漏、稀释和安检6个战斗小组,同时命令侦检小组进行侦检。3、侦察检测20时25分左右,侦检小组
5、查明泄漏源来自侧翻的槽罐车,车上无人,确定泄漏物质为氯气,泄漏口为两个比较规则的圆形孔洞,泄漏量很大(尚剩一半左右)。另一辆卡车运载的液化气钢瓶为空瓶,司机已死亡。附图2-1为泄漏事故现场。 附图2-1 泄漏事故现场情况查明后,指挥部采取了以下措施:全体官兵必须穿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加强个人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立即疏散高速公路两头滞留的驾乘人员,并设立警戒线;从南北两侧的侧上风方向各出2支喷雾水枪对泄漏气体稀释驱散;安检组对进入现场的官兵严格记录,强调进出时间,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组织搜救小组,迅速进入村庄进行疏散救人;迅速调集支队机关和城西、城南、涟水、淮城、洪泽中队赶赴现场增援;立即将现
6、场情况向市公安局、市政府和总队报告:现场液氯有大量泄漏,严重威胁高速公路滞留车辆驾乘人员和周围村庄群众的生命安全,请求市政府启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调集公安、武警、交通、安监、医疗和环保等相关部门到场,加强警戒,监测环境,播报灾情,迅速疏散群众。4、设立警戒根据侦察情况,指挥部运用化学灾害事故辅助决策系统,计算出事故区域的范围。其中,重危区约0.64平方公里,轻危区约为9.8平方公里,警戒区为15平方公里。并在离事故点上风1公里和下风1.5公里处设立警戒线。5、疏散救人组成五个搜救小组,每组4人,由1名组长负责,迅速进入村庄进行疏散救人。对疏散、搜救出的人员应往上侧风方向即指挥部方向撤离。在整个
7、救援过程中,消防队员共引导疏散遇险群众3000余人,营救84名中毒群众,其中79人生还。附图2-2为深入事故现场搜救困人员。 附图2-2 深入事故现场搜救人员6、快速堵漏20时25分,根据侦检组查明泄漏点的情况,指挥员命令堵漏人员穿着全密封防化服,携带堵漏木塞,在水枪掩护下迅速实施堵漏。经过密切配合,21时许成功地封堵两个泄漏孔,同时,稀释小组对泄漏区保持不间断的稀释驱散。7、安全检查为了确保参战官兵的安全,明确专人负责个人防护装备检查,记录人员进出情况,规定战斗小组进入毒区的行动时间和返回时间,密切注视进入毒区人员特别是搜救人员空气呼吸器使用的时间。8、战勤保障启动战勤应急保障预案,及时调集
8、器材装备、油料、食品、御寒物资等到场,保障供给。至此,淮安支队通过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侦检、设立警戒、疏散救人、向上级报告灾情迅速启动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快速实施堵漏。有效的控制了灾情,取得了抢险救援的初战告捷。第二阶段:研究方案,排除险情1、成立现场指挥部22时55分,总队领导到达现场,由莫顺宝政委接任总指挥,副总队长武学和、淮安市副市长周云飞、淮安支队支队长牟桂荣任副总指挥,由牟桂荣和陆军负责前沿指挥。现场指挥部决定继续加大搜救力度,按照乡村干部提供的有关情况,对氯气重危区内村庄再一次进行全面搜寻。2、确定中和方案,消除毒源经过参战官兵共同努力,现场情况稳定。指挥部考虑到堵漏木塞在
9、不断被腐蚀,液氯随时都有大量泄漏的危险,如果液氯槽罐不及时转移,毒源不彻底消除,危险就随时会存在,京沪高速也无法恢复通车,指挥部积极研究制定排险方案。最终确定在事故点侧上风方向约300米的高速公路桥下,构筑中和池,将泄漏槽罐置入池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3、起吊、输转准备现场指挥部决定调集吊车、清障车和平板车到场;调集武警官兵构筑人工水池;落实氢氧化钠溶液送达现场。确定移运路线、监护方案。30日2点20分,清障车将车头拖出现场。4、跨区域力量调集2点30分,现场指挥部考虑到处置时间长、任务重,现场防护装备消耗量大,官兵体能消耗大,决定跨区域调集力量。先后调集了徐州、连云港、南京、盐城、苏
10、州等5个支队,10辆消防车、90名官兵、120套空气呼吸器、20套防化服、1台移动充气设备到场增援。5、起吊槽罐3时30分,第一次使用50吨吊车起吊没有成功(因为超载,对重量估计不足),指挥部研究决定,再调集1辆50吨吊车到达现场,采取两辆吊车同时起吊的方法起吊。11时许,液氯槽罐被成功吊起,移至大型平板车上。附图2-3为起吊事故槽罐。 附图2-3 起吊事故槽罐6、安全转移12时40分,在消防官兵的监护下,液氯槽罐安全转移到中和池边。由于受场地和吊车起吊重量的制约,无法将槽罐准确放入池中,指挥部又紧急从连云港港务局调来1辆150吨的大型吊车。15时30分,液氯槽罐被准确放入池中。抢险救援工作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京沪高速淮安段“3·29”液氯泄特大事故处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