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石行业分析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铁矿石行业分析状况.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2010年中国行业研究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中国铁矿石行业研究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北京华经视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08年2月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75页 共175页2008-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研究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前 言【行业运行情况】自1994年以来,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从年产2.5亿吨升至2006年的5.88亿吨,13年共增加3.38亿吨,增长1.35倍;而2006年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较“十五”初期增加3.7亿吨,增长1.69倍。2003年以前,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增速均在10%以下,其中1996年、1998年、1999年、2
2、000年四年产量均出现了负增长,而自2004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我国黑色矿山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加大,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也出现了25%以上的高速增长,至2006年其产量增速升至38%,较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07年1-11月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6.33亿吨,同比增长20.03%。图表 2003-2007年11月我国铁矿石产量整张趋势图 单位:亿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进出口情况】1997年至2006年10年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5500万吨升至3.26亿吨,共增加2.7亿吨,增长近5倍,自2000年开始,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开始以25%以上的增速大幅增加,且铁矿石进口量的大幅增长
3、主要源于我国进口未烧结铁矿石的大幅增长。其中,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十五”初期的9239万吨增加至2006年的3.26亿吨,增长2.5倍,6年翻了两翻,铁矿石进口量的大幅增长见证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尽管国内铁矿石的产量有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滞后于钢铁增长速度,生铁产量的保证程度逐年下降。图表 2000-2007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长趋势图 单位:万吨数据来源:海关总署【2007-2010年预测分析】据海外铁矿石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国内铁矿石资源逐渐枯竭,到2010年中国大陆铁矿石产量将比目前年产量水平削减1亿吨。 同时,中国大陆也正在建设球团矿生产厂,近50国内钢铁厂利用进口铁矿石为
4、原料,建立自己的球团矿生产厂。目前中国还花大量投资建设沿海港口码头以及铁路设施等基础公共设施,以增加铁矿石进口量。 本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铁矿石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中心的实地调研,且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本报告整合了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从众多数据中提炼出了精当、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并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结论和观点力求达到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
5、性的统一。这是我们专家小组精心制作而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企业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精品!正文目录第一章 2007年全球钢铁市场发展环境以及发展现状分析14第一节 2007年国际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4一、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4(一)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14二、IMF调整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分析20第二节 2007年世界钢铁市场发展状况分析21一、2007年全球钢铁业发展动向、关注要点和应对建议分析21二、2007年
6、5月份全球钢铁市场出现分化分析22三、2007年世界钢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23四、2007年世界级钢厂竞争力排名出炉分析37五、2008年钢铁价格将维持高位上涨趋势38第二章 2007年世界铁矿市场发展形势分析41第一节 2007年世界铁矿石资源统计分析41一、2007年世界铁矿石储量统计分析41二、2007年世界铁矿资源分布分析41第二节 2007年世界铁矿石市场发展状况分析43一、印度政府无意废除铁矿石出口政策43二、澳ABARE预测2008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将达17.2亿吨43三、ADMIRALTY拉开铁矿石长期合同谈判43第三节 2008-2010年世界铁矿石行业发展趋势分析44第三章 2
7、007年世界铁矿石主要国家发展动态分析45第一节 澳大利亚46一、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概述46二、澳大利亚铁矿生产状况分析46第二节 巴西47一、巴西铁矿资源概述47二、巴西铁矿生产状况分析47第三节 印度48一、印度铁矿石资源概述48二、印度铁矿石生产状况分析48第四节 南非49一、南非铁矿石资源概述49二、南非铁矿石生产分析50第四章 2007年世界著名铁矿石企业发展战略分析50第一节 巴西淡水河谷(CVRD)矿业公司51一、企业发展历程分析51二、2007年企业发展战略分析51三、2007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51四、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52第二节 澳大利亚力拓公司52一、企业发展历程分析52
8、二、2007年企业发展战略分析53三、2007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53四、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54第三节 澳大利亚BHP Billiton公司54一、企业发展历程分析54二、2007年企业发展战略分析55三、2007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55四、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56第四节 南非KUMBA公司57一、企业发展历程分析57二、2007年企业运营情况57第五节 澳洲Portman公司58第六节 非洲Snim公司58一、企业发展历程分析58二、2007年企业发展战略分析59三、2007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60第五章 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61第一节 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62一、中
9、国需求拉动世界钢铁业持续繁荣分析62二、钢铁产能处于较高水平分析62三、国内钢价企稳回升,产量增长高于预期65四、国际钢价高于国内,拉动钢材出口66五、各成本要素价格涨跌不一致,但成本总体水平基本持平或下降66六、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减速并已出现负增长68第二节 2007 年钢铁行业由供大于求趋向供求平衡分析70一、2008年钢材需求保持旺盛增长势头70二、各种钢材价格走势分析70第三节 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72一、中国钢铁业调控效果分析72二、钢铁业出口形势分析73三、钢铁产业安全因素分析75第六章 2007年中国铁矿石资源情况分析77第一节 我国铁矿石资源特点77一
10、、我国铁矿石矿石储量77二、铁矿石资源分布特点77三、我国铁矿石矿床类型多,矿石类型复杂77四、伴(共)生有益组分多78第二节 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79第三节 国内铁矿石面临的挑战和机遇82一、国内铁矿石保证程度趋低,进口铁矿数量增长迅速82二、国际铁矿石供不应求,价格上扬,国内钢铁企业原料成本增加。82三、防范和缓和进口铁矿石短缺及海运紧张的能力薄弱83第四节 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认识和思考83一、国内铁矿石原料供应方面83二、国外铁矿资源利用85三、境外合资开发国外铁矿资源86四、国内利用进口矿的合理流向86第七章 2007年中国铁矿石市场发展状况分析88第一节 2007年我国铁
11、矿石产业动态分析88一、中国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名单公布88二、受国内铁矿石价格影响昆明钢材价格大幅上扬88三、钢铁热推动国际铁矿石海运费攀上历史新高88四、宝钢中远签长期海运合同91五、铁矿石谈判中方并非束手无策 专家建议采取出口配额政策压缩需求91六、铁矿石价格涨势汹汹 宝钢决意抵制过分涨价93七、铁矿石涨价几成定局 中钢协首表示谈判难度增大94八、谁把铁矿石价格推向疯狂95第二节 2007年我国铁矿石市场发展特点分析97第三节 2007年我国铁矿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98第八章 2007年中国铁矿石价格变动分析100第一节 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因素分析100第二节 铁矿石涨价的原因及其对相关行
12、业的影响分析100一、铁矿石涨价上涨的原因100二、铁矿石涨价对钢铁业及上下游产业影响102第三节 2007年中国铁矿石价格走势分析104第四节 中国应对铁矿石涨价的政策和政策趋势分析106一、加强铁矿石进口协调管理106二、鼓励中国钢铁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和国外两个资源107三、控制钢铁产品出口108四、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109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111第九章 2007年中国铁矿石市场进出口状况统计分析113第一节 对进口铁矿石合同条款的分析113一、进口铁矿石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问题113二、改变合同条款签订粗糙现象的对策及建议114第二节 2007年中国
13、铁矿石进口形势分析115第三节 2007年我国港口铁矿石接卸情况分析116一、2007年主要港口接卸情况116二、我国主要铁矿石接卸港口116三、未来港口接卸规划分析117第四节 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118一、港口总体接卸能力不足,造成船舶压港118二、港口接卸泊位结构不合理,影响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119三、铁路疏运能力严重不足,造成铁矿石压港119四、铁矿石压港的解决对策119第十章 2007年中国铁矿石行业竞争格局分析123第一节 2007年我国铁矿石行业竞争状况分析123第二节 2007年我国铁矿石市场竞争能力分析124一、资源方面124二、开发利用比较126三
14、、技术装备水平127四、品种质量128五、成本价格比较128第三节 2007年我国铁矿石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分析129一、铁矿资源新增储量与储量消耗问题129二、铁矿资源开采过于分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比较突出130第十一章2007年中国铁矿石行业主要地区市场发展局势分析133第一节 我国铁矿区分布情况133第二节2007年中国铁矿石行业主要地区产量情况134第三节 主要矿区储量及运行态势分析135一、鞍本矿区135二、河北铁矿区136三、白云鄂博矿区137四、攀西矿区137五、宁芜矿区138六、五台-岚县铁矿区139第十二章 2007年中国铁矿石优势企业运营及竞争力分析140第一节 海南铁矿1
15、40一、企业发展历程分析140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140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41四、未来企业发展分析141第二节 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142一、企业发展历程分析142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142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43四、未来企业发展分析144第十三章 2008-2010年中国铁矿石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45第一节 2008-2010年我国铁矿石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45第二节 我国铁矿石市场发展预测分析145一、2008年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供需态势预测145二、2008年全球三大铁矿石出口商将提高铁矿石价格149三、未来两年铁矿石海运费将高位波动149第十四章 2008-2010年中国铁矿石发展
16、战略分析151第一节 中国铁矿石困局解析151一、中印铁矿石争端151二、中国地大物博,钢铁业缘何受制于进口铁矿石151三、铁矿石涨价,日本为何不着急153第二节 中国铁矿石战略分析153一、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合理掌控铁矿石资源153二、资源开发范围不应受地域限制,须紧盯海外资源154三、矿业项目开发多元化,中国铁矿石资源开发机制亟待放活154四、中国钢铁企业要重视资源投资价值,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155五、改建和新建深水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155第十五章 2008年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分析158第一节 铁矿石价格谈判特点及形势158一、铁矿石价格谈判特点158二、近年来谈判形势变化158第二节 中
17、国2008年铁矿石价格谈判面临挑战161一、客观的需求增长161二、谈判双方实力差距较大161三、2007年火暴的现货市场对谈判不利162四、人为因素影响下海运市场失控163图表目录图表 1 2006-2008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单位:%14图表 2 中国10大出口市场2006-2008年经济增长及预期 单位:%15图表 3 2007年世界级钢厂竞争力排名中我国入选钢厂情况分析38图表 4 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铁矿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布状况 单位:亿吨41图表 5 世界铁矿、锰矿的主要分布地区和铁矿石输出路线示意图42图表 6 世界铁矿石产量分布比例43图表 7 2002-2007年世
18、界铁矿石产量及同比增长率趋势图 单位:万吨44图表 8 在全球需求拉动下中国20002010年生铁产量及增长趋势图62图表 9 19982010年我国炼钢能力变化趋势图63图表 10 我国落后炼铁产能分布情况64图表 11 我国落后炼铁产能分布情况64图表 12 2000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增长趋势图66图表 13 20012006年中国钢铁出口及占全国贸易比重74图表 14 中国2001-2006年钢铁净出口数量74图表 15 国内新建矿山79图表 16 西部地区铁矿找矿远景区及资源预测80图表 17 东部地区铁矿资源远景预测区及资源预测80图表 18 2000-2007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
19、增长趋势图 单位:万吨82图表 19 2007年国际海运费增长趋势分析89图表 20 2001-2007年全球钢铁产销对比分析 单位:亿吨101图表 21 2001年以来国际钢铁综合价格走势图102图表 22 2007年1-12月铁矿石累计进口量统计 单位:吨115图表 23 “十一五”我国铁矿石码头布局118图表 24 2003-2006年我国铁矿石基础储量 单位:亿吨125图表 25 2003-2006年我国铁矿石基础储量 单位:亿吨125图表 26 我国五大铁矿石产区分布图133图表 27 2007年我国铁矿石主要省市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134图表 28 2007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区域分布
20、情况 单位:万吨135图表 29 2005-2007年11月河北省铁矿石产量增长趋势图 单位:万吨136图表 30 五台-岚县铁矿分布示意图139第一章 2007年全球钢铁市场发展环境以及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2007年国际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一、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由于受到房地产市场萎缩的拖累,2007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长速度普遍放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9%、2.5%和2.0%,均低于上年(见下表)。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高出发达国家3倍以上。其中
21、,“金砖四国”(巴西、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1.2%,印度增长率为9.0%,俄罗斯为7.0%,巴西经济增长4.4%。中国将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与过去几年增速基本持平。图表 1 2006-2008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单位:%2006年2007年2008年世界经济5.45.24.8 发达国家2.92.52.2 美国2.91.91.9 欧元区2.82.52.1 日本2.221.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8.18.17.4世界贸易量(货物和服务)9.26.66.7 进口:发达国家7.44
22、.3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14.912.511.3 出口:发达国家8.25.45.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119.29 数据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心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下,2007年,国际贸易增速继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发达国家货物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增速普遍大于进口,国际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2007年1-10月,美国货物贸易逆差同比下降4.7%,全年逆差额会出现6年来的首次下降;日本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7.6%,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9.8%和增长5.2%,贸易顺差增长53.5%,全年贸易规模预计增长10%左右。欧盟15国前三季度出口(以美元计算)同比增长16.5%,进口增长12.8%,
23、贸易逆差减少20.4%。2007年前三季度,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增长率在20%-50%,全年将基本保持这一增速。因此可以推算出,2007年世界贸易量(货物和服务,剔除汇率和价格因素)增长会在6.6%左右。受世界经济增长、企业盈利增加、商品价格上涨、跨国并购增多以及美元疲弱等因素影响,2007年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同比增长54%,规模达到5810亿美元。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最有吸引力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是中国和印度。预计今后三年发展中国家仍将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二)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滞胀风险加大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问题仍在持
24、续,由此造成的影响远未结束。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且将拖累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已成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比较一致的观点。尽管主要国际机构对2008年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仍然乐观,但对于美国经济前景也表示了担心。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以保持超过5的增长速度。其中,中国10大出口市场(占比50%),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7%,低于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速。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今后五年全球经济仍将继续以稳健的速度增长。但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从过去主要依靠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转移到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国家,经济增长贡献来源更为平衡。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4%(按照购买力
25、平均计算),低于上年。图表 2 中国10大出口市场2006-2008年经济增长及预期 单位:%200620072008美国2.91.91.9日本2.221.7韩国54.84.6德国2.92.42荷兰32.62.5英国2.83.12.3新加坡7.97.55.8俄罗斯6.776.5印度9.78.98.4意大利1.91.71.3平均4.54.193.7 数据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心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相伴而生的经济滞胀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都曾 出现过,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政策调整的余地加大,经济周期的矛盾特征没有过去明显,但并没有消失。2008年世界经济将面对油价持续上升、大宗商品价
26、格上涨、服务业价格不断攀升,美元贬值、信贷萎缩以及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困扰,周期性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大。同时,不排除出现滞胀的可能。第一,通胀压力 2008年,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一是,能源需求旺盛,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位徘徊。2007年8月-11月,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幅度超过40%,目前油价接近100美元桶。2008年,全球原油供需仍然不平衡;由于目前约有2/3的原油生产集中在石油产能降低的国家或是经济与政治出现不稳定的国家,原油供应常常受到地缘危机的影响。而在需求方面, 2008年全球石油每日需求量为8799万桶,较上年增长2.4%;未来几年,因炼油厂所增加的产能应付不了需求的快速增长,原
27、油供需矛盾更加吃紧。从2007年至2012年,若全球经济增长率每年达到平均4.5%,则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平均2.2%的速度向上攀升。高盛公司和加拿大专家预计,2008年原油价格将达到平均90美元桶的水平。二是,来自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如农产品、食品、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所造成的全球性通胀压力。2008年,国际商品市场需求旺盛将得以延续,由此导致的市场价格上行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由于产量问题和库存不足,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许多国家将不得不花更多的钱用于谷物进口,这将引致粮食供应的连锁反应,导致动物饲料和主要食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三是,过去几年全球通胀得到控制
28、很大程度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出口产品价格的抵消作用,但这种抵消作用正在削弱或者会逐步消失,发展中国家制成品价格已呈现上升趋势。第二,经济衰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对世界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不应低估,调整过程的时间可能拉长,信用状况在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恢复正常。 从美国目前的情况看,尽管美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但对于未来美国经济走势,持悲观态度的不在少数。多种因素正在抑制美国经济扩张:首先是住宅市场。由于成屋与新屋的销售量持续下滑,待售房屋数量又不断增加,加上次级房贷的违约问题导致抵押回赎权被取消,同时也削弱消费者的购屋意愿,使得房地产不
29、景气的情况雪上加霜,甚至影响一般房贷市场。如由于贷款者和投资者在次级抵押贷款上蒙受损失,他们对其他借款者的贷款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其次是油价,正在接近每桶100美元的石油价格使得美国能源开销增多,这将继续削弱美国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有分析认为,除非油价和食品价格马上大幅下降,否则美国经济2008年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最终出现衰退,企业和个人的破产几乎肯定会与日俱增,从而进一步引发信贷市场的下一个危机。在最新世界经济论坛中,人们最担心的是世界经济仍然依赖单一的最大市场美国。未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主要风险也将来自国际环境以及欧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受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影响,欧元区一些银行等金融
30、机构纷纷紧缩信贷,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一些地区可能面临与美国类似的次级房贷危机,特别是爱尔兰、西班牙及英国。欧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还将进一步恶化欧元区企业的出口形势。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则是美国次贷危机。如果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将会降低美国对日本产品的需求,从而对日本出口不利。另外,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资本市场再度大幅震荡,日本股市也出现较大波动。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明显对宏观经济不利。日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将进一步削弱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困扰,一方面来自发达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造成的进口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金融市场的动荡,特别是信贷市场紧缩,将增大银行间
31、现金流动的压力,亦可能阻断流入新兴国家的资本。同时,潜在的通胀压力、波动的石油市场、全球贸易与投资持续失衡,可能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进而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风险。第三,贸易问题更为敏感在内需不足,投资不振的情况下,各国都致力于通过扩大出口,以维持经济的增长,2008年这一情况还将继续。从美国的情况看,2007年,对外贸易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出口市场已经从主要经济体转向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过去两年,出口到新兴市场的美国商品的比重已经从38上升到45。从外贸增长中获得的诸多好处早已在企业利润和就业市场上显现出来了。过去一年,美国企业从海外获得
32、的利益在利润总额的增长中占80以上。2008年美国将继续寻求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避免经济衰退。欧盟和日本也都寄希望于出口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带动。2008年,如果发达国家经济速度放缓,它们在致力于依靠外部增长方面将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难度加大,其本身对贸易的期望值提高。贸易保护主义或贸易摩擦增加的可能性提高。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更加令人关注。市场对于汇率、贸易保护及其他经济因素的变化更加敏感。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由此可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大幅缩减。特别是在亚洲,一旦亚洲在美国和欧洲的传统出口市场陷入困境,该地区是否能够独立应付局面。英美国20082012年的商业环境吸引
33、力排名位居第九,其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大多数人认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三)美国减息步伐将放缓,美元汇价有望企稳1、利率调整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先将其对银行融资的再贴现率调低0.5个百分点,从6.25%降至5.75%;9月18日又将其联邦基金利率由原来的5.25%降为4.75%,将贴现率从5.75%降至5.25%;10月31日,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至4.5%;12月1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5%降低0.25个百分点至4.25%,这是美联储2007年以来的第三次降息。美联储持续降息,一方面说明美国房地产市场疲弱态势加剧,美国经济周期确实已经进入了
34、重要的转折点。另一方面说明美联储政策目标已从抑制通胀作为最主要的关注目标转为防止经济衰退作为头等大事(尽管通货膨胀风险依然存在)。美联储降息也存在争议,一方面,降息是否能有效地减轻次贷抵押贷款借款人的还贷负担,不甚清楚;另一方面,降息可能增加通货膨胀风险,进一步刺激不负责任的放贷和借贷行为,这一点反而是清楚的。估计2008年美联储降息步伐将放慢。欧洲央行自2005年12月开始紧缩政策以来,已经8次升息,基准利率保持在4。欧洲央行行长在2007年9月份曾暗示将再次加息,但由于9月份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美国实施减息,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欧洲央行最终放弃了加息。这主要是为了帮助欧元区经济尽快
35、从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中恢复过来。2008年,欧洲央行很可能保持4%的基准利率不变。日本央行一年来一直维持0.5%的基准利率水平不变。决策者认为,鉴于全球金融市场仍为恢复稳定,日本在加息问题上最好持谨慎态度。日本央行在近6年来一直将关键利率维持在零水平。日元成为低成本融资的一大来源。即使是在2006年日本央行加息的情况下,日元融资成本仍然低于其他货币,从而鼓舞投资者继续借入日元。短期内,鉴于美国经济前景不够明朗,日本应该不会提高利率,日元融资套利交易仍然活跃。目前亚洲国家银行进退两难:如果亚洲国家再次提高贷款利率,那么货币利差将更加有利于新的美元资本流入。但更多的资本流入将加大本国汇率升值压力,
36、如果追随美国减息,情况更趋复杂,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化。如果美联储停止减息,亚洲货币政策将相对稳定。2、美元汇价有望企稳2007年,美元对主要货币汇价呈现疲弱态势。其中,美元对欧元比价跌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达到1欧元兑1.49美元;美元贸易加权指数11月份跌至74.49,近年来的最低水平。从多方面的情况来看,美元自从跌破80关键支撑位后,弱势尽现。美元汇率持续走软,一些人将美元疲软归咎于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事实上,美元贬值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2007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只有2%左右,次贷危机和房地产市场疲弱,使消费者信心受挫,消费受到影响。美联储的决策者显然也有这样的
37、担心,这更使得货币交易商看跌美元。美联储减息加重了市场看跌美元的预期。而美国近期公布的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论据。但疲软的美元不会导致美国进口的减少,只会导致物价和通货膨胀上升。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的进口额是出口额的两倍。欧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对欧、日出口商来说是一种考验。欧元升值使出口价格升高,出口增速放缓。欧元从2006年初以来已经升值了近17%,最大的抱怨声来自于法国和南欧国家。2006年法国劳动生产率仅增长1.2%,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幅不到1%。欧元升值对这些国家的打击重些。不过,欧元坚挺也为欧洲带来了优势,尤其是当欧洲国家使用欧元购买石油等原材料时。2007
38、年5月份欧元区13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一改去年同期出现的逆差局面,实现了顺差。这显示出作为一个整体,该地区能够经受欧元走强的考验。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欧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对欧元升值持乐观看法。由于欧元区经济继续强劲增长和欧洲央行可能会调高利率,欧元还将进一步走强。日元方面,虽然日元对美元有所升值,但估计后劲不足,因为金融自由化将使日本投资者未来数年可以自由地向海外转移大量日元。日元升值可能影响到日本经济增长,为此,日本央行依然采取一贯的谨慎态度,适度干预外汇市场,保持日元升势弱于欧元的状态。2008年美元疲弱态势有望发生改变。首先,由于担心美元被继续唱衰,最终影响到美元的国际地位和投资者信
39、心。美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拟定了稳定金融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的次贷危机解困计划,旨在通过再融资和冻结利率等,缓解房屋融资者的困难,预料未来两年将有100多万户贷款购房者受益。其次,一年来,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双双下降,为美元汇价的稳定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另外,由于通胀高企,美联储降息空间缩小,而且有望停止降息;企业盈利状况的好转,也将使得投资者持有美元的信心增强。二、IMF调整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低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但强调不会出现世界性的经济衰退。该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为4.1%,去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则达到约5%。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仍会出现增长
40、,但步伐将大为放慢。个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会显著成长,但预计将比去年明显放慢。金融市场的灾难性下跌可能使得2008年的经济情况比该组织预期更差。金融市场发生的问题可能损害发达国家的消费,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可能更糟。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者说,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脱钩(de-coupling)的说法可能被过分地夸大。 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例子,非洲经济放慢的情况将较为轻微,因为这反映了非洲许多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经济政策改善,而且和亚洲比较,非洲较少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与此同时,受到美国经济放慢的影响,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较去年的11.4%下降一个百分点。 美国经济在今年上半
41、年将显著放慢,无可避免地影响到亚洲地区的经济,包括中国。 中国经济有点过热,通胀达到7%,是10年以来的新高,为了压抑通胀,中国政府应该和将会放慢经济发展步伐,预计全年增长将为9-10%,但仍是世界最高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可能将2008年经济增速的目标定为8%,以防止经济发展过热。第二节 2007年世界钢铁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一、2007年全球钢铁业发展动向、关注要点和应对建议分析 世界钢铁业发展动向 世界钢铁业继续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呈积极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污染排放、原料涨价等挑战。 1、表观需求旺盛。2007年全球67个主要产
42、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13.435亿吨,同比增长7.5%,其中中国粗钢产量为4.89亿吨,同比增长15.7%,终于没有突破4.9亿吨。实际增产6640万吨。中国之外的世界钢产量8.545亿吨,同比增长3.3%,实际增产2700万吨,显然下半年的产量增幅有所扩大。2、产量急剧增长。受需求刺激,全球钢铁产量高速增长,2006年达到12.4亿吨,比2001年增长3.93亿吨,年均增速7.9%。2007年全球粗钢产量上升7.5%,至13.4亿吨的的纪录高点.2006年产量为12.5亿吨。中国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07年产量为4.89亿吨,较2006年增长15.7%,不过中国的增长较前几年
43、有所放慢。全球增长亦在放慢。3、市场集中度提高。2006年以来,世界钢铁业快速整合,前10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从1980年的21%上升至2006年的27%。阿赛洛公司和米塔尔公司(Arcelor-Mittal)合并,成为横跨欧盟和北美的世界钢铁公司,产量达1.1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约10%;印度塔塔公司(Tata)收购英国克鲁斯公司(Corus),产能达2400万吨,成为世界第5大钢铁公司;美国钢铁产业加速重组,前3大钢铁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33%上升到2006年的58%。 4、面临诸多挑战。尽管世界钢铁产业总体形势较好,但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钢铁产能过剩,目前全球有10.5%的钢铁产
44、能过剩,可能发生剧烈贸易摩擦;二是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强环境保护,既要确保钢铁产业竞争力,又要兼顾长远利益,避免国际竞争中的扭曲现象;三是原材料供给不足,供给国的自有产能增加、出口限制、投资壁垒和基础建设问题可能导致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四是人口老龄化将影响钢铁业,发达国家大批工人即将退休,需要招募和培训新工人。 妥善应对的建议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第一,向各国澄清出口高速增长并非我政策目标,产量增加是因为市场驱动,我国正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设备。第二,关注我钢铁业集中度下降的发展现状,对不合国际趋势的现象进行研究,适时提出政策建议。第三,密切跟踪世界钢铁业发展动向,继续参与OE
45、CD钢铁委员会有关会议,并做好中美、中欧、中日和中韩等双边钢铁对话工作。第四,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对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可能发生的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早作准备。二、2007年5月份全球钢铁市场出现分化分析 经过连续4个月的上涨行情之后,2007年5月份全球钢铁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尽管整体价格走势继续保持小幅上涨的态势,但是价格统计显示,北美的板材和长材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而欧洲市场的平稳和亚洲市场的坚挺则继续支撑着全球市场价格整体走高。 在北美,由于供应增加而需求减少,造成市场表观消费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过去一个月内美国中西部薄板的价格下滑了510美元吨。同时,市场废钢价格的下滑也打压了钢筋和小型材市场。而结构钢价格保持平稳,线材市场在良好的需求、供应持续短缺和进口低迷的共同推动下,价格上涨了55美元短吨。 在欧洲,供需相对平衡继续支撑欧洲薄板市场保持平稳。尽管2007年以来,欧洲薄板进口一直保持低迷,但是目前服务中心和消费商的库存正在逐步增加。欧洲的长材市场也保持平稳,但是目前市场的买兴相对低迷,库存商和消费商减少采购并避免大量高价库存堆积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亚洲,薄板和长材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目前,板坯供应短缺推动薄板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