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高级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材料.doc
《2013年初高级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高级中学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材料高一年语文备课组一、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 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 (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 (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
2、海、李白 (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 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 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 (2)表发展、变化的, 如:变化、生长 (3)表存现的, 如:有、无、消失、存在 (4)表使令的, 如:使、让、叫 (5)表判断的, 如:是 (6)表相似的, 如:象、似 (7)表心理活动, 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 (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
3、 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 (1)表事物的形状, 如:高、矮、胖、瘦、大、小 (2)表事物的性质, 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 (3)表事物的状态, 如:快、慢、迅速 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 如:一、十、亿、半 (2)表概数的, 如:几、一些、上万 (3)表序数的, 如:第一、老九 (4)表分数的, 如:三分之一、七成 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 如:个、张、只、支、寸、吨 (2)表动量的, 如:次、下、回、趟、场 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1)表人称代词的, 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
4、们、咱们、自己、人家 (2)表指示代词的, 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这里、那里 (3)表疑问代词的, 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 (二)虚词 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表程度、时间、范围等。 (1)表程度的, 如:很、极、最、太、越、稍、颇、非常 (2)表时间的, 如:已、刚、才、常、曾、将、立刻、马上 (3)表范围的, 如:都、全、总、单、仅、只、一概、一律 (4)表语气的, 如:岂、却、就、竟、简直、难道 (5)表肯定的, 如:准、必、的确、确实 (6)表否定的, 如:不、别、未、莫、无、勿、没有 (7)表示情态、方式的,如:正好、忽然、亲自、仿佛、连忙 (8)表重复
5、的, 如:又、再、还、尤 (9)表处所的, 如: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注意】:“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2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边,与之构成介宾短语,表方向、处所、方式、时间、对象、比较,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1)介方向、处所,如:从、自、往、朝、向、在、于 (2)介方式、方法,如:以、依、照、凭、按 (3)介时间, 如:从、自从、在、于、当 (4)介目的, 如:为、为了、为着 (5)介原因, 如:由、由于、因 (6)介对象, 如:把、对、对于、关于、至于、除了 (7)介比较, 如:比、跟、同 (8)介行为发出者,如:被 【注意】:介
6、词与动词的区别:在、到、给、比 如:他在学校学习(介词); 他在学校 (动词) 他工作到深夜(介词); 他到了 (动词) 他给我讲故事(介词); 你把书给他(动词) 他比你差 (介词); 他们比一下(动词) 3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关系。 (1)表并列, 如:和、同、跟、与、及、而、以及、并且 (2)表递进, 如:而且、并且、况且、不但 (3)表选择, 如:或、或者 (4)表转折, 如:虽然、尽管、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5)表假设, 如:如果、假如、倘若、要是、即使 (6)表条件, 如:只要、只有、除非、无论、不论、不管、任凭 (7)表因果, 如:因为、既然、所以、因此、于是、
7、那么 (8)表取舍, 如:与其、宁可、不如 【注意】:连词与介词的区别:和、同、跟、与 如:你和他都有希望(连词); 你明天和他商量一下(介词) 大力发展科学与艺术(连词); 这件事与他无关(介词) 4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1)结构助词, 如: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 如:着、了、过 (3)语气助词, 如:啊、吗、呢、吧、呐、呀、么、哇 5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1)表感叹, 如:啊、哎、呀、哇 (2)表招呼、应答,如:喂、哎、哦 6拟声词:这是摸拟声音的词。 如:呜、哗哗、轰隆、咚咚、沙沙沙、呼啦啦 二、词组(短语) 是
8、指词和词组合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言单位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并列关系) 如:长江黄河 调查研究 万紫千红 丰功伟绩 光荣而艰巨 理直气壮 省、地、县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修饰关系) (1)由修饰定语和名词中心语组成的。 如:我的老师 一个顾客 黔驴之技 (2)由修饰状语和动词、形容词组成的。 如:小心翻阅 突然发现 更加坚强 非常壮观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支配关系) 如:吃晚
9、饭 像珍珠 关心集体 顾全大局 饱经风霜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关系) (1)是动补短语,如:看明白 洗干净 做得完 翻了一阵 (2)是形补短语,如:好许多 傻呆了 绿油油 热得出汗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陈述关系) 如:天气好 红旗飘扬 心花怒放 人声嘈杂 今天星期六 6介宾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是名词或代词等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 如:在中国、对他们、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为广大群众 7复指短语:是两个词或短语指同一个人或事物,并作同一个成分的
10、,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新语法将复指短语与同位短语合二为一) 如:故乡重庆 雷锋叔叔 春秋两季 我们每一个人 8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 如:踢球去、领书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 9兼语短语:由动宾短语套主谓短语组成。 如:叫我去 请他来 引狼入室 请君入瓮 10的字短语:在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后边加上“的”构成名词性短语(只是“的”字后面省略了中心词)。(通常做主语和宾语) 如:吃的 穿的 红的 教书的 唱歌的 【注意】:代词后边加“的”时较特殊。如:我的书在这里(这是定语,并非“的”字短语;书是我的(此句“我的”属“的”字短语作宾语) 三、句子1句子:句
11、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2句子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1)主谓句:她瓜子脸; 她身份特殊 (2)非主谓句:蛇! 站住! 好在的雨呀! 禁止吸烟! 嘿! 4单句的成分及概念: (1)句子成分及位置: 状+(定)+ 主 +状+ 谓 +(定)+ 宾 (2)概念: a.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b.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
12、。 c.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d.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主要用来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e.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f.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是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附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5分析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分成主语和谓语
13、; 第二步,找宾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 第三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的前边和宾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的前面或主语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 6两个特殊的句子: .双宾语: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如:a给我笔 b.教你(一首)歌 .兼语句:是指一个成分一身兼二任,既做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做后一个动词的主语,这样的句子叫兼语句。 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 如:a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兼语句) b叔叔打电话叫我去
14、。(连动套接兼语) 7句子成分分析示例: 【符号】:()定语, 状语,补语,隔主谓, 宾语, 兼语 苹果一共两公斤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化)的繁荣。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口顾自己,不顾集体,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思想。 我相信, 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初高中语文衔接语法知识训练题一、下列实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1、简洁( )2、关心( )3、知识( )4、知悉( )5、以前( )6、积极( )7、
15、友好( )8、友谊( )9、渴望( )10、愿望( )11、火线( )12、火红( )13、专家( )14、大家( )15、底层( )16、关闭( )17、企图( )18、咱们( )19、意图( )20、目的( )21、限制( )22、怎样( )23、放假( )24、特征( )25、寒冷( )26、成绩( )27、成功( )28、坚决( )29、坚持( )30、疑问( )31、怀疑( )32、使用( )33、效用( )34、约束( )35、拘束( )36、这里( )37、热爱( )38、可爱( )39、多少( )40、兴趣( )41、兴奋( )42、决定( )43、决心( )44、那些(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高级中学 语文 语法 知识 衔接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