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2、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 B140多亿年 B140多亿千米 D140多亿光年2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
3、 B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C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D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3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平原 B黄土高原面 C大陆架 D沙丘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 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0N,90E B60N,150E C3634N, 90E D5326N,150E 图2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
4、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2 回答5-6题。5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6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 D200米和300米7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8 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
5、,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9关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B“三江”指长江、黄河、珠江 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 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 图3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3回答1011题。10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11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12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到
6、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 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C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 D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13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A.粤、闽、赣、黔、滇、桂 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 D琼、闽、桂、滇、粤、黔14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
7、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答15-16题。15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O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16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D生产工艺水平低 图4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4回答17-18题。17图4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 Ab、
8、a Ba、b Cb、c Dc、a18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 B C D19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属于资源型、科技型、资源与科技混合型的国家分别是 A沙特阿拉伯、美国、法国 B.科威特、英国、日本 C伊拉克、荷兰、俄罗斯 D.伊朗、加拿大、新加坡20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 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 C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D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5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广东 地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