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最新).docx
《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最新).docx(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 85 -页 共86页中 国 民 间 组 织赈 灾 手 册 编撰:滕长波目录目 录 1 序 言 3第一章 认识灾害4 第一节 地震概括4 第二节 次生灾害8第二章 国家地震应急机制11 第一节 地震灾害分级12 第二节 地震应急响应机制14第三章 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情况15 第一节 地震发生时的情况15 第二节 地震发生后的情况16第四章 民间组织进入灾区18 第一节 赶赴灾区前的准备18 第二节 进入灾区20 第三节 民间组织在灾区的救援22第五章 志愿者进入灾区25 第一节 志愿者的装备25 第二节 志愿者的注意事项29
2、第三节 志愿者的自我保护32第六章 地震后的应急救援33 第一节 现场协调33 第二节 现场救援34第七章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44 第一节 自我救援44 第二节 互救的方法45 第三节 棍类物品在救援中的应用45第八章 高原地震救援46 第一节 防止急性高原病46 第二节 救援过程中的防护48 第三节 返回平原地区的注意事项50第九章 灾区的呵护及心理疏导50 第一节 受灾者的压力分类51 第二节 受灾者的心理状况52 第三节 灾区成人的呵护及心理疏导54 第四节 灾区儿童的呵护及心理疏导59 第五节 灾区志愿者的呵护及心理疏导61 第六节 灾区心理健康测试及预防63第十章 民间组织急救常识65
3、 第一节 止血65 第二节 搬运受灾伤员77 第三节 人工呼吸79 序言 现代民间组织救灾的起始只有短短的几年,我们回望民间组织救灾史,每个朝代都有民间组织救灾的身影涌现,民间组织救灾之所以成为中国赈灾史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有其特殊性的。第一,在灾后反应灵敏,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起来。公益组织之所以会在灾后迅速行动,主要基于内外两方面原因。从外因来看是基于灾害的深重社会影响,从内因来看是基于公益组织的公益使命与价值追求。正是内外因的相互“交织”使得公益组织在灾后一刻也“坐不住”,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参与救助。第二,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弥补了政府救助体系的不足,发挥了政府难以起到的作用。当大
4、灾发生时,政府积极地履行救灾职能,而民间救灾则成为政府救灾有力补充。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能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随着中国民间组织对救灾领域的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其救灾经验缺失的状况正在慢慢的改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民间组织救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 第一章 认识灾害 我们生存在地球上会遇到一些料想不到的灾害,其中,由自然现象引起的被称为自然灾害(天灾),由人的行为引起的被称为人为灾害(人祸)。一般来讲“自然灾害是不可预防 的”、而“人为灾害是可以预防的”,但是两者的区别并不是很明确。比如说,地震所引起的火灾,虽然是因为地震,但是如果人不使用火,火灾也就不会发生。 另
5、一方面,即使是容易引起地震或者是火山喷发这类灾害的自然现象,如果在无人的地方发生,也不会把它看作是灾害。灾害规模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自然现象能量的规模大小,而是被活动在发生地点的人们的状况所左右。也就是说,虽说是天灾人为的原因可以使受害状况变大或变小。天灾是由自然现象引起的,因为不可能完全预防,所以清楚地了解自然现象,拥有知识和心理准备是最有效的防灾措施之一,同时,对自然灾害救援的志愿者来说,这也是保证自身安 全的重要对策。 第一节 地震概括一、 地震的概念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 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它同台风、暴
6、雨、火山爆发等灾害一样,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现象。 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性的 5 级以上的地 震约 1000 次,7 级以上造成巨大灾害的约十几次。上个世纪,全世界因地震死 亡人数已达 260 万,占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的 58%,从某种意义上 说,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 二、 地震的分类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叫构造地震; 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叫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统称为天然地震,由地面塌陷和山崩引起的叫陷落地震;由人工爆 破、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和深井采油所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 1、构造地震 在地壳运动中,
7、由于地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和相对拉伸,使地 壳内部同时产生了一个与外力相对保持平衡的力,这种力称为内力。就在这种力 的作用下,使地球表面的岩层产生弯曲和破裂。弯曲和破裂也可以称为是褶皱和 断裂,在地质学上统称为地质构造。由于岩层弯曲和破裂造成的地震,叫构造地 震。全世界 90%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 地球上有些地震是火山活动造成的,这种地震人们称为火山 地震。火山爆发时,岩浆上涌,会使大地产生震动。因为火山爆发拥有一定的能 量,而一次较大火山爆发释放出来的能量能够造成中强地震。在火山爆发前后也 有地震发生。 3、陷落地震 陷落地震是由地面塌陷、山崩引起的,这种地震多发生在石 灰岩熔岩地
8、区和大面积采空地区。这些地震的震级都不大,造成的破坏规模也较小。 4、诱发地震人类的许多活动,如人工爆破、核试验、油田深井注水、矿 井采空区塌陷、大型水库储水,以及打桩等人类活动,都能触发地震。由于触发 引起的地震,我们称为诱发地震。三、地震震级1、震源深度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地球上75%以上的地震是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多为520公里。2、震级大小 微震 1 级 震级(M) 3 级的地震 小地震 3 级 震级(M) 4.5 级的地震 中地震 4.5 级 震级(M) 6 级的地震 强地震 6 级 震级(M) 7
9、级的地震 大地震 震级(M) 7 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 震级(M) 8 级的大地震 有感地震 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 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的地震3、地震中距大小 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 近震 震中距100-1000公里 远震 震中距1000公里以上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 M 来表示。震级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 6 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 级相差 1 级,能量相差约 30 倍。也就是说,一个 6 级地震相当于 30 个 5 级地震, 而 1 个
10、 7 级地震则相当于约 1000 个 5 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 为 8.9 级,发生在1960年5月21日的智利,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万颗日本广岛的原子弹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四、地震烈度 地震时对地面破坏的程度一般用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后,离震中区 近的地方和离震中区远的地方所受到的破坏是不一样的。因此,烈度值也由大到 小发生变化。我国地震烈度分为十二度,破坏程度大体分为: 12 度:无感觉。 3 度:少数人有感觉。 45 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6 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8 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 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
11、严重。 1112 度:毁坏性的破坏。 五、地震波: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
12、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第二节 次生灾害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一、本震和余震 在大规模的地震发生之后通常会伴随比较小的地震,我们称它为余震。通常余震比本震 规模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频率也会快速减少。但是,即使是余震,也会发生较大的 摇动,本震时受到损伤的建筑物在余震时会出现倒塌的情况,必须引起注意。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心中感到不安的情况下,预先知道“本震发生后会有余震,但是 比起本震规模小”这一点,可能有助于
13、缓和对余震的恐惧心理。 二、伴随地震的灾害 地震中,除了会发生建筑物和地盘的物理性损失以外,还不能忘记还会发生人在心理上 的伤害,比如由于对今后生活的不安而产生的恐惧感,或是由于失去重要的人或物而导致的 心灵创伤。物理性损失可以以重建的方式迅速恢复,但是心理上的伤害因为看不到,并且由 于个人差异,有些人可能花很长的时间也恢复不了,情况会变得非常严重。在此,我们主要考虑以物理性损失为原因的地基灾害 。 1、 塌方地裂 地震时发生频率最高,灾害的大小由其下方的地基状况决定。塌方 和地裂有的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地基直接运动,有的则是由于地基沙土液化所造成的。 2、液化 含有很多地下水的沙层,在静止状态下
14、保持沙粒之间的接触状态,作为固 体层相对比较安全,但是接受冲击后,沙粒之间互相分离变成沙粒在地下水中漂浮的状态。 这样整个沙层像液体一样流动,只要地盘发生一点的倾斜,沙粒就会向那个方向流动,这被 称为液化现象,因液化产生地下沙层流动时,会发生电线杆倾、地裂等现象。地裂时,地下水由于受有压力会产生喷砂现象,砂子和水象喷泉一样从裂缝处喷出,有时还会有地下成块的砂石或者泥炭喷出来此外还有当地层变成液体状时,地下的蓄水池或者是窨井浮 起,流动停止后就会产生地盘下沉的情况。3、 斜面崩溃(滑坡) 斜面崩溃包括崩溃(在急斜面突然的山崩或者石头滑落)、滑坡(在 缓和斜面的缓慢流动)、泥石流(含水分的大量土砂
15、的倾泻)等。不只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候, 地震后大量降雨的时候,发生斜坡崩溃的情况也比较多,而开山造地的区域则很可能会发生 斜坡周围的崩溃或者是填土地的滑坡,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对人造成的很大危害,需要引起 注意。 三、灾害的进化 目前中国造成灾害扩大的很多人为因素在于不理解自然现象。反过来说,如果在一定程度上理解 自然现象,就可以减少由此引起的灾害。1、城市化造成的人口集中以及追求便利性的生活方式,在灾害发生时,引发了 许多过去不曾有过的各种各样新的灾害,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之为“灾害进化”,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是让更多的人正确理解自然现象,应该是减少人为原 因、把灾害控制在最低限度的一条
16、捷径。 2、在自然体验活动中,最基本的安全对策是“预测、回避、对应”。最重要的是“预测可 能发生的事情以及发生的原因”。 3、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心态也是一样。在培养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在自然界中的求生技 能以外,我们还应该把学习和理解自然现象作为一项安全对策认真对待。不杞人忧天,但要 懂得未雨绸缪,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还能帮助受灾者不被谣言所迷惑,早日恢复心 情平稳的生活。 第二章 国家地震应急机制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的,我国的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在组织内容上存在相似性,下级部门的应急预案
17、是以上级部门预案为依据结合本部门实际制订的,目的是细化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可操作性。各级地震应急预案核心是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的核心则是协调、高效,我国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特点是实行分级响应,了解国家地震应急机制有助于在民间组织在救灾过程中加强政府救灾的相互合作,方便在救灾过程中更好的与政府方便沟通。地震发生后在半小时内中国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就会收到了震区的部分信息,但是由于灾区通讯和电力设施的破坏及灾情收集的渠道并不通畅,中国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首先会依照先前获得的信息加震区抗震能力,首先启动级别响应,随着灾情时间推移不断发展,依照实际数据将应急响应的级别提升到了与灾情相对应的级别第一节 地
18、震灾害分级一、灾害级别 地震灾害依照损害及损失情况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2、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3、较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
19、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4、一般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二、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级、级、级和级。 1、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2、应对重大地震灾
20、害,启动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3、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4、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
21、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第二节 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作为国家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将震情、灾情快速评估简报和震区基本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灾区所在省(市、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快速获取震情和灾情,上报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上报给国务院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中国地震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国务院及抗震救灾指挥各成员单位根据掌握的灾情,结合本部门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判定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民间 组织 赈灾 手册 最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