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变态心理学(05626)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doc
《自考变态心理学(05626)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变态心理学(05626)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在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的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按不同的感觉器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等。妄想:是一种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也没有个体所处的背景和文化中公认的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都无法纠正的。思维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自知力: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疑病症:指尽管存在大量相反的证据,个体仍然深信自己患有严重
2、的生理疾病,或过分恐惧会患上这种疾病。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的基础。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解离症状,之所以叫解离,是因为这种障碍的症状是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的,而相互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癔症性遗忘:包括广泛的或全面的遗忘症、选择性或局限性遗忘症、逆行性遗忘症、顺行性遗忘症。癔症性遗忘症不同于器质性遗忘症,器质性遗忘症有其躯体基础,多由已知的神经系统的损伤所导致,且没有癔症性遗忘所表现出来的多种类型。癔症性漫游:称分离性漫游症。是一类以突然意外地从家里或自己平常工作的地方出走,伴有不能回忆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的身份模糊不清,或
3、设定一个新的身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以前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表现为病人的身体和精神里同时存在多个身份。癔症性躯体障碍:把压力转化为躯体症状的失常.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特征性的症状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偏执性人格障碍(病人会毫无根据地怀疑别人,总认为别人要害他,其显著地特点是猜疑和偏执。)分裂样人格障碍(病人表现出从社会关系中分离的模式,他们对人冷淡、不热情、淡漠。)反社会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
4、会行为,包括侵犯行为、无责任感、不考虑后果的危险行为。)冲动性人格障碍(以情感爆发,伴随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显多于女性。)表演性人格障碍(个体常常外表迷人,热情,好交际,但其他人认为其是不真诚,肤浅的)强迫性人格障碍(特点就是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特征是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焦虑性人格障碍(病人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以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依赖性人格障碍(病人总要求病人替他做大部分的决定,替他做重要的事情,并且对他的生活负大部分的责任。)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会行
5、为,包括侵犯行为、无责任感、不考虑后果的危险行为。睡眠障碍: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梦魇:指在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然后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包括与体重和进食有关的极端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其严重的情绪和躯体问题对生命有威胁。神经性厌食:只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体重下降,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别认同障碍:也称为性身份障碍。是指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和其性别认同的感觉不一致。恋物癖:指一个无生命的物体引起的性唤起。异装癖:男性个体持续地穿女性的衣服,并以
6、此来达到性唤起。施虐狂和受虐狂:施虐狂者会对他的同伴反复地、故意地施加痛苦和虐待;受虐狂者则反复、故意地承受别人对其身体的伤害、生命的威胁.露阴癖:露阴癖是指在多种场合下对没有防备的陌生人暴露生殖器,以此达到性兴奋。窥阴癖:指一些个体想方设法额偷看女性在裸体、脱衣或性交活动时的情景,并以此达到性唤起的目的,窥阴癖者的行为时秘密进行的。摩擦癖:指习惯性和癖好性通过接触或摩擦异性身体而获得性感满足的一种性偏好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摄入人体后影响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的物质。药物滥用: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药物依赖:俗称成瘾。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
7、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耐受性: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戒断症状: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阿片类药物:只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能够对集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药物。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智力和适应性功能都低于正常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孤独症: 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多见于男孩,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运用和理解言语困难)、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儿童情绪障碍:指在儿童时期发病,以焦虑、抑郁、恐怖及强迫等情绪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分离性焦虑:儿童与亲人家庭或其他熟悉的
8、环境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谵妄: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注意受损和认知损害痴呆: 是认知功能全面、逐渐地衰退,经常伴有抑郁、兴奋和冷漠等情绪上的改变。精神症状的特点(1)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2)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往往不相称。(4)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10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质。(5) 心理
9、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 童年和青少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1) 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2) 害怕对象主要是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3) 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4) 排除其他恐惧障碍。强迫症的诊断标准(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i. 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ii. 以强迫行为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定、检查或询问等。iii. 上
10、述的混合形式。(2) 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的。(3) 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奏效。(4)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疑病症的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i. 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但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ii. 对健康状况做出疑病性的解释,但不是妄想。iii. 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3)反复就医后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4)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强迫症的可能原因(1)心理动力
11、学观点:认为强迫症是个体有特定的无意识的冲突;强迫观念和伴随的冲动能够维持是因为他们能成功抵抗焦虑。心理动力学观点致力于研究强迫症的思维起源。(2)认知行为观点:认为患上强迫症的个体不能将注意轻易地从令人困扰的想法中转移,经常与抑郁伴随发生;病人发现仪式行为能暂时缓解焦虑,于是会不断重复而得到强化。(3)神经科观点:认为脑结构是这一障碍的基础。此观点认为强迫症是眶额边缘基底节的功能失调所致;强迫症思维和行为指向被看作有威胁的事物和情绪疑病症的可能原因(1) 个人的疑病倾向:有研究者认为,疑病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人格特征,是衰弱型或不安全型人格的一种变异。(2)社会对病人的影响:患病会改变个人
12、与社会的关系。妄想的特点1. 有事实依据,患者坚信不疑(将实施摆道理无用)2. 与个体背景和文化中工人的观念不一致3. 自我中心的4. 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影响创伤性以及障碍的诊断标准1. 反复发生闯入行的创伤性体验重现2.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3. 持续回避4. 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5. 对未来失去信心6. 精神障碍延迟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且社会功能受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原因及其临床描述(1) 创伤性事件i. 自然灾害ii. 疾病iii. 强暴iv. 其他人为灾难(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i. 遗传因素ii. 对威胁和创伤最敏感的人iii. 认知改变iv. 经济与教育程度反社
13、会性人格的诊断标准(1)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3) 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4) 成年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 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这种低落与所处环境不符,表现为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2) 病情严重者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一持续2周。(4)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标准至少
14、2周。狂躁症的诊断标准(1) 狂躁症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2) 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4)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狂躁症标准至少1周。抑郁症(情绪症状:悲伤与自责是最明显的情绪症状,焦虑也很常见。另外,还有满足感的丧失、对生活兴趣的麻木等症状。认知症状:病人往往对自己持消极信念,经常以悲观绝望的态度看待未来。动机症状:病人在起床、开展工作甚至在娱乐方面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变态心理学 05626 名词解释 答题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