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归纳(全套整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级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归纳(全套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归纳(全套整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大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化为动词“打洞”之义。(2)一般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
2、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
3、,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
4、“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8)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9)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
5、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
6、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文言文词类活用举例:(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但微颔之(卖油翁)“颔”化为动词“点头”。2.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化为动词“下霜”。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化为动词“用蹄子踢”。4.妇抚儿乳(口技)“乳”化为动词“喂乳”。5.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化为动词“说出”。6.其夫呓语(口技)“呓语”化为动词“说梦话”。7.会宾客大宴(口技)“宴”由名词“宴席”化为动词“宴请”。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化为动词“汲泉”“喝
7、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9.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化为动词“犯过失”。10.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化为动词“保佑”。1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化为动词“击鼓”。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化为动词“打洞”。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化为动词“入侵”。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化为动词“怨恨”。16.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雨”化为动词“下雨”。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18.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8、)“腰”化为动词“腰佩”。(二)名词作状语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4.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6.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
9、是“向南”“向北”的意思。(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1.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3.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4.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化为名词,“飞奔的马”。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化为名词,“产出”“收入”。6.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故”“新”,形容词化为名词,“旧知识”“新收获”。(四)意动用法1.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2.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3.父利其然也(伤仲
10、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是“以之为异”。6.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耻”是“以为耻辱”。(五)使动用法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3.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4.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5.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七年级(上)1.鞭数
11、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七年级(下)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7.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9.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10.
12、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12.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13.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八年级(上)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1
13、9.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20.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22.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23.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24.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25.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26.而竖其左膝。(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27.居右者椎髻仰面。(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28.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第一个
14、“亲”意动用法):以为亲。2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30.故外户而不闭。(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31.虽乘奔吁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3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3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4.每至晴初霜旦。(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3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36.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3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38.乘骑弄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中学 文言文 词类 活用 知识点 归纳 全套 整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