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ppt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O3吸收紫外线,CO2、水汽吸收红外线。反射作用: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太阳没出来天就亮了,太阳下山了天还没黑。,“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完成小题。,1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地面
2、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减少 D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 直接相关的有( ) A B C D,A,C,解析:1雾霾笼罩时,往往出现逆温现象,大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受阻,A说法错误;雾霾笼罩时,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说法正确:雾霾笼罩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少,大气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减少,因此大气辐射也减少,C说法正确;雾霾笼罩时,大气厚度増加,使大气的逆辐射増强,因此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増强,D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2大气保温作用即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把一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
3、起着保温作用,而图中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太阳辐射中被削弱之后的部分,故保温作用与有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读下图完成小题。,3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 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B,解析:3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4、,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保温效应增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导致北极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下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如图)。 4鸟粪导致北极地区气温下降的原理是: A增强 B增强 C增强 D增强5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 B海冰加速融化 C极地东风加强 D海水蒸发加剧,D,C,解析:4
5、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鸟粪可以拯救北极气候。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增多可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即增强;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造成减弱,气温降低;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增强减弱。增强会使北极地区气温升高,与题干不符合,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由题中可知,北极地区大气中尘埃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减小,故A错误。大气尘埃颗粒物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地面辐射减弱,北极
6、地区气温会降低,海冰融化减慢,海水蒸发减弱,故BD错误。北极地区气温降低,极地高压增强,极地东风加强,故C正确。故选C。,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导致北极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下左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下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如图)。 6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B,解析:6、据题干材料和北极地区海鸟图可知,夏半年大量海鸟迁徙至北极地区
7、,大量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尘埃颗粒更多;另外北极地区夏季有极昼现象,大气中大量的尘埃颗粒对太阳辐射影响最明显;冬季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大气中大量的尘埃颗粒对太阳辐射影响最不明显;春、秋季节没有夏季明显。综上所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 1、 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分布(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湿润盆地(如四川盆地):,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1)地势高低:地势高 地势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
8、晚大气的 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天阴雨天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 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林草地裸地 下垫面的比热容小升温和降温快昼夜温差大。,3、影响气候: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解析“十雾九晴”的原理: 如果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因为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作用弱,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雾。日出 后气温升高,水汽过饱和状态结束,大雾消散,天气晴好。(3)解析“露重见晴天”: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露。,
9、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与成都相比,拉萨( ) A白天大气辐射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白天太阳辐射强D夜晚地面辐射强8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 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C,C,解析:7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因此本题选C。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但是大气稀薄,因此大气吸收的热量有限,大气辐射弱,A错误。大气稀薄,晴天多,晚上大气逆辐射也很弱,B错误。夜晚没有太阳,地面辐射比白天低,D错误。故本题选C。8两地气温日较差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
10、形不同,地面状况不同。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上升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因此昼夜温差大。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封闭,热量不容易扩散,因此昼夜温差小。成都和拉萨纬度差异不大,都在北纬30左右,A错误。经度不是温度的影响因素,B错误。人类活动对昼夜温差的影响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故本题选C。,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9图中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 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10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
11、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大于气温日变化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C,B,解析:9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所以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排除A、B。雪反射率高,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相对较弱。因此枯雪年平均气温应比丰雪年的平均气温高,则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故选C。10双层覆膜是为了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所以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为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由图可知,两曲线上下差异小,因此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
12、B正确。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A错误;膜内温度日变化(曲线)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膜内温度日变化曲线中,与气温日变化一致,但是曲线温度日变化变幅较小,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A、C、D错误。故选B。,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11该地寒冷期,图示平均 温度最高值曲线高于 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双层覆膜影响 B受气温日变化规律影响 C受降雪丰枯影响 D受所在区域位置影响,C,解析:11双层覆膜是为了保
13、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所以具有保温作用。温度较高,所以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图。结合材料可知,二曲线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降雪丰、枯的影响,故选C。,季节性积雪是干旱区和寒冷区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2007年3月1-31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 12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最强的时段是( ) A3月13日 B3月415日 C3月1619日 D3月2125日,B,解析:12读图可知,415日期间积雪深度较大,而气温较低(为负值)、地气温差较大(为正值),说明此期间地温高,土壤与外界热量交换较弱,积雪对土壤的保温作用最强,故选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地理资料 高中地理专题 新教材地理资料 高中地理课件 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设计 高考地理专题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