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总论PPT讲稿.ppt
《传染病护理总论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护理总论PPT讲稿.ppt(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染病护理总论第1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课程内容一、传染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二、感染与免疫三、传染病发病机理四、传染病特征、临床表现五、传染病的预防六、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与消毒隔离第2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第3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鼠鼠疫疫流流行行时时的的惨惨景景第4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时间时间地点地点瘟疫瘟疫影响影响429 BC雅典天花近1/2人口死亡165180罗马鼠疫?1/4人口死亡211266罗马鼠疫?罗马帝国衰落6世纪拜占庭鼠疫人口减少1/41213世纪欧洲麻风流行于欧洲各国14世纪欧洲鼠
2、疫死亡2000万人,人口减少约1/415世纪末欧洲梅毒法意战争中法国军队因梅毒败北15世纪末美洲天花、鼠疫、流感90以上土著印加死亡1718世纪欧洲天花1.5亿人死亡1920世纪中亚、欧、美洲霍乱病死率达5070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亚、欧、美洲60多个国家鼠疫1000万人以上死亡1918年亚、欧、美和非洲流感2500万人死亡第5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流行情况流行情况结核病19世纪的白色瘟疫疟疾中国甲骨文记载:(鬼怪)伤寒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流脑世界上30多个国家流行,我国高发白喉15831618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流行菌
3、痢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已认识此病炭疽抗生素出现前病死率为2030麻疹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斑疹伤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称为“战争瘟疫”传染性肝炎中国人有近20感染第6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发现时间发现时间病原体病原体疾病疾病19771977埃波拉病毒埃波拉病毒埃波拉出血热埃波拉出血热19771977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军团菌病军团菌病19771977汉坦病毒汉坦病毒肾综合症出血热肾综合症出血热19811981HIVHIV艾滋病艾滋病19821982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O157出血性肠炎出血性肠炎19821982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莱姆病19881988人疱疹病毒人疱
4、疹病毒6 6型型突发性玫瑰疹突发性玫瑰疹19901990西尼罗河病毒西尼罗河病毒西尼罗河脑炎西尼罗河脑炎19921992O139非非O1型霍乱型霍乱19951995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庚型肝炎19961996朊病毒朊病毒新变异型克雅病(疯牛病)新变异型克雅病(疯牛病)19981998尼帕病毒尼帕病毒尼帕病毒性脑炎尼帕病毒性脑炎20032003冠状病毒变体冠状病毒变体SARSSARS20092009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122012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中东肺炎、?中东肺炎、?近近二二0年年部部分分新新发发传传染染病病第7页,共102页,编
5、辑于2022年,星期三美联社报道美联社报道第8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H5N1H7N9 禽流感禽流感第9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第10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第11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我国新发传染病的形势1.一些新发传染病已经存在、或者流行 O139霍乱、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军团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禽流感(H5N1、H7N9)、多种病毒性脑炎、肾型出血热、新型肝炎、肠道病毒71型感染、2.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新发传染病3.一些国外罕见的传染病出现扩散趋势,有传入我国的危险 埃博拉出血热、人类克雅氏
6、病、汉坦病毒肺症、第12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传染病仍是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严重威胁据WHO统计,全世界约60亿人口中,有一半人受到新老传染病的威胁。21世纪又要回到向传染病作斗争的时代。在过去的30年中,又发现了近40种新病原,其中大部分是病毒.重新出现7种传染病克雅氏病、艾波拉、AIDS、丙肝、禽流感、G-需氧杆菌 O157:H7在美国当今传染病死亡病因占第三位。自1980年到1992年,由于艾滋病和老龄化对病原体抵抗力的下降,美国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增加了58%。第13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传染病的一些变化传染病的一些变化总的发病率降低总的死亡率降低大多数
7、病的致死强度(病死率)减弱大规模流行减少可归功于预防接种、居住环境、饮用水、食品卫生、营养状况、卫生习惯、医疗条件、生产方式等的改变第14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保保护护自自己己才才能能保保护护别别人人第15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在人体内增殖称为感染。当感染造成机体损伤和生理改变时,引发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二、感染与免疫二、感染与免疫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第16页,共
8、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传染性的一组疾病。的一组疾病。第17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传染病的范畴1、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流腮、乙脑、2、细菌性疾病:伤寒、霍乱、流脑3、原虫病:阿米巴病、疟疾4、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5、立克次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6、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7、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尿道炎8:蠕虫病:血吸虫病、囊虫病、蛔虫病9:深部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第18页,共102页,编辑于2
9、022年,星期三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机体对感染过程的五种状态机体对感染过程的五种状态第19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能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等因素有关。病原体被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特异性主动免疫所清除病原体被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特异性主动免疫所清除第20页,共102页,编辑于202
10、2年,星期三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隐性感染过程结束以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为“健康携带者”,如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隐性感染是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第21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显性感染(临床感染)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
11、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可获得持久、稳定的免疫(如伤寒),因而不易再受感染。但有些传染病的感染者其病后免疫并不巩固,容易再受感染发病(如菌痢)。小部分显性感染者则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称为恢复期携带者。第22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可不断排出体外,成为传染源,而人体并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称为病原携带状态。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携带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来源。但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病原携带者,如麻疹和流感,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第23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
12、,星期三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机体发病,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一般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一旦出现,则容易识别。第24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作用作用1,侵袭力、2,毒力、3,数量、4,变异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第25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侵袭力 指病原体侵入机
13、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入人体,有些细菌如霍乱弧菌需要先粘附于肠粘膜表面才能定植下来分泌肠毒素。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第26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毒力主要通过病原体分泌产生的外毒素、内毒素和毒力因子(如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等)的作用而致病。数量 在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但在不同传染病中,则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别很大,如在伤寒为10万个菌体,而在痢疾仅为10个志贺菌。第27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变异 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一般来说,在人工培养多次传代的环
14、境下,可使病原体致病力减弱,如卡介苗(BCG);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致病力增强,如肺鼠疫。另外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第28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1 1,入侵门户,入侵门户2 2,机体内定位,机体内定位3 3,排出途径,排出途径 第29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入侵门户 病原体的入侵门户与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入侵门户适当,病原体才能定居、繁殖及引起病变。如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都必须经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必须经伤口感染,才能引起病变。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第30页,共102页,编辑于
15、2022年,星期三机体内定位 病原体入侵成功并取得立足点后,或者在入侵部位直接引起病变;或者在入侵部位繁殖,分泌毒素,在远离入侵部位引起病变;或者进入血循环,再定位于某一脏器(靶器官)引起该脏器的病变;或者经过一系列的生活史阶段,最后在某脏器中定居。第31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排出途径 排出病原体的途径称为排出途径,是病人、病原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有传染性的重要因素。病原体排出体外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因而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染期。也是确定传染病人隔离期长短的重要依据第32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 1,传染源:,
16、传染源:病病原原体体已已在在体体内内生生长长繁繁殖殖并并能能将将其其排排出出体体外外的的人人或或动动物物 病人、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病病人人急急性性患患者者及及其其症症状状(咳咳嗽嗽、吐吐、泻泻)而而促促进进病病原原体体的的播播散散;慢慢性性患患者者可可长长期期污污染染环环境境;轻轻型型患者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患者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病病原原携携带带者者 慢慢性性病病原原携携带带者者不不显显出出症症状状而而长长期期排排出出病病原原体体,在在某某些些传传染染病病中中有有重重要要的的流流行行病病学学意义意义(伤寒、细菌性痢疾)(伤寒、细菌性痢疾)受感染的动物受感染
17、的动物 (狂犬病、鼠疫)(狂犬病、鼠疫)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第33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2 2,传传播播途途径径:病病原原体体离离开开传传染染源源后后,到到达达另另一一个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 麻疹、白喉麻疹、白喉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甲肝、菌痢、霍乱甲肝、菌痢、霍乱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血吸虫、破伤风血吸虫、破伤风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疟疾、伤寒疟疾、伤寒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乙肝、艾滋病乙肝、艾滋病其他其他 (梅毒、弓形虫)先天性感染(梅毒、弓形虫)先天性感染第34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3 3,人群易感
18、性,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比例,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在普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的干预下,可把易感者水平降至最低,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发生。第35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呼吸道消化道 日常生活接触 虫媒 血液 土壤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第36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传染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过程的综合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综合因素第37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人
19、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动物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水、食物、蝇:消化道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吸血节肢动物:虫媒血液、体液、血制品:血液传播土壤:芽孢、虫卵、污染土壤人群易感性第38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四、传染病的特征、临床表现四、传染病的特征、临床表现1,特征,特征有病原体有病原体 病毒、细菌检出病原体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病原体由宿主体内排出,经一定途径传染给另一个宿主的特性,传染期是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第39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病在人群中
20、传播蔓延称流行性。在量的方面可分为散发性,流行,大流行和暴发流行.2,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前者指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如霍乱。后者指在某些特定的自然或社会条件下在某些地区中持续发生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3,季节性第40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有感染后免疫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属于主动免疫一般来说,病毒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但有例外,如流感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数月,蠕虫病感染后通
21、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如血吸虫病。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第41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1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开始,到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因此潜伏期的长短是传染病的诊断、确定检疫期限、流行病学调查的依据2.临床特点临床特点病病程程发发展展的的阶阶段段第42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2 2,前驱期:,前驱期:从起病至出现明显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如头痛、发热、疲乏、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为许多传
22、染病所共有,一般持续1-3日。起病急骤者,则无前驱期,多数传染病在此期已有较强传染性。3 3,症状明显期,症状明显期:前驱期后,病情逐渐加重达到高峰,出现特有的症状、体征,易产生并发症。第43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4,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食欲和体力均逐渐恢复,临床上称为恢复期。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病原体还未完全清除,许多患者的传染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亦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如病毒性肝炎),5,复发与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
23、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见于菌痢等病。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再发热时,称为再燃。第44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发热:发热:感染性感染性/非感染性非感染性 许多传染病共有、最突出的症状许多传染病共有、最突出的症状热型热型:稽留热稽留热,弛张热弛张热,间歇热间歇热,回归热回归热,不规热不规热.热型是鉴别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热型是鉴别传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常常见见症症状状体体征征第45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稽留热稽留热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变动不超过1,这
24、种热型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退热可渐退或骤退。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第46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弛张热弛张热弛张热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发热时体温可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52.0或更多,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临床常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脓毒血症、肝脓肿、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肠伤寒、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第47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间歇热间歇热间歇热体温可突然高达39以上,先有恶寒或寒战,经几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大汗淋漓,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
25、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称为间歇热。临床常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化脓性局灶性感染、肾盂肾炎等。第48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回归热回归热(再发热再发热)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经过若干时间又重新发热,持续数日以后,又下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互相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临床常见于鼠咬热,或在某些发热性疾病的基础上又合并其他发热病。第49页,共10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不规则热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称为不规则热。临床常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护理 总论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