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树“仁”心 行“仁”事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
《2022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树“仁”心 行“仁”事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树“仁”心 行“仁”事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树“仁”心 ,行“仁”事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文题展示】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的助学故事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赵家和教授一辈子生活简朴,不到10元的化纤毛衣一穿就是10多年。别看对自己抠门,他隐姓埋名捐出1500多万元,资助2000多名穷苦孩子上学。千金散尽只为助学,赵家和教授的人生境界令人敬佩。他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家和教授说:“求仁得仁,了无遗憾。”赵家和教授的做法和想法,对你有何启示?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予人
2、玫瑰,手上肯定会留下淡淡的清香,而且,那一缕幽香,会不断地扩散。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品格在赵家和身上体现得极为鲜明。他放弃了一般人眼中的好日子,实现了自己想要的价值,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应该追求什么?他用无私的爱展示出高尚的精神境界,为贫困学子送去了希望和光。考生可以参考以下立意角度:角度一:仁爱之心。求仁得仁,又有何怨?这是从孔子开始,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就一直努力践行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对他人的关注和爱护。这种关注,不含功利心;这种爱护,十分纯粹。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付出。角度二:生命价值。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有很多选择,影响选择的因素更多,以致有时候模糊了我们的初衷,忘记了为
3、何出发。选择积极向上的方向,展示昂扬的精神面貌,才能最大程度彰显人生价值。角度三:温暖阳光。生活需要爱,有爱的空间才能充满阳光。爱,能够化解伤痛,能安慰心灵。一点资助,或许并不能给别人带来更大的帮助,但是,其中的暖暖爱意,就如阳光一样,会让那些贫困家庭获得精神的力量。【学生佳作一】恪守仁义,绽放人生价值宋玉玮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曾在生前匿名捐出1500多万元,资助2000多名穷苦孩子上学,而他却穿着一件不到10元的化纤毛衣10多年。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对此他说:“求仁得仁,了无遗憾。”正是这种对仁义的追求,才使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恪守仁义,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准则。仁义,是一种舍小家
4、为大家的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价值品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对“仁”有了深刻的认识,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仁政”及“仁义礼智”的道德准则。这一思想在其文章中也有体现,“舍生而取义者也”告诉了我们仁义要高于生命;“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告诉了我们仁义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求仁得仁,了无遗憾。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这是赵家和教授恪守仁义的原因。而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仁义呢?其一,学会仁义可以使我们宽容,让我们更好地懂得为人处世的方法。其二,仁义即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可以让我们感受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那么,如何做到仁义呢?“感动中国”2018年度颁奖盛典上出现了这样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