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三峡》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0课《三峡》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三峡》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制: 班级: 姓名: 。课题 三峡学习目标1事实性知识:掌握本课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背诵全文。2概念性知识:(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2)品味语言,激发想象,体味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背诵全文。2激发想象,体味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预习案一、前置补偿,激活原有知识1. 郦道元:南北朝北魏人 ,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写的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河流地貌的书。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被后人尊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课文节选自
2、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2.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晋人郭璞所作,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 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即解释),较详细。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等。不仅是一部地理专著,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3.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二、新知预习-呈现精心有组织的信息1.识记字音、字形阙处 重岩叠嶂 襄陵 曦月御风 沿溯 素湍 绝( )yn 长啸 属引 涧 飞漱 2.通假字(指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3、。一般包括同音通假 和近音通假两种形式。)略无阙处 通缺,中断哀转久绝 通啭,鸟婉转地鸣叫,这里指猿婉转地鸣叫.3.词类活用(指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形容词做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 名词做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清荣峻茂(形容词做名词,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每至晴初霜旦(名词做动词,下霜)4.一词多义(指一些文言实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很普遍。一词多义现象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由) 绝:沿溯阻绝( 断 )自非亭午夜分 (假如,如果 ) 绝山献多生
4、怪柏 ( 极 )哀转久绝 ( 消失 ) 清:回清倒影( 清波 )清、荣、峻、茂( 清澈 ) 5.古今异义(指古汉语中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良多趣味(古义:甚,很 今义:良好 )三、预习检测1.识记文学常识填空:三峡作者 , (朝代)卓越的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长江上游 和 之间。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