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传感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传感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范文).doc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 /昆明传感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6一、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6二、 行业竞争格局7三、 传感器在高铁行业的发展趋势8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0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11一、 行业壁垒11二、 行业壁垒12三、 行业整体发展情况14第三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16一、 公司基本信息16二、 公司简介16三、 公司竞争优势17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9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0五、 核心人员介绍20六、 经营宗旨21七、 公司发展规划22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24一、 项目选址原则2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4三、 创新驱动发展31四、 社会经济发
2、展目标32五、 产业发展方向34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6第五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37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7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7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7第六章 运营模式39一、 公司经营宗旨3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3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0四、 财务会计制度43第七章 节能方案49一、 项目节能概述49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50能耗分析一览表51三、 项目节能措施51四、 节能综合评价52第八章 劳动安全生产53一、 编制依据53二、 防范措施55三、 预期效果评价58第九章 技术方案59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59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1三、 质量管理6
3、2四、 项目技术流程63五、 设备选型方案6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64第十章 项目投资分析66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66二、 建设投资估算67建设投资估算表71三、 建设期利息7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72四、 流动资金73流动资金估算表74五、 项目总投资7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7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7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76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评估78一、 项目风险分析78二、 项目风险对策80第十二章 附表8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8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8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4项目投资现金
4、流量表8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87建设投资估算表8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8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9流动资金估算表9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1报告说明目前,部分传感器市场比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已表现出成熟市场的特征。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规模最大,分别占到整个传感器市场的21.00%、19.00%和14.00%。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增长来自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MEMS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新兴传感器。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9647.7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410.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44%;建设期利息176.2
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0%;流动资金4060.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6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3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4343.38万元,净利润6333.4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5.19%,财务净现值8187.7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1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
6、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一、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政策风险近年来,政府出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物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年)等国家政策,聚焦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等重点应用领域,有效提升了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了我国传感器产业加快发展。但是,若国家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导致传感器的需求增速放缓,将会对行业内企业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技术研发风险传感器的产品技术涉及敏感材料、光学组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及工艺等技术领域,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于产品需要
7、的时间投入较长,较长的研发周期对于企业形成较大的经营压力。3、人力资源风险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结构调整,推动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人才。在为客户提供产品定制方案时,更需要从业人员对客户、设备、生产、研发等特征深入了解,对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更高。未来人才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人才管理难度将加大,人才流失风险将更高。二、 行业竞争格局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正是由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投入开发,传感器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球传感器约有2.60万余种,随着技术创新,新品种和类型不
8、断出现。全世界从事传感器研制与生产的企业约6,500多家,其中美国、欧洲、日本均超过1,000家,俄罗斯800多家。目前,部分传感器市场比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已表现出成熟市场的特征。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规模最大,分别占到整个传感器市场的21.00%、19.00%和14.00%。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增长来自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MEMS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新兴传感器。传感器领域的主要技术将在现有基础上予以延伸和提高,各国将竞相加速新一代传感器的开发和产业化,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新技术的发展将重新定义未来的传感器市场,比如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智能传
9、感器和金属氧化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出现与市场份额的扩大。在传感器领域巨大前景的影响下,中国的传感器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各类传感器产品中,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平传感器市场已表现出成熟市场特征,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市场份额较大。中国传感器制造行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在传感器技术方面,我国企业已基本掌握了中低端传感器研发的技术,并逐渐在向高端领域拓展。这种差距体现在:产品品种不全、规格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较弱;人才资
10、源匮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统筹规划不足,科研投资强度偏低,科研设备落后,科研和生产脱节。正因此,美国、日本、德国占据全球传感器市场近七成份额,而中国仅占到10.00%左右,而中国传感器市场约七成左右的份额被外资企业占据。与国外的差距为我国传感器行业的进步提供了空间。在巨大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随着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众多本土企业的参与下,中国传感器行业有望取得骄人的成绩。三、 传感器在高铁行业的发展趋势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主要应用于以下6个方面:一是收集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二是集成化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三是列车综合性能全面检测;四是用于钢轨探伤;五是轨道状态远程监测;六是室内外环境综合
11、传感。高速列车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轨道交通产品,累计有4万多个零部件。在我国新动车组列车中,就有多达上千个传感器,可随时随地上传大量数据。可以说,作为轨道交通装备的神经末梢感知器,是轨道交通装备运营安全的保障性技术,也是装备持续升级的关键器件技术。专家预测,智能传感今后将融入人工智能,有望直接实现对列车关键部位的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感器需求量会不断增长。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发展绿色智能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已成全行业共识。作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保障性技术和装备持续升级的关键性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的不断应用和传感器件的发展在轨道交通领域中发
12、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发展铁路车联网,高铁信息化与车联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高铁运行底层数据的来源,传感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提出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以高铁列车为代表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基础零部件和智能制造,因横跨几大工程而备受瞩目。此外,中国制造2025更进一步细分确立的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电力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则都与传感器技术息息相关。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
13、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行业壁垒1、资金规模壁垒传感器行业研发资金需求量较大。在行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断升级及定制化的需求日趋增长,均对产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开发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产品设计、验证、购置研发设备。同时,该行业属知识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学、光学、微电子等学科,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充实研发队伍,人力资源成本较高。2、人才壁垒传感
14、器行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研发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要掌握热释电、功能陶瓷、光学滤光片、组装、测试等一系列知识外,还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需要了解照明、安防、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多个下游行业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此外,企业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其他与技术相关的岗位均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这对本行业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研发人员的研发经验、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行业的新进入者也构成了较高的人才壁垒。3、生产设备壁垒传感器行业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许多领先的传感器企业不满足于现有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及生产技术工艺。为提升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很多
15、生产设备是行业内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自主研制、改造或定制而成,并非投入大量资本就可马上获得此类生产设备以及能熟练操控设备的生产人员,新进入者将面临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工艺、经验与行内领先企业的差距。4、知识产权壁垒传感器制造涉及敏感材料、光学组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及工艺等技术领域,目前几乎所有传感器知识产权都被国外大公司垄断,要想在某一传感器上获得突破,必须从基础材料、专用电路、封装测试及工艺方面进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研究、管理、保护、合作,逐步建立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二、 行业壁垒1、资金规模壁垒传感器行业研发资金需求量较大。在行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断升级及定
16、制化的需求日趋增长,均对产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开发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产品设计、验证、购置研发设备。同时,该行业属知识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学、光学、微电子等学科,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充实研发队伍,人力资源成本较高。2、人才壁垒传感器行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研发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要掌握热释电、功能陶瓷、光学滤光片、组装、测试等一系列知识外,还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需要了解照明、安防、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多个下游行业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此外,企业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其他与技术相关的岗位均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这对本行业的各类人才特别是
17、研发人员的研发经验、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行业的新进入者也构成了较高的人才壁垒。3、生产设备壁垒传感器行业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许多领先的传感器企业不满足于现有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及生产技术工艺。为提升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很多生产设备是行业内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自主研制、改造或定制而成,并非投入大量资本就可马上获得此类生产设备以及能熟练操控设备的生产人员,新进入者将面临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工艺、经验与行内领先企业的差距。4、知识产权壁垒传感器制造涉及敏感材料、光学组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及工艺等技术领域,目前几乎所有传感器知识产权都被国外大公司垄断,要想在某一传感器上获
18、得突破,必须从基础材料、专用电路、封装测试及工艺方面进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研究、管理、保护、合作,逐步建立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三、 行业整体发展情况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伊始,结构型传感器出现,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固体型传感器逐渐发展起来,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如:利用材料的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第三阶段是20世纪末开始,传感器制造行业开始由传统型向智能型发展。智能型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
19、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白皮书显示,我国传感器行业从1986年才开始进入实质研发阶段,至2000年初步建立起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至“十二五”期间形成较为完整的传感器产业链。2001年开始,以开发高、精、尖为特征的新一代传感器被列入研发重点,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间的差距进一步缩短,我国传感器产业已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点在材料、结构和性能改进3个方面:敏感材料从液态向半固态、固态方向发展;结构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性能向检测量程宽、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寿命长久方向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
20、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如:纳米技术、薄膜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新材料技术、复合传感器技术、结合数模处理器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传感器属于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众多领域。在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用传感器占比较大。总体看来,传感器产业链下游行业发展迅速,物联网、汽车电子、环境与健康电器和智能仪表等下游行业对产品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传感器市场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硬件基础、数据采集的入口,是物联网三大件中的基础器件,发展
21、前景较好。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产业链的完善,传感器的多元化应用将推动物联网各垂直细分行业格局的形成。总体来说,传感器系统在朝向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多功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中发展。第三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卢xx3、注册资本:6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7-247、营业期限:2014-7-24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传感器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
22、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
23、,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自主研发优势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二)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效率,为
24、产品研发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明公司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而且部分产品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日常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客户服务等流程,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三)产品种类齐全优势公司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定制生产规格、型号不同的产品。公司齐全的产品系列,完备的产品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公司来说,实现了对具有多种产品需求客户的资源共享,拓展了
25、销售渠道,增加了客户粘性。公司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起到了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作用。(四)营销网络及服务优势根据公司产品服务的特点、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营销覆盖了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经销商网络,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在各区域配备销售人员,建立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多维度销售网络体系。公司的服务覆盖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多名销售人员具有研发背景,可引导客户的技术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为客
26、户提供及时、深入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公司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经销网络较为稳定,有利于深耕行业和区域市场,带动经销商共同成长。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8217.036573.626162.77负债总额2563.892051.111922.92股东权益合计5653.144522.514239.86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3579.0518863.2417684.29营业利润5132.194105.753849.14利润总额4371.95
27、3497.563278.96净利润3278.962557.592360.8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278.962557.592360.85五、 核心人员介绍1、卢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莫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3、吕
28、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4、周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5、徐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
29、公司监事。6、张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7、梁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8、林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
30、董事。六、 经营宗旨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以专业经营的方式管理和经营公司资产,为全体股东创造满意的投资回报。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
31、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
32、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昆明,别称春城,是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7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和3个自治县,总面
33、积2147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35.8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85.0万人,城镇人口499.02万人,城镇化率72.85%。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位于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滇池周围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国建立,定都于此;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时期,南明永历政权在昆
34、明建都。昆明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为山原地貌,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3名,并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昆明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475.9亿元、增长6.5%(按可比价格计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30亿
35、元、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56.6亿元、增长9.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6289元和16356元,分别增长7.7%和9.8%。“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昆明交汇叠加,昆明的战略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正从交通末梢转变为交通枢纽、从市场边缘转变为市场中心、从开放末端转变为开放前沿。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外贸突围的关键,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我市在更大空间和更广领域加快发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省基
36、本持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我市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交错叠加的严峻挑战。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发展条件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依然巨大。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省在国家发展和开放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发展的条件更加有利。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昆明加快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
37、,也面临困难挑战,但优势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新路子。(一)发展机遇国家战略实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昆明作为“一带一路”前沿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的优势更加凸显,北上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可连接长江经济带,为我市进一步融入全国大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更大空间和更广领域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政策红利的释放为我
38、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条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田水利、铁路、公路、能源、通信、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建设等领域投资的倾斜,并出台了定向降准、棚户区改造、稳定外贸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效应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显现,将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外部动力。“四化”深度融合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将为我市产业升级转型、城乡协调发展、扩大消费、拉动投资、扩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39、升级提供强大引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对稳定发展预期,增强发展信心,释放改革红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为我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拓展了新空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全力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滇中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昆明作为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火车头,在滇中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举足轻重。随着滇中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
40、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六个一体化建设的加快推进,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发展性资源的吸引能力和聚集能力更加突显,从而进一步扩大对周边区域影响,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优势。昆明气候宜人,空气良好,是中国乃至世界气候和空气环境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库”,森林覆盖率位于全国省会城市第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多元,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云南多民族文化特色表现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
41、求也日益提高,更加有利于昆明将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更好地聚集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资源,促进昆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支撑。随着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为重点的“五大基础网络”建设的全面提速和泛亚铁路、泛亚公路、火车新南站、中缅油气管道、滇中引水、乌东德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昆明的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将极大改善我市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随着石油炼化、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相继投产,将进一步增强我市产业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二)面临挑战
42、经济较快增长压力增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地缘政治导致周边环境更加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从全省看,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增长。从全市看,传统的发展路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短时期内难以转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培育形成。“十三五”时期我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大。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群众诉求日益多样,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中村改造、劳资纠纷
43、、医患纠纷及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生产存在不少隐患,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和期待日益提高,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多元性、复杂性和对抗性特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一些矛盾冲突和不满情绪容易被放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政府处置应对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昆明市作为边疆省会城市,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强,城市管理难度增大,反恐斗争和社会维稳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增大。“十三五”时期,我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关键时期,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从资源约束来看,全市水资源缺乏,滇池流域水资源占有量为271m3/年人,仅为全
44、国人均八分之一左右;土地资源紧缺,全市土地利用率已达82.55%,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从环境保护看,我市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比重过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石漠化治理等任务繁重。随着国家提出更加严格的资源消耗控制和环境改善指标,对各地能源消费、单位能耗、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严格控制,我市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节能减排的压力将会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重道远。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增大。在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周边省会城市为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利用各自的发展优势,在诸多领域开展全方位的角逐,区域之间资金、人才等要素的
45、竞争更趋激烈。另外,随着我省多极均衡发展和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各州市正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省内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十三五”时期,我市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增大。三、 创新驱动发展按照“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原则,协同推进滇中新区开发建设。依托我市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为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保障。全力支持滇中新区依托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园区,大力发展现代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金融、商贸、物流、康体休闲、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新区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
46、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产聚人、以产促城、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对我市乃至全省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实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转型升级取得明显突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4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在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到“十三五”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市形象品质全面提升,呈贡新区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滇中新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以滇池流域为重点的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绿色低碳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层次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