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北京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查要点要点(2017 年修订版)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发布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发布二二一七年八月年八月目次1 1 总则总则.1 12 2建筑专业建筑专业.3 32.1 节地与室外环境.32.2 节能与能源利用.112.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32.4 室内环境质量.163 3结构专业结构专业.22223.1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24 4给排水专业给排水专业.27274.1 节地与室外环境.274.2 节能与能源利用.28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9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44.5 室内环境质量.355
2、5暖通专业暖通专业.36365.1 节地与室外环境.365.2 节能与能源利用.365.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15.4 室内环境质量.426 6电气专业电气专业.46466.1 节地与室外环境.466.2 节能与能源利用.476.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06.4 室内环境质量.507 7提高与创新提高与创新.52527.1 一般规定.527.2 加分项.52附录附录 A A 施工图审查集成表施工图审查集成表.5858A.1 节地与室外环境.58A.2 节能与能源利用.61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5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67A.5 室内环境质量.69A.6 提高与创新.71A.7
3、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72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73附录附录 B 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施工图审查对照表.7474B.1 节地与室外环境.74B.2 节能与能源利用.82B.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90B.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95B.5 室内环境质量.100B.6 提高与创新.10611 1 总则总则1.1 为落实北京市政府“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促进绿色建筑的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25 号),制定本要点。1.2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及类似的其他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
4、(类似的其他建筑工程是指工业厂区内的办公楼、宿舍等类似民用建筑的建筑工程);附建在工业厂房的办公用房等非工业部分,其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比例大于等于 30%,或面积大于等于 1000m2,非工业部分应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1.3 本审查要点的标准依据是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15。1.4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与常规施工图审查同时进行,设计单位需提交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见附录 A。施工图除符合本审查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标准的规定。1.5 本审查要点中涉及两个及以上专业的条文,应在相关专业分别审查后确定该条得分或是否满足要求。1.6 本审查要点 5 类指
5、标的评分项的“得分 Qi”按照该类指标的“实际得分”除以“适用总分”(“适用总分”为 100分减去不参评分)再乘以 100 分计算,“得分 Qi”乘以各类指标的“权重 wi”即为该类指标的“加权得分”,“总得分Q”为各类指标的“加权得分iQi”和“加分项得分 Q8”之总和,加分项的附加得分 Q8按本标准第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即Q=w1Q1+w2Q2+w3Q3+w4Q4+w5Q5+Q8。评分计算表如下:表 1.6.1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含住宅建筑、集体宿舍)工程项目名称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W1节能与能源利用W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4室内环境质量W5指标序号 i12345控制
6、项评定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评分项权重 wi0.210.240.200.170.18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 Qi加权得分 wiQi加分项得分 Q8总得分Q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表 1.6.2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工程项目名称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w节能与能源利用W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4室内环境质量W5指标序号 i12345控制项评定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评分项权重 wi0.160.280.180.190.19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 Qi加权得分 wiQi加分项得分 Q8总得分Q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1.7 本审查要点中所有控制项要求应全部满足;每类指标的评
7、分项目“得分 Qi”不应小于 40 分,一星级绿色建筑“总得分Q”不应小于 50 分;当“总得分Q”分别达到 60 分、80 分时,分别为二星级、三星级。1.8 本审查要点中的“建议最低分”为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目标的得分建议,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得分项。条文中有条文中有“*”标记的为绿色建筑二星级需增加的内容及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标记的为绿色建筑二星级需增加的内容及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1.9 对多功能的综合体单体建筑,应按照本审查要点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1.10 本审查要点由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审查要点编制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8、释。审查要点编制组成员: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叶大华叶嘉王涛胡倩孟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曾宇章艳华谢春娥许荷赵彦革李建琳裴智超孙虹刘永晖32 2建筑专业建筑专业2.1 节地与室外环境节地与室外环境(1)控制项)控制项4.1.1 项目选址项目选址、规划与建设应符合北京市城乡规划规划与建设应符合北京市城乡规划,且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且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各类保护区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要求。【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审查内容】【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对场地区位、原主要用途、原地形进行简要的
9、介绍,写明规划用地的性质;(2)如项目中有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如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保护要求及保护措施。4.1.2 场地选址场地选址、规划与建设应保证场地安全规划与建设应保证场地安全,场地应无洪涝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易燃易爆等危险源的威胁,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等危险源的威胁,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审查内容】【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内自然条件,有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威胁,如果场地有特殊
10、条件(如有防洪、防氡、防电磁辐射等需要避让的潜在危险源),需特别写明。4.1.3 场地内建设项目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物,且应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等措施降低污染场地内建设项目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物,且应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等措施降低污染源源的影响。的影响。【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审查内容】【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固体废弃物(垃圾)的收集方式。注:本条还有暖通专业、给排水专业相关内容。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使周边建筑及场地的日照条件低于日照标准要求。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使周边建筑及场地的日照条件低于日照标
11、准要求。【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审查内容】【审查内容】(1)日照相关内容由规划审查部门审核,不在施工图中审查,所有项目均视为满足要求,但需要在设计说明及总平面图中体现如下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建筑自身日照要求,以及周围有可能影响到的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住宅、幼儿园生活用房等)及其日照要求。做到本项目内所有建筑都满足有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的日照标准;注:条文中的“不降低周边建筑及场地的日照标准”是指:a.对于新建项目的建设,应满足周边建筑及场地有关日照标准的要求;b.对于改造项目分两种情况:周边建筑及场地改造前满足日照标
12、准的,应保证其改造后仍符合相关日照标准的4要求;周边建筑及场地改造前未满足日照标准的,改造后不可再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2).建筑总平面图中应标明项目中建筑单体之间的间距,以及与周边相邻近建筑的间距、周边建筑的性质。(2)评分项)评分项土地利用土地利用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 17 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积率评分。积率评分。1 居住建筑:居住建筑:1)3 层及以下,高于层及以下,高于 35 但不高于但不高于 41;4-6 层,高于层,高于 2
13、3 但不高于但不高于 26;7-12 层,高于层,高于 22 但不高但不高于于24;13-18 层,高于层,高于 20 但不高于但不高于 22;19 层及以上,高于层及以上,高于 11 但不高于但不高于 14;得;得 13 分;分;2)3 层及以下层及以下,不高于不高于 35;4-6 层层,不高于不高于 23;7-12 层层,不高于不高于 22;13-18 层层,不高于不高于 20;19 层层及以上,不高于及以上,不高于 11;得;得 17 分。分。2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办公科研、商业金融、综合体类办公科研、商业金融、综合体类建筑容积率达到建筑容积率达到 0.8,不高于不高于 1.5,得,得
14、 5 分;达到分;达到 1.5,不高于,不高于 2.0 得得 9 分;达分;达到到 2.0,不高于,不高于 3.5,得,得 13 分;达到分;达到 3.5 及以上,得及以上,得 17 分。分。文化娱乐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教育教育、体育体育、交通交通、民政类民政类建筑容积率达到建筑容积率达到 0.5,不高于不高于 0.8,得得 5 分分;达到达到 0.8,不高不高于于 1.2,得,得 9 分;达到分;达到 1.2,不高于,不高于 1.5,得,得 13 分;达到分;达到 1.5 及以上,得及以上,得 17 分。分。【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
15、平面图【审查内容】【审查内容】居住建筑:(1)建筑设计说明中或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居住区内建筑类型、总居住用地面积、总户数、总人口(按 2.45人/户换算人口数)、人均居住用地等指标;(2)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不同情况计算过程及方法如下:1)当居住区内仅有一种层数类型的住宅时,可采用核算居住区实际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与标准中相对应层数类型的值进行比较的方法,判断出具体的得分。计算方法:R 均=R(H2.45)公式中 R参评范围的居住用地面积,R 均指人均居住用地面积,H 为住宅户数,2.45 指每户 2.45 人。2)当不同层数类型的住宅混合建设时,可采用通过核算
16、现有居住户数可能占用的最大居住用地面积与实际参评居住面积相比较的方法,判断出具体的得分。当 R(H141+H226+H324+H422+H514)2.45 时,得 13 分。当 R(H135+H223+H322+H420+H511)2.45 时,得 17 分。式中,H13 层及以下住宅户数;H24-6 层住宅户数;H37-12 层住宅户数;H413-18 层住宅户数;H519 层及以上住宅户数;R参评范围的居住用地面积。公共建筑:建筑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总用地面积、地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议最低分】【建议最低分】13 分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
17、总分值为,评价总分值为 9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居住建筑的住区绿地率居住建筑的住区绿地率:符合规划指标要求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得 1 分分;达到规划指标的达到规划指标的 110%,得得 2 分分;达到规划指标达到规划指标 120%,5得得 4 分;分;2居住建筑的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建筑的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符合规划指标要求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得 1 分分;达到规划指标的达到规划指标的 130%,得得 3 分分;达到规划达到规划指标的指标的 150%,得,得 5 分;分;3公共建筑的绿地率: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公共建筑的绿地率:符合规划指标要
18、求,得 2 分;达到规划指标的分;达到规划指标的 110%,得,得 5 分;达到规划指标的分;达到规划指标的 120%,得得 7 分;分;4公共建筑的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公共建筑的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 2 分。分。【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宿舍在本条中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审查)【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审查内容】【审查内容】居住建筑:居住建筑:(1)建筑设计说明或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总居住用地面积、总户数、总人口(与 4.2.1 条的人口数量应一致)、绿地面积、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等;(2)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人均公共绿地计算过程;注:住区的公共绿地
19、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集中绿地应满足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 8m,面积不小于400,并应有不少于 1/3 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公共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项目总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2)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是否对外开放。如对外开放,需在建筑设计说明中写明开放区域、开放时间和管理方式。【建议最低分】【建议最低分】2 分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 7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分,并按
20、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 Rr:达到:达到 5%,得,得 2 分;达到分;达到 15%得得 4 分;达到分;达到 25%得得 6 分;分;达到达到 30%,得,得 7 分;分;2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的比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的比率率Rb和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和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率Rp:Rb达达到到70%,得得 3 分;分;Rb 达到达到 100%且且 Rp 小于小于 70%,得,得 5 分;分;Rb 达到达到 200%且且 Rp 小于小于 70%,得,得 7 分。分。【
21、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地下平面图【审查内容】【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利用地下空间的情况:居住建筑:写明地下建筑面积、功能,并计算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公共建筑:写明地下建筑面积、功能,并计算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的比率;计算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2)建筑总平面图中技术指标表应写明地下空间相关指标: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地下一层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议最低分】【建议最低分】居住建筑 4 分公共建筑 5 分6室外环境室外环境4.2.4
22、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 4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玻璃幕墙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热性能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 的规定,得的规定,得 1 分;分;2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 0.2,得,得 1 分;分;3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 的规定,得的规定,得 2 分。分。【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
23、文件】建筑设计说明、立面图【审查内容】【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对玻璃幕墙的要求,且符合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 的规定,并写明可见光反射比;(2)建筑立面图应标明立面主要材料,建筑立面在选择玻璃幕墙时,应选用可见光反射比在合理范围内的产品,避免有害光反射。(3)对于无玻璃幕墙的建设项目,第 1 款和第 2 款直接得分;对于不设室外夜景照明的建设项目,第 3 款直接得分。注:此条还有电气专业相关内容。【建议最低分】【建议最低分】4 分4.2.5 场地环境噪声场地环境噪声控制控制,评价总分值为评价总分值为 5 分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
24、准GB 3096 的规定的规定,得得 3 分分;对影对影响场地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得响场地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得 2 分。分。【审查范围】【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隔声降噪措施相关图纸(如需得第 2 款的 2 分)【审查内容】【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说明场地周边噪声情况及噪声预测值(应使用环境影响报告中对场地噪声的预测值,并写入建筑设计说明),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要求。注: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相关内容: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昼间50 dB(A
25、),夜间40 dB(A);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昼间55 dB(A),夜间45 dB(A);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昼间60 dB(A),夜间50 dB(A);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昼间65 dB(A),夜间55 dB(A);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区域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类和 4b 类两种类型。4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建筑 施工图 审查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