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公司的中国式企业运作与管理研究.docx
《液态公司的中国式企业运作与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态公司的中国式企业运作与管理研究.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02页 共102页液态公司:中国式企业运作与管理前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信息化的浪潮,以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态。新经济的全面兴起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在这些背景下新一轮兼并浪潮席卷全球。 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对公司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从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方式和手段、时间与空间等方面都将出现一系列大跨度的转变;因此说,企业的运作与管理面临着全面的创新与改变。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如何应对下一个10年的竞争?中国企业应该学会不断改变。由
2、于中国大多企业的惯用思维方式,用联想原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话说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导致了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追求扩大再生产、追求多元化从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改变、客户需求的变化,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只能是时过境迁、无可奈何通过研究中国企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改变的重要。与过早夭折的公司相反,那些持续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企业,它们的经验和做法就是同样的大环境下,能够随机应变,从而实现了难得的蜕变和超越。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游戏规则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因为消费者在变,技术在变,竞争对手也在变;企业领导者的运作与管理理念也要跟着不断改变。而要做到这些,仍然端着“架子”肯定行不通,必须像水一样,
3、随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周围的温度,不断调整改变自身的形态。举例来说,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体现了水极大的灵活性。冰,简单而透明,对于社会环境理解适应能力相对简单,而且故步自封在自我狭小的天地,没有和外界交流的能力,不能随时淘汰掉自己内部的污垢,虽然拥有自己的棱角,但是却由于不懂得变通之道,极其容易破碎。这样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挤压中,肯定很难生存下去;然而,水却不然,水能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充分利用环境,发展自己。水从来不坚持什么,它可以适应任何环境,可以被挤压成任何形状,可以接纳任何污秽,可以消磨任何棱角,所以它的生命力最顽强。虽然冰和水两者的外在形态发生了改
4、变,但是本质却没有发生改变。当然,企业在全球化运作中也经常有成熟不成熟的各种表现,关键是如何运用有效的措施将其行为规范为市场所需之态。 再者,子曰: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孔夫子这这段话蕴涵着丰富的公司运作方面的含义:要有普及一切生物和无孔不入的全面性;必须遵循事物的规律;要有长流不息的计划;需
5、要源头活水的创新性;还要有刚毅果断的决策者等等。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笑。因此,我们不仅要观水,更要思水,在实际的企业运作与管理中,更多的去了解掌握本质,解决根本问题,才能带领团队帮助企业一直向前发展让我们惊喜的是,中国的企业家是最善于学习的,在过去三五年时间里面,有追求的中国企业家们,几乎完成了美国近30年来的重要管理学作品的速成,中国企业进入了一个“管理时代”。管理的实践、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第五项修炼、从优秀到卓越、执行、韦尔奇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等企业管理类的图书,层出不穷迷信这些西方的管理学,一时间成了我们一些企业家的通病。 如果说以前的中国企业全无管理意识,行动依靠的是本能与激情
6、,那么现在中国企业正处于一个矫枉过正的阶段:即使最优秀的管理学,也不能凭空创造出市场机会,当企业家们过于将精力集中于企业内部,他也就失去了发现机会并把握机会的敏锐。因此,我们说,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学会运作,而决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 尤其,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一些企业家在推崇西方管理学的同时,却顾此失彼的丢掉了自己身边的、根植于中华5000年里的文化精髓。而这些文化精髓,恰恰是在新经济时代指引我们本土企业,在全球化屋顶下与那些跨国公司博弈的“杀手锏”。同时,经过多年旅居海外的作者研究发现,那些优秀的跨国公司们,也都正在有意无意的沿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正试图将自己的公司转为“液态”。在这里,我
7、们要提醒大家的就是,绝对不能去做顾“彼”失“此”、得不偿失的事情! 正是鉴于以上这些原因,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思考,几易其稿,才最终使本书出版问世。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疲软的中国本土企业和企业运作,定会是一针兴奋剂;对于那些正在全球化屋顶下迷茫的企业来说,定会是一种“必杀技”。 在成书技巧上,本书力求照顾大多数读者,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特别是书中引用的一些典故、案例,更会让读者阅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当然,请读者相信,本书也决不是单纯写给企业家、老板和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政官)CIO(首席信息官)们的,所有充满激情、志在做大做强中国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包括一些对中国企业运作感兴
8、趣的学者和学生,也都应该是本书的读者。 唯一不变的只有“变” 液态公司理念的提出 在新经济时代,环境的改变可谓一日千里,真有些让我们望尘莫及,也让我们措手不及。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那些跨国公司博弈的时候,我们的企业的表现是那么的力不从心,是那么的困顿和迷茫 老板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是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上看到的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套用而来的。但是,人类能够停止思考吗?如今是新经济时代,竞争那么激烈,老板更是不可能停止思考。 1.唯一不变的只有“变” 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一切皆变,无物常在。这种环境变化的表现一方面在于不变的东西越来越少,另
9、一方面在于不变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环境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放眼“战场”一片硝烟弥漫。 当下,迅速变化的国内产业环境宛如“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手机市场火爆一时,但当众多企业风风火火杀入时,却发现竞争已呈现惨烈状况;而汽车、VCD等热门行业,也往往呈现出“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景象。 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是多变。试想,他们的市场多在西欧、美国,生产基地却多数在中国大陆,总公司要运筹帷幄,自需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其间接受的挑战和困难实在很难用笔墨形容。再加上1997年金融风暴、911恐怖事件、SARS、能源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华人企业对“变化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句
10、话感同身受,深知所处经营环境的艰难。 难怪英特尔公司的元老葛洛夫以一种盛世危言的口吻告诫人们:“10倍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失败和成功都以10倍数的节奏进行”,任何企业都有“80的危机和20的机会”。 的确,未来不再是确定的,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使得企业家们如履薄冰:市场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未来的发展变化几乎可以被准确的预知,格局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信息不再等于决策的质量,在10年或者5年之前,企业家会感到非常缺乏信息。因此,信息工作的任何改善都将立即提高将要进行的决策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本身就是决策。而今天,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你决策的质量并不是由你所获得的信息质量来决
11、定的,而是由你的思维方式和你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来决定的。组织日渐失聪,变笨,变傻。信息时代在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却不断地拉长着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距离。CEO们不知道他们的火车驶向何方,不知道他们的员工在想什么,不知道明天是什么?因此说,过去我们用5年的实践来调整我们的战略,而今天,我们只能用一年,一个月,甚至更短。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本土的企业除了要应对“土狼”、本地狼以外,国外的“野狼”也开始大规模的闯进。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空间的限制,诸如资金、人员、管理和品牌等资源的流动更加方便和自由。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倾向于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来应对相关的企业竞争。 企业之间的游戏规则也发生改
12、变。几乎是在一夜间,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市场已经饱和了,企业的发展周期以级数级的速度在发展,个人财富以百倍的速度在增值,时代变了,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像快动作播放的片子,被压缩在一起,接踵而至! 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突然发生的改变,使原来我们所熟悉的经营方式不再能够保证组织的赢利性。市场中的竞争者和闲置的生产能力都太多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关键因素的变化速度与以往大不相同,游戏规则在瞬间发生的变化,有些让我们措手不及。比如,以往手机在中国是和彩电一样在商店里卖,在美国却往往是和运营商的服务绑在一起卖,一个运营商出售的手机不可以入另外一个运营商的网。同样的东西,在
13、商店里促销的方式也不一样。在中国用来吸引顾客的招数在西方可能正好可以驱赶客户。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面对骤然改变的全球化商业规则,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有适应,就像我们参加奥运会一样,我们不能一进篮球场看见这个篮筐很高,我们就说这个篮筐那么高,完全是为你们美国和西方大个子设计的, 我们的小个子肯定吃亏。我们更不能够说,参加奥运会我们第一条要求就是把篮筐降下来,不可能,只能适应篮筐比较高的情况。 同样的,这对我们的企业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能迅速地适应市场,适应完全陌生的游戏规则。“迅速”不是随便说的。试想一下,你今天收购了一家外国企业,它在亏损,但你不了解那个市场,不了解那个组织,也不
14、了解那里的人,怎么办? 学? 你学一个月,那家公司就继续亏损一个月,你学两个月,它就再亏一个月。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市场,你要学习,市场却不等人,你就必须付出学费,所以要强调迅速。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上讲,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的动物,也不是最聪明的动物,而是能最快适应环境的动物。中国的企业无论多大,与国际大企业比较,仍然是底子薄、资源少、经验不足。因此,如果说在中国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在现阶段的国际市场上,生存才是硬道理。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 公司间竞争愈演愈烈 中国加入WTO已经有4年了,四年来中国越来越多地与世界接轨,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
15、全球化所带来的变化。尽管对于一般的公众来说,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实惠正在逐渐显现,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正在逐渐加剧。 放眼世界,那些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全球化经营,只有区域市场销售和品牌的企业今后将越来越难以生存;企业必须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支配和使用资源,才能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而目前国外企业是用全球的资源来打只有区域资源的中国企业。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越慢,今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大。 国外企业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攻击,如果我们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击和改变,只会越来越被动! 随着市场透明度的提高,竞争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有远见的企业都在
16、争先恐后地希望给客户提供新的价值,以保有或扩大市场份额。其实现在产业中的竞争是大大超越了现有参与者的范围,客户、供应商、替代品以及潜在的进入者均成为该产业现存者的竞争对手,这就使得竞争多加了几分重彩: 首先,是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传统的竞争者以人们熟悉的方式争夺地位,通常是价格竞争、广告战、新产品引进、技术进步,增加客户服务等。在经济不景气或产业增长缓慢的行业,对于寻求扩张的公司来讲,竞争的内容就成了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竞赛。 其次,是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在新经济下,对中国企业来说,新的竞争对手大多来自于国外。与我们自身很多方面的不完善相比,这些国外企业可谓实力强大。近年来我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吸
17、引了跨国公司纷纷进入,面对咄咄逼人之势,他们往往从某一点切入,专注于某些领域并获得优势,他们会不断攫取现存的竞争者从其消费群体中获得的利润。加入一个产业的新对手引进新的业务能力,带有获取市场份额的欲望,同时也带来可观的资源,结 果价格可能被压低或导致守成者的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 因此,我们大多数企业长期只能追在人家屁股后面跑,发展滞后的我国一些本土企业和公司,由于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先天不足,时刻面临被跨国巨头吃掉的危险,亟待突围。 特别是在2004年以来,外企在中国已经完成部分行业的布局。这种现象终于发展到了涉及垄断的地步。柯达现象则成为了这种变化的代表,美国柯达成功收购了中国乐凯20%股份,
18、从而完成一个奇迹这片东方大地上几乎所有影像业工厂均由它控股和参股;它还建立了8000余家连锁店,那是仅次于中国邮政的第二大连锁终端系统。据说,中国人用的胶卷,每十卷中就有七卷是柯达产品。在美国,柯达代表着影像业;在中国,现在它同样代表着影像业。反倾销、行业特别保护对柯达来说已经成为过时的概念。柯达可以从容在美、中布局。2003年9月底,柯达已经宣布在美国本土停止生产胶卷,全面进入数码时代,有市场人士猜测:传统胶卷生产将移师中国。柯达会不会象征后WTO中国的典型产业形态?一家或几家跨国公司,同时在母国和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控制整个链条中最关键要素:产业标准、核心技术、品牌、供应链、现金流等等。而中
19、国本土企业,充当其OEM制造车间,或者扮演其终端销售店,它们的利润率会被非常精确地计算在微薄状态使其无法完成积累。 从整体上看,尽管其他行业还没有出现像柯达这样的情况,但是很多行业已经呈现出柯达现象的苗头。在保险行业,借助国有红筹寡头的跳板,目前已经有多家美资保险公司拿到了中国牌照,襁褓中的中国本土保险注定是以卵击石;在零售行业,沃尔玛已经在中国开了24家大卖场,其本土竞争对手如螳臂当车;继雅芳2004年3月15日宣布其中国公司与美晨达成“分手协议”后,2004年5月11日,宝洁也终于从在华合作16年的老伙伴和黄手中收购宝洁中国剩余的20%股权,宣告一个月内实现在华独资;而欧莱雅分别于2003
20、年12月10日和2004年1月27日斥巨资收购了本土品牌“小护士”和“羽西”,并称这两项收购有利于其开拓二三级市场,以及推出更适应当地客户的产品。联合利华已经将原先在上海的四家工厂于2004年年底全部搬入位于合肥开发区的新厂房,并将其变成亚洲供应基地。 短短时间内,日化跨国巨头在华经营战略的调整步伐如此紧凑,从这种经营行为不难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寻求终极目标垄断和盈利的一个苗头。 除化妆品行业外,在汽车、零售以及信息技术等行业,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汽车行业,跨国巨头纷纷布局,中国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的工厂。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脚步,很多跨国公司相继完成在华投资布局,在华的汽车企业零部件生产开始
21、出现本土化浪潮,吸引了一批跨国巨头来华投资设厂,我国开始成为世界企业生产工厂。据统计,仅在汽车行业,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已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5,跨国集团在华独资和合资企业在我国已形成列强环伺之势。在2004年,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就相继进行了合资公司的股份重组,明显已经开始为今年电信行业的全面开放做好了准备。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石油石化公司、世界著名的专业化公司都已在华进行了投资布局。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在中国投资总额已达100多亿美元。BP公司已成为在华投资最多的外国石油公司,巴斯夫公司则成为在华投资最多的外国石化化工公司,涉及业务领域不断
22、拓宽,涵盖上、中、下游。 目前,跨国公司也都几乎完成了他们的战略调整,一些跨国公司的战略重点已经转向将中国公司向地区总部的转变。最新的数据显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逾220家,部分投资性公司已经或正在向地区总部转变,其中上海79家,北京30多家。这种转变预示着外资将由资本输出和战略布局向全面竞争进行转变。这份报告表明,在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内,跨国公司将调整在华战略,其主要表现为直接贸易和生产战略替代本地化发展战略;跨国公司之间的融合成为潮流;而独立化战略亦将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形式。这表明入世之后的这三、四年,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其实已经悄然形成。 眼下,中国的经营环境真
23、是扑朔迷离。成熟的行业已由内向走向外向,但面临的似是防不胜防的贸易壁垒。中国的各行各业竞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局面,企业风云变幻,竞争异常激烈。尤其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参与下,中国的“舞台”可以说一会儿是“锣鼓喧天”,一会儿是“遍地哀号”。还有一些企业和公司倚门而望,茫然不知所措。 企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难免会被逐出大局。应该说,在新一轮企业淘汰大趋势下,能够存活下来的将是极少数。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快速面对愈演愈激烈的竞争变化呢?只有一条,那就是顺应形势,像水一样,将自己锤炼得能够充足应对环境的变化。 危机“暗礁”不时出现 “危机”在汉语中大有讲究,从字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态 公司 中国式 企业 运作 管理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