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A土石开挖边坡支护施工.docx





《施工组织设计A土石开挖边坡支护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A土石开挖边坡支护施工.docx(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贵州黔桂天能焦化有限责任公司130万吨/年循环经济型煤焦化扩建项目A标土石方及边坡支护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一、工程概述2二、地形地貌2三、气象3四、工程地质条件4五、场区水文地质条件6七、 对外交通条件8八、工作范围8九、本标段主要建筑物工程特性9十、工程重点及难点9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10一、施工总平面布置10二、 临时工程10第三章 施工方法13一、施工准备13二、边坡土石方开挖施工13三、边坡石方开挖16四、土石方回填施工18五、边坡支护24六、挡墙施工25七、锚杆框架29八、 锚索框架34九、喷射混凝土施工38十、 挂网喷混凝土施工40十一、混凝土工程
2、41第四章 施工质量控制46一、质量控制要点46二、质量管理体系46三、 质量控制措施49四、质量事故的处理60五、 工程验收交付60第五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64一、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组织机构64二、安全保证措施65三、环境保护66四、文明施工70第六章 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劳动力安排73一、 施工组织原则73二、施工组织说明73三、施工组织机构73四、主要机械设备、试验测量仪器75第七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79一、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79二、施工总体计划安排79第一章 工程概况黔桂天能循环经济型煤焦化扩建项目建设场地位于六盘水市盘县柏果镇,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东南侧,与黔桂天能焦化厂紧
3、邻。拟扩建项目厂区总占地面积59.78 万m2,总建筑面积约248090m2,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95650m2,绿化面积89670 m2,项目总投资312711万元。拟建工程主要为工业用房、办公楼、堆煤场、场区道路及绿地建设等。拟建项目平面呈东西走向的不规则展布,主要分成1541、1564、1586三个场坪标高进行建设,各拟建物为先平场再进行建设。场平后将在厂区内形成四段高大边坡,分别为:第一段为选煤前缘边坡,位于选煤工段前缘,长度约310m,最大高度约24m;第二段为前部边坡,位于炼焦工段前缘,长度约340m,最大高度约24.5m;第三段为中部边坡,位于化产工段前缘,长度约530m,最大高度
4、约23m;第四段为后部边坡,位于深加工工段前缘,长度约525m,最大高度约21m。二、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区域地形总体属中低山斜坡、槽谷地貌(地形地貌现状见图2-1),侵蚀和剥蚀作用强烈,为南高北低,南部主要为飞仙关地层剥蚀后形成剥蚀坡地貌,发育脊状山,地势相对较陡中、北部为煤系地层,经剥蚀后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海拔高程1640.71511.6m。拟建场区分布于煤系地层,总体呈东南部相对较高、西北部较低,一般海拔高程15201576m,中部最高海拔高程为1640.7m,西北侧最低海拔高程1518.3m,最大高差122.4m。第四系覆盖层分布广泛,植被发育,仅在冲沟及陡坎部位偶有零星基岩露头。图2-1
5、 地形地貌现状三、气象区内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型温凉季风气候,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5.2,最高气温为36.7,最低气温为-7.9,夏季雨量大,常有暴雨,冰雹等灾害天气。根据盘县气象局1951-2001年气象观测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1382.6毫米,最大降水量为1841.1毫米(1976年),最小降水量为791.5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5-9月,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11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季节,其月平均降水量小于40毫米。平均降大雨至暴雨12-15天,日最大降水量148.81毫米,时最大降水量66.4毫米。区内1951-1999年平均蒸发量为1509.4毫米,最高的达1783.7毫米。在3-5
6、月蒸发量最高达548.81毫米,占全年蒸发量的36.35%,为同期降水量的1.3倍。四、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层岩性1.岩层场地内出露岩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1)。上二叠统龙潭组(P31)为一套以陆相沉积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砂泥岩,区域厚度147360米,场区厚度出露不全。该组底部多以灰、绿灰色鲕状铝土质泥岩或富含菱铁矿团块、角砾状的泥岩与下伏玄武岩接触;顶部常为一层较为稳定的低硫低灰优质煤并以此与上伏长兴大隆组分界,两者为连续沉积。大致分为三段:(1)第一段(P311),厚52米,岩性以灰至深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灰黄褐色细砂岩、薄层菱铁岩及煤层。本段在场区含煤二层,多为不可采煤层
7、。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2)第二段(P312),厚110米,岩性为灰色及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灰色及紫灰色菱铁质鲕状粘土岩、泥岩。该组底部常以灰、灰绿色钙质(或泥质)岩屑砂岩与第一段分界。本段厚度比较稳定,场区含煤二层,煤层薄,一般为高岭石夹矸,灰份、硫份含量高。以缺乏可采煤层为本段之主要特征。 (3)第三段(P3l3),厚度约56米,岩性为黄褐色及灰色粘土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灰色绿色岩屑砂岩为主,夹菱铁矿及煤层。本段顶部常有一、二层较厚而稳定的砂岩,底部一般均为一层厚610米的黄褐、灰色厚层砂岩,质地疏松,斜层理发育,常具球状风化,且横向比较稳定,可作为本段的底
8、部标志。本段含煤78层,集中在该段的中上部。上二系统龙潭组(P3l)在厂区主要为粉泥质砂岩夹细砂岩、泥岩及煤层,层顶标高15201630m,未见底,钻探揭露深度内泥质粉砂岩占70%,砂岩、泥岩及煤层占30%。该层强风化厚度215m,岩芯极破碎,呈碎块、角砾状,采取30%50%。中风化层岩芯较破碎较完整,采取率4075%,RQD=353%,短柱状长柱状岩芯。其开采煤层埋深为50m140m,采空层及煤层顶板(部)标高为 1532m1432.5m, 采空层及煤层底板(部)标高为 1529.40m1430.10m,采空高度或煤共层两层,厚度约24m。其碎屑岩岩体天然湿度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低较低。2.第四
9、系土层(1)残坡积层(Qel+dl),褐黄、黄色,主要为粘土和含碎石粉质粘土,大部分地段表层为耕植土,含1235%的泥岩碎块及砾砂、砂状残屑,偶具团块状构造,呈硬塑状,局部零星分布可塑状,水浸易软化、塌落,厚013.5m。主要分布于地表,地势相对较高地段厚度总体相对较薄,地势相对较低的沟槽地段相对较厚。场区内分布广泛,分布面积约占场区面积的95%。(2)人工堆积层(Qml),主要为电厂弃渣粉煤灰,均匀,稍湿湿,中密,在场地南侧冲沟一带因不断有水渗入,很湿,稍密,全由细颗粒的粉煤灰组成,堆积年限38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主要分布于场地东侧,厚薄不均,厚060m。(二)地质构造场区位于土城向斜南翼
10、西端,总体为一背斜构造,背斜轴向近北西-南东向,向南西倾伏。背斜南西翼构造复杂,发育多个次级背斜及纵向断层,组成褶皱断裂带构造,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岩层总体产状南西翼为1902502055,北东翼为50704568,其间小型褶曲发育并伴有局部小规模延伸长度不大的小型断裂错动。据1/50000地质图及相邻场地勘察报告和本次地表调查,断层较发育,主要有:F64走向正断层,走向北45西,倾向南西,倾角70左右,断距60-100米。F66走向逆断层,走向北55西,倾向北东,倾角70左右,断距20米。F1走向逆断层,走向NW,倾向SSW,倾角70左右,断距50米。F2走向逆断层,走向SW,倾向SE,倾角6
11、0左右,断距大于35米。F3走向逆断层,走向SW,倾向SE,倾角60左右,断距大于30米。F4走向逆断层,走向NE,倾向SSW,倾角50左右,断距大于30米。F5走向逆断层,走向NE,倾向SSW,倾角55左右,断距大于30米。五、场区水文地质条件(一)地表水场地北侧有一小河,河水流向近东西向,流速约0.50.8m/s,流量约250300l/s,勘察时河水面高程1518m,最大洪水位1520m,为场区侵蚀基准面。(二)地下水1.含水岩组根据相关资料,按区内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特征及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岩溶发育条件等综合判断可将场地内地层划分为基岩裂隙含水岩组和松散孔隙含水岩组。基岩裂隙含水岩组:构成地
12、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夹泥岩,不具备岩溶发育条件。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及风化裂隙中,富水性贫乏。松散孔隙含水岩组:为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土层构成,岩性为粘土、含碎石粘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土体孔隙中。因场区地势总体相对较高,富水贫乏,多为季节性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场区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降水通过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等通道渗入地下形成迳流,受地形地貌、构造及岩层产状等因素控制,区内地下水总体向北迳流,排泄于松土河内。场区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其水位分布标高与地形具明显的相关关系,埋深一般大于10m
13、。场地主要含水层为龙潭组,其水位与其风化程度有关,主要水位接近强风化层底部,动水位于中风化层以上相对较高位置时均呈下降趋势,在接近强风化下部附近则一般相对稳定。场区下伏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地层,总体埋深相对较大。岩体中节理、裂隙均为构造形成且多为方解石及泥质胶结,地层中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地下水总体不丰。六、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年)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资料,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七、不良地质现象1.软岩主要为粉泥质砂岩夹细砂岩、泥岩,抗水、抗冻、抗风化性差,遇水易于软化和泥化,而且容易产生体积膨胀或较大的塑性变形。当有断层时,大气降水和上覆地下
14、水可通过断裂导水入渗至泥页岩层,使工程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是工程施工难点之一。2.断层破碎带F1、 F2、 F3、F4、F5、F64和F66断层均为发育宽度不等的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内岩石多为碎块岩、断层泥等。带内岩体破碎、节理裂隙极发育,呈散体结构,力学强度低,稳定性差,是工程施工难点之二。3.地裂缝近3年期间发育有13条地裂缝(勘察报告中L1L13),多由采空区顶板变形形成。4.地表塌陷位于原灰坝管理站大门口,椭圆形。长轴呈北西南东向,长轴长度1.5m,短轴0.5m,深度2.1m,呈开口小底部大的坛形,其下部为A采空区,塌落壁痕迹较新鲜,发育时间2007年,底部堆积松散土体。5.采空区从目前
15、勘察及收集资料的情况来看,场区处于煤矿的采空分布范围内,钻孔钻遇采空区时均有明显的掉钻现象或填充有塌落堆堆积物,采空层总体厚度约2-5m。区内采空区主要有以下特点:(1)回采采空区:区内采空区大部分为垮塌法开采形成的采空区,采空面积最大的A1采空区已按回采方式进行采掘,所留煤柱极少或基本没有;这类采空区一般顶板均已塌落,并形成了塌落松散堆积物,在顶板上部形成了20m50m的弯曲变形带,在变形带岩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一般钻探冲洗液都全部漏失,埋深一般在60130m。(2)井巷采空区:以巷采为主,主要分布在富贵庄煤矿采掘主巷道、井下运输通道、通风巷等;井巷采空区一般顶板尚完整,井巷保留完好。埋深一
16、般在80m140m(3)小煤窑开采区:场内大部分地段有分布。一般都为独巷开采深度均在30m以内,个别达40m60m。除软岩、断层破碎带等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外,基岩片理结构产状对边坡开挖也会产生顺层剪切破坏现象,阻碍工程进展。七、 对外交通条件黔桂天能循环经济型煤焦化扩建项目建设场地位于六盘水市盘县柏果镇,距柏果镇2Km,道路为县级公路,柏油路面,但路况很差,运输车辆多,经常堵车,而该道路为我施工项目材料及土石方运输的主要道路,对项目施工工期起关键性制约作用。八、工作范围1、本工程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边坡土石方开挖、挡墙基开挖、土石方回填、边坡支护、及挡土墙砼施工2、临建设施工程项目 本标各施工
17、工作面的施工期维护; 弃渣场渣料的维护、平整;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生产管理与运行维护; 本标所需的临时施工道路、生产及生活用房、风、水、电及通讯系统的修建和维护; 本标所需的临时加工场、仓库(业主提供者除外)等的修建和维护; 本标所需的现场实验室、加工厂等必需的生产临时设施的修建和维护。九、本标段主要建筑物工程特性1、土石方开挖(挡墙基础开挖)工程量大,开挖边坡高(基坑开挖深),边坡支护施工与边坡开挖施工、挡墙砼浇筑与墙背回填施工均存在交叉作业影响;2、土石方回填工程量大,最大回填高度25m。十、工程重点及难点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即土石方开挖回填量大,边坡支护及挡墙砼浇筑量大,工期紧任务重,与其他施
18、工项目有一定施工干扰,施工难点主要在对外交通方面,因施工现场至柏果镇对外公路路况差,运输车辆多,且经常堵车,我工地材料运输及土石方外运比较困难。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一、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工程区的地形、地貌特点,结合本工程施工要求及标招标文件,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二、 临时工程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需要进行现场施工的平面布置,主要包括:临时住房、施工道路、施工供风、施工供水、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生活设施布置等。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临时房屋(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在柏果镇东风村租用当地民房1500 m2作为办公和生活住房;各施工队均在施工沿线
19、新建临时房屋。(2)施工班组生产生活住房施工班组生产生活住房的修建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修建于各施工作业场所附近,尽量不占或少占构筑物用地的原则,修建标准为:一层活动板房,屋内及屋外通道部分硬化。2、施工道路(1)对外交通施工现场至柏果镇县级公路,柏油路面。对外交通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2) 场内交通施工临时道路原则上尽量采有用场内现有道路,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宽及修整,局部地方进行线路调整,将各施工作面临时便道引接至此,从而满足现场施工运输要求,其新建临时道路标准为路基宽8.0m,路面宽7m。施工前,须将地基碾压密实,软弱地段设30cm片石承重层(采用建筑物弃碴回填),路面采用15cm泥结碎
20、石(采用建筑物弃碴回填),在部分跨常年有水的沟渠段埋设100150砼排水管,在必要路段设交通安全标志。同时做好路面的排水、养护工作。施工临时道路布置两条(1525水平,1541水平),1525水平以下采用1525高程施工道路进行材料及物质运输,1525水平以上采用1541高程施工道路进行材料及物质运输,具体情况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供电和供水1)供电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参数表,严格按照国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按TNS接零保护系统进行布线,施工总电源从建设方变配电站(接入点)电缆接入各施工配电房。2)施工供水施工用水由建设产单位指定点接入,主进水管采用1100钢管,干管采用75钢
21、管,各用水支管采用50钢管,每隔50-100m安装D50闸阀,作为施工临时供水,满足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需要。4、施工通讯据现场施工调查,工程沿线村镇均通程控电话,经理部、施工队可用程控电话及手机对外联系,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采用同频率的对讲机进行联系。5、施工供风本工程用风设备为手风钻,配置3-4台12m3风冷移动式电动空压机。6、砼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场根据本标段砼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共设置两个砼拌和站(JS900拌和站1个,生产率70m3/h,750搅拌机1台,生产率30m3/h,500搅拌机1台,生产率20m3/h)、钢筋加工场各1个,砼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场布置在选煤区原煤场内,考虑后续工程的正
22、常施工,砼拌和站修建不占用永久建筑物的施工用地。(砼拌和站的设置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三章 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进场 首先是施工管人员进住施工现场,熟习施工现场及周围的施工环境,根据设计及建设方的要求进行临时工程的规化建设。2、临时工程的施工本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结合本项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建设方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总体规划要求,其具体施工方案见(临时设施平面布置方案)。3、施工排水本工程施工主要是在雨季施工,场内(基坑施工排水)施工排水、及防洪设施非常关键,开挖边坡及施工场地排水及排洪设施不完善,将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我施工单位机械设备及施工队伍进场后,首先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 土石 开挖 支护 施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