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思》教学设计_2.docx
《2022《秋思》教学设计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思》教学设计_2.doc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1页共 9090页20222022秋思教学设计秋思教学设计秋思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须要用到教学设计来协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学问。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秋思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秋思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语文老师身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时代发展,古诗词虽被视为文化珍宝,却渐被尘封,今日的学生对诗之意、诗之境、诗之美鲜有所感。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日我们还可以说“不如授人以渔场。”因为,身入宝山,岂可空手而归?因此,秋思教学设计力求引领学生走向、走近、走进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化中,入诗境,知诗意,品
2、诗味,悟诗情,从而使本课教学收获实效。教学目标:第 2 2页共 9090页1、以“读”为主线,通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四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思乡情。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尝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教学重点: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教学难点: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尝诗句背后隐藏的作者感情。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光,那在唐代张籍的眼
3、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 秋思。(板书课题,齐读)秋天第 3 3页共 9090页的思念是悠长的,所以思要读得长一些。(生再读一遍诗题)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师:自由朗读古诗,根据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留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情愿当一个最英勇的孩子。师:读得真不错,声音洪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讲解字音)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分析师生读法不同,再练读。)师:读得真好,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我读题,你们读诗句。(学生读)师:对,就是这样读,
4、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同学们,静静读读,边读边看插图,能不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生: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洛阳城里望见了秋风,就想给家人写封信,第 4 4页共 9090页他想要写的东西太多了,把信交给捎信人的时候,又把信拆开添上几句话。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一说。师:是呀,这首诗主要叙述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谁能用三个字概括?生:寄家书。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师:读一首诗,就是了解一位诗人,读懂他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籍的内心吧,当时正在洛阳为官的张籍是见到什么让他思绪满怀?生:秋风师:哪句诗告知我们。生:洛阳城里见秋风。(点击课件出示诗句)师:你来读一读。(生读)师:秋风无影无
5、踪,看得见吗?生:看不见师:从这句诗中,你能想像到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洛阳城里见到一第 5 5页共 9090页副怎样的景象?生:他看到洛阳城飘飞的落叶师:那么,当时的洛阳城是怎么样的呢?请看资料:在唐代,洛阳商业特别旺盛,盛况空前。由于洛阳交通便利,是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外国商人经广州、扬州,抵达洛阳,然后去长安。被称为唐朝的其次大首都东都。师:从这段资料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当时的洛阳城很繁华师:然而这一切繁华的景象,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有冷冷的秋风,南归的大雁,飘舞的树叶。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吟道生:洛阳城里见秋风。师:秋在我们的眼中是喜悦的,为什么在张籍的眼中是如
6、此的凄凉呢?请大家读下面的文字。出示资料:张籍祖籍吴郡(现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 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起先四处游历做官,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客居洛阳为第 6 6页共 9090页官,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师:你从这段文字中明白了什么?生:他在外地做官,远离家乡。师:洛阳到苏州有 870 多公里,在当时,交通不便,这算是遥远的路程了。生:他 10 岁离家,游历做官或许许多年没有回家了。师:是啊,很多年,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此
7、时,他最想见到的是什么呢?生:家乡的亲人,家乡的景色,家乡的一切师:但这些他现在见得到吗?生:见不到。师:诗人见不到家乡的美景,见不到亲人的欢乐,见到的只有这冷冷的秋风。多媒体出示填空练习:望着在瑟瑟的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诗人想:你们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化作养料来滋润树根,我却();仰视秋风中展翅南飞的群雁,诗人想;()第 7 7页共 9090页师:秋风瑟瑟,诗人难以回乡,不免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在那个年头,只能写封信回家,写给亲人的信就叫生:家书。师:而这一封家书,要到达亲人的手上,少则几个月、半年,有的甚至要几年,因此,古人特殊看重这一封家书,诗圣杜甫就曾经这样写道(出示句子)烽火
8、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生:家书的重要,比万两黄金还珍贵。师:正是因为家书的意义非凡,诗人才会生:欲作家书意万重师:意万重就是生:想要表达的意思许多。师:是呀,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心里,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张籍,此时你会想起家乡的什么人,什么地方,会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课件出示:1、芳草凄凄的古道旁,白发苍苍的父母,第 8 8页共 9090页在翘首远望2、杨柳依依的断桥边,泪眼汪汪的幼子,在踮脚远眺3、夜深人静的小院里,形单影孤的妻子,在望月嗟叹
9、)1、我想对年迈的父母说2、我想对劳累的妻子说3、我想对幼小的儿女说4、我想对我的兄弟姐妹说5、我想起了家门口的小树林6、我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屋子7、我想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来哪个小张籍情愿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师生互动沟通,生读完写句再读诗。)师:是啊,张籍想对家人说的话有千言,有万语。他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愁容满面,写写停停,真是生:欲作家书意万重师:信终于写完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第 9 9页共 9090页“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忧什么?当捎信的人立刻就要动身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师:可临行为什么
10、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师:诗人把信打开几次?生:一次,两次,三次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你从这“又开封”中体会到了什么?师:把你的理解带进你的读中(读后两句)师:一个小小的开字,一个平常而又微小的动作,却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我们从这平淡之处可见作者构思的艰辛,这也是本诗的独特之处。四、配乐诵读,深化情感。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第 1010页共 9090页秋思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11、?生:带走了作者的心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家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此刻,你是否把张籍那悠长而又浓郁的秋思学深深地记在心中呢?背秋思。五、拓展升华,总结全诗。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件出示)师生协作读。悠悠天宇旷,切切家乡情。-唐.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第 1
12、111页共 9090页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清.袁枚师:多么动人的诗篇,多么真挚的感情,他们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思乡情。同学们,当你们长大后,当你们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幻想之时,你们会觉得家乡在我们心中恒久是最温馨、最不能割舍、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秋思教学设计 2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化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地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和表达方法。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尝、朗读,引领第 1
13、212页共 9090页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一、读图导入 感情铺陈老师出示月夜的课件,学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学生绽开联想,从月夜想到团聚以及古诗静夜思,体会诗人借明月、思家乡,回顾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引入秋思。二、设疑诵读 切入主体1、解题入诗:学生读文题,理解含义,引出质疑: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吗?2、初读释疑: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诗,汇报的时候,老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抓住“重”字进行古诗文的回顾与迁移,丰富学生对于古诗字词的理解与相识。3、切入主体:回忆质疑,拨云见日,通过学生的小组探讨与沟通
14、,明白这首诗第 1313页共 9090页主要是借写家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三、理清脉络 感知全诗提出问题: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写完家书的结果又如何?让学生再次细细读文,之后进行反馈,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同时,诗人身世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心境,也对深化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起了铺垫作用。四、深化体会 品读悟情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再次深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的层层递进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将自己的对家乡的思念,都浓缩在这封家书之中,而内心的冲突体现在“又开封”这一细微环节动作上,从
15、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对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牵挂。五、归纳总结 比较明晰表达方法的介绍与总结。由静夜思的借景抒情,引发秋思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的疑问。在总结板书,回顾整体的基础上,将文章的表现手法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来。之后出示两篇诗作:高适的除夕作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借助学到的学问进行第 1414页共 9090页辨析比较,从而深化了对表现手法的相识。六、诵读提升 感悟升华通过多样的、大量地朗读、诵读、背诵,学生在老师深情地引领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饱满的感情朗诵秋思,在学生感情的高潮结束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对于思乡这一主题有更多的思索。秋思唐 张籍见秋风 意万重家书思乡情(叙事抒情)说不尽 又
16、开封秋思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第 1515页共 9090页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教学过程: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一、导入新课。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舞、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
17、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平安,急迫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二、初读知意。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精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第 1616页共 9090页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留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5、这个字写时要留意什么呢?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
18、古诗,留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三、入境悟情。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3、(依据学生的汇报,老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见: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第 1717页共 9090页的秋风里,他望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诗人见到了许很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
19、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舞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意万重:孤寂、孤独、哀痛、无奈的张籍好不简单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挚友写些什么呢?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变更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恐:第 1818页共 9090页书成封就之际,好像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
20、候,却又突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忙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准确的“恐”,促使诗人毫不犹豫地作出“又开封”的确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又开封”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当家书最终“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四、情感朗读。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
21、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密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第 1919页共 9090页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家乡啊?家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忧匆忙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动身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
22、境,引导读诗。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3、(指名读并评析)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致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第 2020页共 9090页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五、对比阅读。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
23、交通不便,离别简单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 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也许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4、细致视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剧烈的思乡之情。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日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第 2121页
24、共 9090页日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或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幻想,你们会觉得家乡在我们心中恒久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六、积累延长。1、默写秋思。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练笔。3。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七、布置作业1、抄写古诗2、背诵古诗3、默写古诗4、搜集资料(纳兰性德)秋思教学设计 4、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第 2222页共 9090页、通过画面的赏析,精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详细的意象表
25、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一、导入课文(依据学生课前学习的状况自然导入)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依据页下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画面。、评价活动:可采纳多种方式。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等。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第 2323页共 9090页、过渡语:(由形象到意象)。介绍有关背景,为利于学生深化理解感情。、组织学生活动:小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课文后依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小组探讨。评价。明确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思 2022 教学 设计 _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