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洛界).docx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洛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洛界).doc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4页 共74页表7-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1.1洛界公路洛阳至汝阳(市界)段高速公路1标段招标文件。1.1.2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资料。1.1.3国家及交通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1.1.4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多次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1.1.5本单位现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和多年来在长江、黄河、汉江等江河上的建桥施工及跨铁路、公路主干线施工和互通立交施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1.2工程概况1.2.1概述洛界高速公路洛阳至汝阳(市界)段是河南省公路主骨架“两纵两横”
2、中西纵的洛阳境南段,全长49.949公里。在洛阳市境内连接310国道、207国道及省道洛常路、郑卢路等。起点位于洛阳东郊白马寺镇陈村,途经偃师市诸葛、伊川县水寨、白沙镇等,终至于汝阳县内埠乡(洛阳市与平顶山市交接处)。该公路目前主要担负着洛阳市南北过境车辆和平顶山市、漯河市、周口市、南阳地区及安徽省、湖北省的车辆通行任务,是中西部地区通向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通道。长远规划是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经河南省连接安徽省等中南五省的重要通道之一。该工程是洛阳市“九五”交通规划的骨干项目,也是河南省1995年至2010年干线公路网规划项目。1.2.2工程概况1.2.2.1工程范围、内容本标段属洛界公路洛阳至
3、汝阳(市界)段高速公路1标段,工程范围k0+000k4+200,工程内容包括陈村互通式立交一处,主线路基2.043KM及洛河特大桥工程,路线里程为4.2KM。陈村互通式立交位于310国道与主线交汇点,主线k+660处,本互通立交范围k0+000k1+340,主要工程项目有大桥1座,中桥5座,通道1座,涵渠7座及12匝道及主线路基工程等。路基工程为k1+340k2+626和k3+443k4+200两段,本段内土方工程53万立方米,四座桥涵工程及路面、防护、排水工程等。洛河特大桥位于k3+035处,全长816.36M。1.2.2.2工程设计概况a. 路基工程本标段互通立交为8字型,主线上跨满足运量
4、需要,又具有便于管理的优点。本互通匝道平曲线最小半径为80米,最大纵坡为4.243%,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为1200米,凹型为1500米;匝道超高以行车道中心线为旋转轴,硬路肩横坡与行车道相同。当超高值小于3.0%时,内侧土路肩横坡均为3.0%。当超高值大于3.0%时,内侧土路肩横坡与超高相同,外侧土路肩设3.0%的反向横坡,本设计环形匝道按规范要求设加宽,单向匝道设计线为行车道中心线,双向匝道设计线为路基中心线。主线路基宽27.5米,中间带宽3米,行车道宽2x7.5米,两侧路缘带均宽0.75米,硬路肩宽3.25米,土路肩宽0.75米,被交路路基宽17米,匝道路基横断面为单向8.5米,双向15.
5、5米。横断面组成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b.桥梁工程 洛河特大桥本桥为27孔30米预应力空心板板桥,交角105下部桥墩为桩柱式,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式,群桩基础,上部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桥面简易连续,每联9孔共3联。k0+660跨线桥本桥为上跨310国道,交角65,位于半径5600米的平曲线内;上部为3x20+25+3x20米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单排柱墩,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k0+918.87跨线桥本桥为上跨陇海铁路,交角83.2,位于半径5600米的平曲线内;上部为20+25+20米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单排柱墩,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20+30+20米匝道桥四座该四座
6、匝道桥均在平曲线内,上跨310国道、陇海铁路各两座;上部均采用预应力连续箱梁,下部为肋板式桥台,单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1.2.3自然地理及工程条件1.2.3.1地理、地形、地貌拟建公路路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起点由洛阳市白马寺陈村310国道立交北,中间跨越洛阳、伊河,沿诸葛、东草店、南寨、刘沟、白沙、高河,终点于汝阳县大安,全长49.949公里。公路经过地区,北倚邙山,南展万安山麓,横跨洛河、伊河盆地,万安山岭北侧地表较厚,多为农田,南侧岩石裸露。万安山南地形较复杂,冲沟发育,局部呈鸡爪地形,伊川县东南部多属低山剥蚀形成的浅丘,最高点位于白沙与石岭之间,标高305米左右,最低点在洛河附近
7、,标高120米左右,相对高差185米左右。1.2.3.2工程地质公路经过地区为古生界寒武系灰岩石,新生界上第三系砂质粘土岩、粘土质砂岩夹泥灰岩、砂砾岩、辉石橄榄玄武岩、安山岩夹砂质粘土岩;新生界第四系冲、洪积层等,局部路段分布有一、二级湿陷性黄土、弱膨胀性土及溶洞。根据岩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可将本标段分为:A区:(k0+000k2+060)该区为洛河二级阶地,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向南倾斜。本区地层除局部地段上覆有近代人工杂填土外,其余主要有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的粘土、亚粘土及卵石层组成,各地层的岩性特征分布规律为:(1)褐黄黄褐色亚粘土、粘土,含氧化铁、白色条痕及姜石,湿,呈坚
8、硬至硬塑状态,层厚3.0-12.0米,推荐容许承载力(0)180-220Kpa。(2)黄褐色褐黄色亚粘土:含氧化铁及姜石,湿,硬塑,该层虽处于硬塑状态,较第一层及第三层相对弱,层厚5.811.5米,容许承载力(0)180Kpa。黄褐色亚粘土,含氧化铁及姜石,湿潮湿,呈硬塑状态,层厚2.9-6.6米,容许承载力(0)250Kpa。卵石:主要有沉积岩及火成岩块组成,呈亚园形,一般粒径39厘米,最大粒径18厘米,空隙充填圆砾及砂,饱和,处于密实状态。该层在区段k1+245和k1+790.5 处未遇到,其余均有出露,揭露最大厚度13.3米,推荐容许承载力(0)400500Kpa。极限摩阻力ti=120
9、Kpa。该区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13米左右,地下水较丰富,可作为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区内第二层土原位测试N63.5=6-8击,推荐容许承载力(0)180Kpa。当通道、小桥采用扩大基础时要引起注意,计算是否满足要求。段内对路堤建设无不利影响,土质可路用。对于人工填土修建公路时应清除或重新分层碾压,达到公路建设标准要求。B区:(k2+060k4+200)该区穿越地段包括洛河、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本次勘察所揭露地层主要由近代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的细砂、亚粘土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的卵石层组成,各地层的岩特征分布规律为:(1)人工填土:主要有粘土组成,混碎石块及炉渣等组成,湿,呈稍密状态。层
10、厚为0.51.2米,仅分布于k2+920,该层建路应清除或重新分层碾压。(2)黄褐色亚粘土,含氧化铁,湿,处于软塑状态,层厚1.6米,容许承载力(0)250Kpa。该层仅在k2+263地段出现。容许承载力(0)100Kpa。(3)黄褐色细砂:长石石英质,水平层状,含云母,混有少量卵石,湿至饱和,处于松散中密状态,层厚2.69.0米,该层仅出现在洛阳边缘的钻孔,容许承载力(0)100Kpa180Kpa。该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较大,最浅3.0米左右,一般埋深6米左右,地下水较丰富,可做为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区内第二层及第三层,推荐容许承载力为(0)100Kpa180Kpa。设计构造物基础时,考虑采
11、取换填措施,提高承载力。有人工填土时应清除或重新分层碾压,该区无不良地质体,建筑路埋承载力满足要求。1.2.3.3水文及气象公路经过地区主要跨起码洛河、伊河、西大主干河流,同时正宗跨起码了白降河及东干一渠。从地质分区看,19公里以前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3-6米左右,丘陵区一般埋藏较深或示见地下水,但有白降河附近地下水较浅。该区地下水绝大部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候水入渗或河水侧渗补给,水质适合施工及生活用水,当施工开采地下水量要与有关部门联系,也可与水渠管理部门联系用水渠中的水。其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公路通过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14
12、.7,年平均降水量615674mm,雨季多集中在69月份。全年无霜期213217天,地面最大冻结深度2030cm,年平均风速3.54.0m/s。 1.2.3.4主要工程数量表和结构工程统计表(见表)1.3工程特点1.3.1陈村互通立交位于市郊主干道,与310国道交汇,跨越陇海铁路,施工场地有限,施工干扰大。1.3.2平原区存在软塑土,地基承载力在120160Kpa,作为路基基础需要处理,用强夯夯实或预压方法,使路基达到稳定。1.3.3该标段河流,道路纵横交错,路线高度多受通道最小净高所控制,中小桥上部选用混凝土空心板式体系,跨径采用13m、20m、25m、30m几种,互通立交范围内的桥梁工程以
13、现浇为主,采用膺架法施工。1.3.4根据本标段地质特点,桥梁工程均采用桩基础施工,桩径分别为1.2、1.5、1.6三种。1.3.5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该区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全年无霜期210天左右,下部工程施工受控制分项工程较多。2.施工部署2.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任务划分 2.1.1施工组织机构为承建本合同工程,由我局组建洛界公路洛阳至汝阳(市界)高速公路1标段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按期优质建成本合同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经理名,副经理名,总工程师名,经理部内设施工、技术安全部、质检监察部、计划合同部、财务管理部、试验室、物资设备部、办公室七个职能部门,共计30人。经理
14、部下设三个项目队,在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期间,计划进入工地人数710人,其中生产工人680人,管理人员30人。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及说明详见组织机构框图。2.1.2施工人员划分第一项目队230人,主要负责陈村互通立交结构工程施工,负责主线范围k0+000k1+340,并负责路基范围内的四桥涵工程施工。第二项目队200人,负责路基填方及路面基层处理等工程,含匝道路基工程施工。第三项目队250人,主要负责洛河特大桥所有工程施工。 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仪器设备配备详见表九.拟用于本合同的主要施工设备表和表八.拟配备本合同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表。 2.3
15、临时工程安排根据一标段内工程量分布,组织机构设置及任务划分,本着满足施工,节约投资的原则,确定临时工程方案如下(祥见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2.3.1项目经理部设于310国道北侧,靠近铁十五局医院,以搭设临建房为主,生产办公及生活用房400平方米,监理用房120 平方米。2.3.2施工住地第一项目队的生活区设在310国道北侧,靠近经理部,采用部分租房,部分搭设临时住房,第二项目队一、二分队生活区设在k1+500线路左侧,第三项目队一分队生活区设在洛河特大桥北岸k2+500线路右侧,第二项目队三分队和第三项目二分队生活区设右k3+400线路左侧,以搭设临时房屋为主。2.3.3临时道路地处市郊区,
16、交通基本便利,通往生产、生活区,便道洛河北岸需拓宽加固便道1.3km,新修便道1km,洛河桥南岸新修1.2km,以保证大型设施顺利进场。2.3.4临时给水在四个生活区设简易水塔4座,通过输水管道供给生活和生产用水。2.3.5临时供电在陈村互通立交施工场地设一台320KVA变压器,供互通立交工程范围段使用,在k3+400施工场内设一台500KVA变压器,从就近高压线引入,以满足洛河特大桥梁场使用,在k2+500处设1台320KVA供洛河特大桥下部工程和北岸路基段使用和k3+400梁场备用,并在陈村互通1台160kw发电机,洛河特大桥北岸备用1台84kw发电机供生产和生活用电。2.3.6临时通讯项
17、目经理部设一个程控电话,接通外部联系,各项目队安装450MHZ集群手持机组成通讯网,实现通讯网络。2.3.7施工场地本合同段共设六个施工场,其中二个材料存放场,其余四个施工场,内设钢构件存料场制梁材料加工间,车辆存放设三处施工拌合场(楼),其中陈村互通立交和k3+400为砼拌合楼,k2+500处设路面基层材料拌合场,并附设砼拌合场,详见场地总体布置图。2.3.8大型临时工程 a.临时便桥临时便桥设在洛河特大桥上游一侧,全长80M,下部为80钢管桩基础,上部用4x20m的万能杆件拼装,桥面宽6M,允许承载能力为40T。(详见T-1图)。b.砼拌合楼拌合楼设施为自动化流水作业,系成套设备装置,能满
18、足洛河特大桥工程及所有结构工程所需砼的生产量。c.35T龙门桁吊在本桥南岸梁场设2台35T龙门桁吊2台,跨度42M,为本桥架梁的大型提升设备。(详见图T-4)。d.JQG3060架桥机本工程洛河特大桥的架梁设备为我局自行设计制造的双导梁架桥机,待20#27跨用龙门提升吊机架完梁后,在桥面组装架桥机,从大墩号向小墩号依次架设,先右幅,后左幅,该架桥机拼装简单,架梁速度快,就位方便。 2.4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案 2.4.1动员周期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积极做好进场前的组织准备和机械设备准备,按业主要求准时进场,修建营地,整修便道,7天内达到整建制进场250人,完成先开工程的施工
19、准备,确保按期开工。2.4.2材料进场方案钢材、钢绞线、水泥、沥青、木材等材料货比三家,自行购买,石碴、片石白灰主要从伊川县草店购进,河砂分别从伊川朱村、草店和伊川城关购进,汽车运至工地。2.4.3大型设备进场方案大型施工设备从陕西渭南进场,其它施工设备从陕西渭南、咸阳和湖北武汉等地,分别通过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至工地。 3.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3.1工期安排原则 3.1.1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为基础,以承包人对工程计划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为依据,以合同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期。 3.1.2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充
20、分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确保或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3.1.3本合同段按照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加强控制,争取主动,保证总工期实现。 3.2总工期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业主要求总工期为15个月,即1999年12下旬开工,2001年3月31日竣工;根据我局以往的施工经验。我们将全力作到“优质、快速”的完成本合同工程。为了确保总工期的实现,在施工进度安排中,我们比业主要求工期路基提前3个月结构工程提前1个月,即:路基工程1999年12月28日施工准备至2000年元月10日,正式开工至2000年12月31日竣工。桥梁工程1999年12月25日准备,2000年元月10日正式开工至2001年2月底。使本工程在确
21、保安全、质量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3进度计划安排的总思路本标段工程计划按四个区段划分,第一区段为陈村互通式立交工程,里程为k0+000k1+340,本区段范围内主要结构物有1座大桥,5座中桥,7座涵渠,1座通道工程,路基土石方840401M3;第二区段为k1+340k2+626,主要为路基工程,本区段结构工程有1座箱形通道及1座小桥;第三区段为洛河特大桥,k2+626k3+443双幅,全长816.36m;第四区段为kk3+443k4+200,本范围有通道一处。施工分四个区段并进,互通立交工程首先完成跨主线310国道大桥和跨陇海线中桥,六座桥箱梁施工均按膺架施工方案,共配备三套膺架设施
22、及材料,其中主桥k0+660配备一套,左右幅倒用施工,k0+918.87跨陇海线桥配备一套,施工完后分别倒用至Ak0+303.76和kk0+330.14中桥,Bk0+188.5中桥和Fk0+200配备一套倒用施工,该互通立交施工计划360天,其中桥涵施工270天,桥涵与路基搭接和平行施工。k1+340k2+626和k3+443k4+200路基段首先完成结构物,分别进行路基施工,路面工程稳定基层拌合场设在k2+500线路右侧,路基施工计划从2000年元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计350天。洛河特大桥首先完成施工便桥和施工便道,使全桥贯通,下部工程施工,从主河槽14、15开始,向两头延伸,并
23、抓紧完成两桥台,保证与路基施的正常衔接和进行,下部工程计划9个月完成,箱梁采用预制场预制横移龙门提升架提梁平车运梁架桥机架设,梁场设在Dk3+400线路左侧,箱梁共计432片,计划8个月完成,该桥计划于2000年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本合同段计划开工1999年12月28日,竣工2001年2月28日。3.4施工顺序3.4.1陈村互通立交(见平面示意图)施工顺序为:k0+660跨线桥k0+98.87跨线桥Bk0+188.5跨线桥Ak0+303.76和kk0+330.4跨线桥Fk0+200跨线桥,首先完成桥台,使路基能同步进行。3.4.2路基工程:桥涵通道路基防护排水路面工程。(其中分k0+00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 文字说明 洛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