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辅导1.docx
《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辅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辅导1.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3页 共63页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辅导1 第一章 绪论 本课程的结构,章节组成是:第一章:绪论,介绍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个性心理与管理,介绍个性的基本理论与如何根据个性差异进行管理。第三章:教师积极性的激励,主要介绍激励理论及其应用。可以说前三章是总述。第四章至第九章分别针对学校管理活动中的主要心理现象分块论述:它们是第四章:教师心理与管理;第五章:学校中的群体心理;第六章: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第七章:学生心理与管理;第八章:学校领导心理;第九章:学校组织心理。 第一个问题:学校管理与人的心理的关系 管理是人类协作
2、劳动的产物,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管理要素中最核心、变异性最强的因素,因此研究管理不能离开人的心理活动,管理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这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人是管理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无论从管理和被管理的角度看,人都是核心的要素,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不管是理财、用物、办事、还是安排时间、了解信息,这一切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学校更有它的特殊性,如果说企业的产品是“物质”构成的,而学校的产品则是人及人的精神。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即可以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也可以压抑和制约人的发展。学校如何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为学
3、生创造良好地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管理在学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思想素质、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说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要高度重视人这一核心要素,重视人的价值。这一点,学校比其他领域显得更为重要。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即有利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创造力。 2.学校管理与人的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心理活动的管理,也就是说要作好人的管理,必须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并以此来制定管理策略,选用管理方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学习和掌握在学校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规律,尤
4、其是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 第二的问题: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首先我们要清楚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简要说,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教材中第10页的陈述是: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领导者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实施管理职能时,在与被领导者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里强调了管理活动中的人际交互。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管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管理是什么,简单说,管理就是管理者借他人之手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管理活动是在人与人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和完成的。也就是说管理活动是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实施管理职能时才产生的。它必须是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或
5、多方的活动,仅有一方是不可能产生管理活动的。 学校管理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学校领导心理、学校组织心理、人际交往。体成员心理,指教师心理、学生心理。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师处于在特殊地位,对校长和学校管理者来说,教师是被管理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教师在学习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教师职业个体性强、自主性强,这些特点也影响教师心理,形成教师心理上的特点。因此说教师心理是学校管理心理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心理的主要内容有:教师职业社会化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6、、教师的态度及其改变、教师的心理健康。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学生既是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否成功、学校管理是否成功,最终是通过学生的教育是否成功来体现的。学生是有生命的、鲜活的个体,并不是像容器一样,简单的吸收和接纳。这就需要教育者和管理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涉及学生的心理规律主要有:学生的个性差异、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中小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与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了解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学校管理者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管
7、理活动中除对个体成员外,主要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每个成员都会参加到学校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复杂的心理现象直接影响群体成员的积极性和群体活动的效率。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了解群体心理与规律,提高管理效能会有很大帮助。研究学校群体现象及规律主要涉及群体和群体规范、非正式群体及管理、群体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效的工作群体等。 学校管理目标是在人际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在学校中存在着管理者与教师、管理者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多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是通过人际交往与互动影响逐渐形成和维持的。因此人际关系心理是学校管理心理的重要内容。
8、它包括:人际关系及其性影响因素;师生关系;竞争与合作。 学校领导者对学校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人际关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卓有成效的领导与管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学校领导心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学校领导的角色与功能;学校领导者的权力、权威与影响力;学校领导行为及领导原理、原则;学校领导个体心理与测评;学校领导集体心理的协调。 学校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系统,学校组织是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经由人力分工和智能分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职责,合理地协调一群人活动的结构系统。现代学校组织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组织心理主要包括学校组织心理的基本问题;校园组织文化建设;变革与开发。 总之,上述各种学校成员
9、的个体心理现象与规律,以及发生在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心理规律,能为学校管理者有效地使用学校资源、行使决策、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沟通等职能,实现其办学目标提供可靠的心理依据。 第三个问题: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及特点。 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关系紧密,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管理的实质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管理要素中最核心、变异性最强的因素,因此研究管理不能离开人的心理活动。人们在对管理的研究中,越来越注重对人心理的研究,心理学不断融进管理领域,为高效科学的管理提供依据,心理学促进管理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于是产生了管理心理学。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一般认为经
10、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科学管理阶段。时间: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美国的泰勒。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其特点:侧重于工作的操作和效率的研究。 2.行为学派阶段。时间:20世纪30-50年代。代表人物: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著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等。其特点:重视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注重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改善。 3.科学原理阶段。时间:20世纪50年代。行为科学诞生,所谓行为科学是指关于行为的各种科学,实际上行为科学是一组由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一切研究人的行为有关的科学组成的学科群。把行为科学的知识运用于管理领域,叫做“组织行为学”。特点:重视人的行为研究,满足职工需要,改进工作环境和工作方
11、法。 4.管理科学阶段。时间:20世纪40-70年代。与科学原理阶段平行发展。其特点:强调系统分析的管理特点,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 5.综合性的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其特点:综合各派理论与研究成果,汲取多学科的知识而形成综合知识体系。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分支,因此大家更应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较清晰的了解。这里我们简单描述一下: 1879年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它的标志是冯特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与心理学研究。 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企业管理领域的创始人是原德国籍心理学家闵斯特博格,他是冯特的学生,受聘于哈佛大
12、学,1912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工业心理学专著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在这本书中他论述了用心理测量的方法选择工人的问题,及产生疲劳和劳动合理化的问题,提出了创造心理条件,使每个工人获得满意的产量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符合个人和企业双方利益的等观点。闵斯特博格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这一阶段也是工业心理研究的早期阶段。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开辟了工业社会心理的研究,霍桑实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产生了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是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管理领域而获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从而使人际关系理论成为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关于霍桑实验在白振汉、陈耀德主编的现代管理心理学
13、中有较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阅读。我们这里只选择主要部分介绍给大家。霍桑实验是指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的总称。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24年11月-1927年4月,被称作“照明实验”。当时的实验假设是提高照明度会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阶段1927年4月-1929年6月被称作“福利实验”。(在这一阶段以梅奥为首的心理学者接管实验工作,并继续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福利待遇的变化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第三阶段1928年9月-1930年,也就是在第二阶段为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此阶段的实验被称作“随访实验”。实验目的是了解工人对工作状
14、况、工资待遇、工作监督、公司方针等方面问题的真实感情和态度。 第四阶段1931年11月-1932年5月。被称作“观察实验”。实验的方式是由9名线路工、3名焊线工和2年名检验员组成一个班,并配有训练有素的观察员,从早到晚跟随观察其在厂的全部表现。为取得被观察者的信任,观察员从不干涉任何事情,包括违背公司规定的事情。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每个工人都想以最高的工作效率换取最大的报酬”这种假设是否真实。 霍桑实验得出的最后结论是:1.生产条件的改善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2.改善工人的工作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愉快工作是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3.工人的工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归属的非正式群体。
15、20世纪50年代,管理心理学才以学科的面貌出现。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的现代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诞生。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科学研讨会,会议提议把综合各科知识系统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叫做“行为科学”。60年代行为科学研究进入组织行为的研究阶段,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理论范畴上没有根本的区别,所以有的心理学家把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看成是一个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通过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于是人们将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学校管理。70年代美国欧文斯的学校
16、组织行为学出版。 1979年我国开始引进行为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理论,并开始在各领域进行实验,1984年由张燮等编著的我国第一本学校管理心理学专著出版。 上面我们简单描述了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线索和学校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现在我们再简单看一下它的学科特点。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突出特点是:边缘性和应用性。边缘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综合运用于学校管理活动中的一门学科。应用性是指学校管理心理学以学校管理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与直接解决这一领域的实际问题密切相连。 第四个问题: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学
17、校管理心理学总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从而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任务是依据学校管理心理学研究范围而确定的。主要有:研究与揭示学校管理活动中个体成员的心理特点与规律;研究学校群体心理、人际关系与学校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的心理规律;研究学校领导个体及集体心理特点规律;研究学校组织心理、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 第五个问题,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管理心理学知识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系统而又不断发展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研究程序要公开、规范;收集资料要客观、真实;观察和实验的条件要可以控制、能够
18、把握;分析方法要有系统性,所得结论要科学,可以在再次的验证。对于具体方法教材中介绍了四种:1.观察法。观察法指客观地对现实发生的学校管理心理现象进行记录、考察的并加以研究的方法。2.访谈法指围绕一定问题对学校管理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访问并交换看法,进行研究得出有关的规律性的资料。3.问卷法和测验法,指使用一定的测量工具,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学校管理心理研究的方法。问卷法和测验法的区别在于问卷法比测验法的科学化和标准化要低一些。4.实验法指人为设定条件,控制某些心理现象的发生并加以研究的方法。以上几个方法在教材第2125页做了比较具体的介绍,请大家要认真阅读教材。 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辅导2 第二章个性
19、心理与管理 第二章个性心理与管理。包括三节:个性概述、个性差异与管理、心理测量。 第一节:个性概述。在这一节里,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个性、个性和人格的区别、个性的结构、个性的特点以及什么是个性差异。 个性一词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性不完全相同。有其特定的含义,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真实自我。 “基本精神面貌”是说明人的个性是“整体的”和“持久的”。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固然可以从许多细节上去比较,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某某人有个性,强调的就是人的个别的差异。而心理学中的个性,
20、指是一个人可以区别于他人的总的行为倾向,是一个有特色的、持久的、统一的个体。 个性和人格在心理学中都是常用的概念,它们经常等同或混用,而事实上它们是有区别的,个性侧重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而人格则侧重于人的整体性,是从广义的方面来理解的。 对于个性概念的理解可以从这几方面把握: 1.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指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所谓基本精神面貌就具有整体性,是说个性是一个完整的身心系统,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人的心理基础又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2.个性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代表他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才能说是他的个性特征。但个性并不是不可变化的,实际上个性是用来适应环境,并可以不断地对
21、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个性具有独特性。个性所决定的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独特的”。这说明,每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各不相同。 个性的结构 我们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那么心理现象指什么呢?一般来讲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部分。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倾向性即指人的心理意识的倾向性。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同倾向,是个体行为中积极性的特征。主要包括
22、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这些心理倾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推进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这其中世界观或人生观是个性中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一个人总的个性倾向和态度。 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出的特征。这在后面我们会具体介绍。 充分认识个性的差异,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个性差异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与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个性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同一件事情反应在不同的人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个性似的差异,这说明不同个性的人即使在同样的情况下
23、,也会有不尽相同的表现。我们的管理者每天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的“这一个人”。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人们是否具有某些方面的特点,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个性差异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 在管理中我们也会遇到另一种现象,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在教材中我们简要介绍了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有关环境影响行为的一个公式。我们在这里解释一下:这个理论说明了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作用。人的行为是个不断变化的函数值,而影响这个数值变化的是个性和环境两个变量。环境与人的个性结合、交互,影响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由个性和环境这两个因素决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管理心理学 教学辅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