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合作项目需求汇编-云南省重大技术需求.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云南省科技合作项目需求汇编-云南省重大技术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科技合作项目需求汇编-云南省重大技术需求.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重大技术需求项目汇编2008年2月目 录生物技术1、建设生物材料改性实验室2、农业有机废弃物高附加值肥料化利用研光机电一体化1、昆明电机有限责任公司重大技术需求2、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技术需求3、柴油机后处理SCR系统处理技术医药1、胶质瘤个体化治疗临床前研究2、耐药的淋巴瘤细胞株的构建3、艾滋病相关性淋巴瘤的抗病毒及抗肿瘤治疗技术研究4、胶质瘤耐药MGMT基因沉默相关性研究矿治与材料1、铜冶炼炉渣的综合回收利用2、年处理60万吨贫褐铁矿的焙烧磁选厂建设3、洁净钢生产技术化工1、天然橡胶乳清综合利用的研究农业1、食用加工型玫瑰的标准化栽培与深加工2、蔬菜及茶树的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
2、究及示范3、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重大技术需求简介4、云南小粒咖啡焙炒呈香物质保持、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5、红掌切花栽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技术轻工1、思茅松厚壁纤维打浆技术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2页 共64页生 物 技 术建设生物材料改性实验室一、云南省肿瘤医院基本情况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建于80年代中期,是我省第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肿瘤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医院编制病床700张,职工776人,副高以上人员135人,研究生导师13人,技术力量雄厚。荟萃了省内外许多有志献身肿瘤事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
3、许多教授、主任医师是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学科带头人。对于肿瘤病人,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在外科手术、内科化疗、放射治疗、生物及免疫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均能为病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肿瘤诊疗技术处于云南省的领先水平。开展正常人有关肿瘤方面的健康体检、普查,特别是对中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通过肿瘤蛋白蕊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同时提供有关肿瘤最新的科学预防、治疗知识医院编制病床700张,职工776人,副高以上人员135人,研究生导师13人,技术力量雄厚。荟萃了省内外许多有志献身肿瘤事业、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许多教授、
4、主任医师是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学科带头人。为满足全省各类肿瘤患者及其它各种疾病病人的诊治需求,我院现已开设16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1个研究所(肿瘤研究所)、3个省级研究中心(大肠癌研究中心、放射治疗研究中心、肿瘤化疗研究中心)。 对于肿瘤病人,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在外科手术、内科化疗、放射治疗、生物及免疫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均能为病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肿瘤诊疗技术处于云南省的领先水平。开展正常人有关肿瘤方面的健康体检、普查,特别是对中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通过肿瘤蛋白蕊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肿瘤的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同时提供有关肿瘤最新的科学
5、预防、治疗知识:肿瘤医院在重视医疗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每年都有计划地把年轻业务骨干送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在省内率先开展同种异体骨移植及异体半关节移植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同期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开展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肿瘤、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获得成功,并建立了云南省第一个大型超低温冷冻骨库;开展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大剂量化疗。承担着昆明医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教学任务。2006年开展了局部晚期肺癌扩大手术、肺癌侵犯上腔静脉,左心房行上腔静脉置换、左心房部分切除、肺叶切除手术等多项新技术研究;同时承担了昆明医学院创新群体基金等基金项目
6、;编写肿瘤学系列教材5部,其中临床肿瘤外科学、临床肿瘤内科学已于2006年11月由云南省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2006年继续承担昆明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本科生、夜大生、高职生的教学任务和护理专业部份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药学专业临床课程的本科教学和成教学院的授课任务,医学影像、检验、麻醉、护理专业的部分课程。目前,云南省肿瘤医院有学科带头人3人,有105人具有高级职称;有博士2人,硕士29人(还有在读博士生4人,在读硕士78人)。已招收研究生40名。 2005年计划招收研究生 23名。2006年还成功举办了云南省第二届肿瘤规范化诊治培训班。经过十二年的建设发展,医院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
7、的初具规模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省级肿瘤专科医院。二、所需技术的主要内容(一)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几乎每个肿瘤病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永久或暂时植入生物材料或它们所涉及的产品,如外科缝线、内支架、腔内引流管道、输液管道、人工关节等。在这些生物材料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与机体组织不能完全相容、感染、癌变、生物组织材料的钙化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随着生物材料应用的增多以及肿瘤患者抵抗力的降低,特别是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中1,以生物材料为中心的感染(Biomaterial Centered Infection,BCI)发病率明显增高,然而防治BCI是临床肿瘤治疗中医护人员容易疏忽而
8、又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研究表明2-4:引起这种感染的初始动因就是细菌粘附在材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难治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生物材料细菌粘附及生物膜的形成,对于探讨防治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生物材料植入机体引起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阻断细菌粘附及生物膜的形成是防治BCI的关键环节之一。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5。CD4+细胞为免疫应答的主要反应细胞,其活化并增殖和分化为效应辅助细胞(TH),通过产生如IL-2、TNF等淋巴因子,或分化成杀伤T细胞(TC),或产生B细胞辅助效应促进体
9、液免疫功能而发挥强大的抗肿瘤效应6,7。CD8+细胞可对靶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NK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功能,处于抗肿瘤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研究表明8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降低,同时恶性肿瘤产生大量的免疫抑制因子 (TDSF),是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966年Goldstein首先从小牛胸腺中提取并命名胸腺肽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胸腺肽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中的T- 淋巴细胞可直接攻击细胞和病毒,激发并促进其他白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产生巨噬细胞,再由巨噬细胞来吞噬和破
10、坏病毒和细菌9。对机体免疫机能具有增强作用,是一种高效的免疫调节剂。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在接受手术、化疗、放疗过程中又加重了免疫功能的损伤,在相同的医疗环境下更容易并发医院感染,且往往是慢性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肿瘤疾病治疗过程中生物材料的广泛应用又为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文献报道,肿瘤病人死于感染性疾病约占整个死亡人数的40%以上,因此防止感染对肿瘤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很多研究发现11-13,细菌粘附在生物材料表面及临近的组织是引起这些感染的起始动因。生物材料的细菌粘附主要是通过细菌表面的特定粘附素蛋白(adhesin)识别宿主表面的受
11、体(receptor)完成的,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粘附表面的蛋白、糖蛋白和糖脂常可作为受体,选择性地结合特定种类的蛋白。对机体及材料的粘附几乎是所有细菌的普通性能,这就造成了在异物存在时,较少的细菌就能引起机体感染。粘附在材料表面的细菌不断繁殖,合成多糖的粘质物,产生荚膜多糖、胞外粘质物(ESS),与吸附到材料表面的机体细胞外基质蛋白,共同形成包绕生物材料表面的生物膜14。早在 1963年Gristina等提出,生物材料植入机体后发生感染的难治性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关。随着对生物膜研究的深入,黄云超等研究表明15,16,细菌生物膜的多细胞结构和细胞外粘质物的屏障作用是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12、,胞外粘质物的产生对于细菌生物膜的发展、成熟有重要作用。在生物膜内,细胞外基质蛋白成份各异,主要是纤维蛋白原、纤维连结蛋白、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及其它血清蛋白。一旦有细菌入侵,则成为微生物粘附的受体。在构成生物膜时,生物材料、细菌粘附素不同,使其细菌粘附后形成的生物膜组成不同。一旦形成生物膜,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Khoury等17发现,已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杀灭耐受性比同种游离细菌要高 50500倍,而生物膜形成7天以上的细菌要高 5005000倍。肺癌患者通过增强自身细胞免疫,可否预防或减少BCI的发生,已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对于细胞免疫与BCI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不明了的地方。目前国
13、内外对生物材料抗细菌粘附及生物膜形成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口腔、泌尿、整形等学科领域18,而对肿瘤疾病治疗中使用生物材料所致BCI的研究未见报道。本项目对肿瘤生物材料细菌粘附过程进行动态观察,通过干扰细胞免疫影响粘附过程中生物膜形成,探讨免疫系统对肿瘤患者体内生物材料为中心的细菌感染有何相关性。(二)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本课题在以往研究以心血管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的基础上,通过支气管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肺鳞癌动物模型,进一步模拟肺癌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在增强体内细胞免疫后,根据黄云超等19(2004年)兔感染模型,建立稳定的肺癌大鼠生物材料感染毒力模型,寻找阻断细菌粘附及抗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方法,为防
14、治肿瘤疾病治疗中BCI提供帮助,从而为肿瘤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大意义。(三)主要技术难题1、建立大鼠肺鳞癌动物感染模型:采用经大鼠左下肺支气管灌注化学物质3-甲基胆蒽 (MCA) +二乙基亚硝胺(DEN)的方法诱发大鼠肺鳞癌的发生,通过肺部x线摄片筛选阳性研究对象,建立成功诱发大鼠肺鳞癌动物感染模型的可靠方法。2、 测定大鼠模型体内细胞免疫水平:将通过筛选,诱发成功的大鼠肺鳞癌动物模型进行T 细胞亚群和NK 细胞测定,了解体内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恶性肿瘤对体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3、应用胸腺肽为免疫增强剂,对大鼠肺鳞癌动物模型进行体内细胞免疫增强
15、,观察注射后大鼠体内T 细胞亚群和NK 细胞水平,建立免疫增强的大鼠肺鳞癌动物模型。4、根据黄云超等(2004年)兔感染模型及Rupp等(1999年)大鼠感染毒力模型进行改良,建立稳定的大鼠肺鳞癌生物材料感染动物模型,在细胞免疫增强在机体BCI细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建立防治肺癌相关生物材料BCI细菌生物膜形成技术提供强有力的依据。通过成功建立大鼠肺鳞癌动物感染模型,从动物体内、外试验,以期从机体内细胞免疫水平的角度寻找抑制肺癌患者相关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因素,为防治肿瘤疾病治疗中BCI提供帮助,从而为肿瘤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四)拟达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立通过支气管灌注化
16、学物质,成功诱发大鼠肺鳞癌动物感染模型的可靠方法(拟建50只)。2、通过对大鼠肺鳞癌模型体内T 细胞亚群和NK 细胞的测定,进一步证实恶性肿瘤对机体细胞免疫系统的影响;并探讨通过免疫增强剂,安全提高生物体内细胞免疫水平的方法。3、通过动物试验进一步探讨通过提高肺癌生物体内细胞免疫状态,增强机体对炎性介质的吞噬能力,改善自身抗感染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抑制肺癌相关生物材料细菌生物膜形成,且无生物毒性,从机体内细胞免疫水平的角度寻找抑制肺癌患者相关生物材料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因素,为肺癌患者防治BCI 提供一个安全、无毒的便捷途径。4、预期完成论文35篇,发表于国内外核心期刊。5、获国家级或省级科技进
17、步奖12项。(五)能提供的条件云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已具有可服务于细胞遗传学、遗传毒理学的科研设备,且专门建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设备完善,运行状况良好,可直接为本课题提供实验条件。完成本项目还需一些高质量的电泳设备提高基因转染率。完成该课题的主要仪器设备:PCR仪、凝胶图像分析系统、电泳系统、冷冻水浴槽、酶标仪、低温冰箱、超净工作台、恒温摇床、高速冷冻离心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在主研者所在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研究所已具备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柏林德国心脏中心将提供部分心血管生物材料、及实验试剂作为资助。农业有机废弃物高附加值肥料化利用研究 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2
18、006年基本情况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是一个以土壤肥料学科、植物保护学科、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农业环境资源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性省级科学研究机构,共设4个研究中心:土壤肥料研究中心(包括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土壤资源与环境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包括植物病理研究室、农业昆虫研究室、杂草科学研究室、农药研究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化农业研究室)、测试分析中心(土壤分析室、农药残留分析室)以及1个所综合管理办公室。全所现有职工127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8人,中级研究人员45人,云南省第二层次学科带头人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8人,硕士22人。“九五”以
19、来共获省级科技成果28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紧密结合云南农业生产实际,主要开展下列研究及科技开发工作:植物营养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平衡施肥及专用肥料研究;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农田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病虫害控制技术研究;新农药引进筛选、生物测定(农药新产品最佳配方筛选、毒力测定等)、农药新产品研究开发、农药田间药效登记试验、科学合理用药技术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有害生物入侵防范及应急控制技术,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农作物农药残留分析、农田土壤
20、肥料检测及相关技术服务等。近年来,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主要以农业环境资源应用研究为主,在玉溪烟区以菜籽饼肥为原料,研制开发了2个适合玉溪烤烟生产的饼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品种,弄清了饼肥复混肥对烤烟香气值影响的机理,该项目已经获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正在申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正在积极申报专利权。在松花坝水库流域区开展了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及其提高其附加值的相关研究,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依据。2006年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针对云南省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开发利用及附加值普遍不高的情况,以糖厂的蔗渣、饮料厂西番莲果渣、小麦秸秆、万寿菊秸秆等为原料展开相关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二、所需技术的主要
21、内容(一)背景我省地处中国西南,绝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平均为1.1%左右,比全国平均数低25%,需要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过量化学氮肥的施用,致使我省化学氮肥利用率极低,仅3035%,化学氮肥报酬急剧递减,仅为1975年的4050%;经济作物土传病害猖獗,大量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严重污染了土壤环境。大多数土壤酸性强,土壤中磷肥利用率普遍偏低,造成年年施磷,年年缺磷,不利于土壤保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省大量的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被白白浪费掉,作物秸秆就地焚烧,水生植物残体长期富集于湖泊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质持续下降,极大地浪费了这些能作为有机肥产品的原料。同时农村厩肥随
22、处乱堆,苍蝇、臭气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 或传统的粪便直接施入田块,不仅因粪便自身带有大量病源生物或其它有机污染物(如激素、抗生素等)而污染环境,还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我省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及湖泊水生植物残体附加值不高,利用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微生物有机肥技术水平落后,市场需要大量的具有多功能的克服作物连作障碍专用微生物有机肥、高效分解残留土壤磷素的微生物有机肥。(二)主要技术难题1、开发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等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快速堆肥化技术和工艺2、堆肥场废气处理技术3、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开发有机无机复合肥(大田作物用)和速效性有机肥技术、开发具有不同
23、功能的微生物有机肥(主要包括克服作物连作障碍专用微生物有机肥、高效分解残留土壤磷素的微生物有机肥)技术。(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堆肥场产生的废气80%以上得到脱臭处理,堆肥场臭气排放达到国标(GB18596-2001);2.各种固体有机废弃物快速堆肥化时间从传统的40天缩短至25天;3.研制出不同有机无机复合肥、微生物有机肥、速效性有机肥等产品数个,其附加值比传统堆肥产品提高50-100%;使用本系列肥料产品后作物产量提高15%以上;4.扶持年处理10万吨以上的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的本土化生产企业1家;5.建立生产生防和促生微生物有机肥料、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生产线1-2条,年产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科技合作 项目 需求 汇编 重大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