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精选文档.ppt
《管理信息系统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精选文档.ppt(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一页目录n1.1 管理n1.2 信息n1.3 系统n1.4 管理信息n1.5 信息系统n1.6 管理信息系统本讲稿第二页,共七十一页1.1 管理管理n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n国内学者和专家对管理的定义。n1)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n2)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地、有组织地、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本讲稿第三页,共七十一页n3)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
2、、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n4)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由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本讲稿第四页,共七十一页n 5)管理这一概念可以定义为通过一种秩序使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目标行为过程。本讲稿第五页,共七十一页n管理的共同点是:目标、资源、过程、协调。即:q(1)管理是有具体的目的,即实现组织的目标。q(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q(3)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即设置目标、制订计划、设计组织、控制激励、领导决策、
3、沟通协调等。q(4)管理的特点是协调,只有通过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定的秩序,才能充分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作用,最后实现组织目标。本讲稿第六页,共七十一页管理学的定义n管理学指的是一门理论学科体系,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和一般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先进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一门软科学,也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边缘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应用科学。本讲稿第七页,共七十一页1.1.2管理理论的发展n古典管理理论n行为科学理论n现代管理理论n管理理论新发展
4、 本讲稿第八页,共七十一页1.1.3管理的职能n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管理者在执行其任务时应该做些什么。n管理职能的划分,国内外说法不同,不断演变而来。n最早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指出管理就是必须履行以下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本讲稿第九页,共七十一页n国内学者说法不一。n一般管理职能有:决策、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创新。n1决策q所谓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n2计划q所谓计划,就是指制订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5、本讲稿第十页,共七十一页n3组织q所谓组织,就是为了有效实现预定目标,通过建立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从而位组织内部各种资源得到最合理利用的过程。n4人事q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对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培训等工作。n5领导q所谓领导,就是率领、引导和影响人们尽其所能地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七十一页n6控制q所谓控制,就是为了预防和纠正与既定目标或标准的偏差,从而保证目标或标准得以实现的活动过程。n7创新q所谓创新,就是改变现状。组织根据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对管理的方法、思想、体制等方面做出新的变化或组合,这就是管理创新。本讲稿第十二
6、页,共七十一页1.1.4管理的对象n管理的对象归纳为组织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与知识。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七十一页1.2 信息信息n1.2.1 信息的含义 n一、什么是信息q1)信息是对事物运行状态和特征的描述。q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q3)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正确决策的知识。q4)信息是实体、属性、值所构成的三元组。q5)信息是数据加工后的结果。q6)信息是认识了的数据,是数据的含义。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七十一页n二、信息的特性q1事实性q2传输性q3存储性q4共享性q5可加工性q6时效性q7等级性q8不完全性q9价值性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七十一页1.2.2 信
7、息的作用一、信息的基本作用n1从根本上讲,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n2从发挥认识能力的角度看,信息是主客体的中介,信息是思维的材料。n3从人的社会行为与行为目的的关系看,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控制的灵魂。n4从人类社会角度看,信息是组织的保证,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七十一页二、信息的功能n信息的功能指信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q1智能功能。q2管理职能。q3辐射功能。q4技术经济功能。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七十一页1.2.3 信息的分类二、信息的不同划分法n1按信息内容可划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n2按内容性质与用途可分为:消息、
8、资料和知识。n3按信息的存在形式可划分:内储信息和外化信息。n4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可划分:感官载体信息和语言载体信息。n5按信息的特征划分为定性信息与定量信息。n6按信息运动形态划分为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七十一页1.2.4 信息的度量一、申农的信息量含义 n 在申农的信息论中,信息被看作是系统的不确定性的减少。不确定性是与“多种结果的可能性”相联系的,如果事物只有一种可能性,是不存在不确定性的。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七十一页n在数学上,这些可能性是以概率来度量的,概率记为P。依据P的取法,会产生以下三种情形:q(1)P0,表示不可能发生情形。若它发生了,无疑是从确定的不发生到确定的
9、发生的最大变化,我们视之为无穷大。这种情形意味着依靠再多的外来信息帮助,也不能减少该事件的不确定性,所以其信息量为“无穷大”。q(2)P1,表示一定发生的情形。它意味着不要任何外来信息支持,能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到确定性进行决定,所以其信息且为0。q(3)0P1,这属于一般发生的情形。它意味着要消除对某种随机现象或事件的不确定性,总是需要一定的信息进行支持。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七十一页二、申农熵的经济意义n在编码时,我们要遵循以下编码规则:q (1)在编码时所使用的码元(即所用的编码符号)要尽可能少。码元少,则信道的容量就大,从而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q (2)所编码子序列无失真(或在限定标准中失真
10、后恢复到原始符号序列的概率应为最大),其目的是不失真或少失真地传输信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n根据以上编码原则,为保其传递或存贮的成本最小化,一般做法是:根据信源信息的概率分布来编码,概率大的符号编成短码。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一页13 系统系统1.3.1 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定义n所谓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些部件组成的,为达到某种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q1系统是由一些部件组成的。q2系统的构成有一定的结构。q3系统是有目的的,具有一定的功能。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一页1.3.2 系统的分类n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可以把系统分成三类九等。q底层为物理类,包括框架、钟表及
11、控制机械;中间层为生物类,包括细胞、植物和动物,高层为人类社会及宇宙类,包括人、社会和宇宙。n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可以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q自然系统是宇宙中进化形成的,不可还原的整体。q人工系统是源于人类的某个目的,而设计、产生、构造出的系统。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一页n3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可以将系统分为概念系统、实在系统和逻辑系统。q概念系统(Conceptual system)是最抽象的系统,它是人们根据系统的目标和以往的知识构思出来的系统雏形。q实在系统又称物理系统(Physical system),它是完全确定的系统,其组成部分是完全确定的存在物,如人类、生物、机械、矿
12、物等。q逻辑系统(Logical system)是介于实在系统与概念系统之间的,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它考虑到总体的合理性、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它摆脱了具体实现细节的物理特性。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一页n4按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分类:可以将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q开放系统是指不可能与外界分开的系统,该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有信息、物质等交换。q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分开,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该系统也不与外界环境之间交换信息、物质等。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一页n5按系统内部结构分类:可以将系统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q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反馈上。
13、所谓反馈是把系统的输入内容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输出结果再返回到输入端,经过处理影响受控结果的过程。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一页1.3.3 系统的特性n1系统的整体性q系统整体性是指系统由一些部件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部件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表现出独立部件所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形成系统的新功能,从而体现1+12的系统思想。n2系统的相关性q系统的相关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部件是有一定联系的。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一页n3系统和层次性q系统的层次性主要是体现在构成系统的结构上形成一定级别。n4系统的目的性q目的是指预先确定的目的。n5系统的动态性q系统的动态性是指系统按照一定的规
14、律发展变化,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n6系统的稳定性q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结构和功能。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一页1.4 管理信息管理信息1.4.1管理信息的特点管理信息的特点n管理信息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管理活动有影响的信息。n管理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点:q1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性。q2信息量大。q3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q4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q5信息应用的灵活性。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一页1.4.2管理信息的分类n1按管理的层次划分,将管理信息分为业务信息、战术
15、信息和战略信息。n业务信息是供组织中基层管理人员直接使用的信息,用于日常的业务活动和保证工作按计划有效地执行。n战术信息是供组织内中层管理人员用于管理部门工作,协调部门工作关系,合理地分配资源,保证部门完成预期目标和计划的相关信息。n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主要提供给高层管理者,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的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七十一页n2按照信息稳定性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n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重复使用,不发生质的变化。n流动信息是企业或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动态反映。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一页1.4.3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n现代组
16、织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四个方面。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一页1.4.4 信息管理的内容n一、什么是信息管理q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活动中的各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q其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或组织的信息需求。q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信息管理的主体是指进行信息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一页二、信息管理的内容n 1信息政策法规的制订与实施 q信息管理政策法规是信息管理最基本的调控手段。信息政策
17、是指国家或信息机构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制定的信息活动方针和行动准则,它是信息系统履行社会职能、优化运行的必要保证;信息法规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制定的信息活动必须执行的纲领,准则是有关信息的法律、法令、规则、条例、章程等法规文件的总称,它是信息工作和信息管理的基本行动准则。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一页n2对信息产品的管理q主要是从微观层次上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管理工作,指经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组织形成信息产品,并引向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过程,其实质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n3信息系统管理 q主要是从中观层次上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是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通过对涉及信息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