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中国当下社会团结中作用与局限:沿着迪尔凯姆的进路.docx





《法律在中国当下社会团结中作用与局限:沿着迪尔凯姆的进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在中国当下社会团结中作用与局限:沿着迪尔凯姆的进路.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法律在中国当下社会团结中作用与局限:沿着迪尔凯姆的进路学 生:陈海亮学 号:20070854指导教师:苗文龙 专 业:法 学重庆大学法学院二O一一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The Effect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Law in the Social Solidarity of Current China:Following the Durkheims ApproachUndergraduate: Chen HailiangSupervisor: Prof.
2、Miao WenlongMajor: LawLaw School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1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促进我国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社会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如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社会腐败愈演愈烈等等,从而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更加复杂和尖锐。按照经典的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说,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个失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法律在社会团结中的作用,实在是一个特别
3、值得关注的课题。迪尔凯姆对于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团结有很好的论述,沿着迪尔凯姆的思路,我们或许能对中国当下社会团结中法律的作用以及局限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历史分析方法,展示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基本观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以展示迪尔凯姆法律思想的主要表现。沿着迪尔凯姆的进路,以其社会分工论中的法律思想为主线,结合庞德、哈特、凯恩等人的法社会学思想,严格区分法律现象与道德、宗教现象,对法律在社会团结中的作用与局限进行相应的总结与阐述。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思考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法律如何更有效地维系中国社会的秩序与和睦,
4、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中国社会的整合与团结,以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团结,法律的作用与局限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anges in terms of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society and so on. This has brought significant changes on peoples ideology, value standard, way
5、of thinking and living habits.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has propelled the great progress of our society. However, it also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includ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the seriousness of the social polarizatio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6、social corruption, as a result,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re more complex and sever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sociology, we can say, we are to a great extent in an age of anomie. In such an age, the rule of the law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solidarity is indeed an issue wor
7、th much attention, Emile Durkheim has made valuable statements on the social solidarity of human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his ideas, we may be abl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effect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law in making our society solidity. When composing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s methods of historic
8、al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helps demonstrate the origin and basic views of Durkheims sociology, and textual analysis helps to show the main representations of his law ideas. In accordance with his ideas and with his thoughts i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as the main li
9、ne, we combine Emile Durkheims sociological ideas with those of Pounds, Harts and s so that we can distinguish strictly the phenomenon of the law, morality and religion and summarize and elaborate the effect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law in making our society solidary. Through studies on this issue, w
10、e should make a further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aw and society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way of the laws in maintaining Chinese societys order and harmony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ity and solidific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purpose of propel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soc
11、iety of China.Key word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solidarity, The effect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law目 录中文摘要ABSTRACT一 引言.1二 迪尔凯姆的基本观点.2(一)生平与背景.2(二)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3三 社会团结与法律规范的关系.5(一)社会团结与法律现象.51 机械团结.52 有机团结.5(二)法律规范的性质.6(三)法律规范的类型.7四 社会团结与法律功能的发挥.8(一)压制性法律规范的功能与集体意识.8 (二)恢复性法律规范的功能与契约团结.9五 法律规范的局限性
12、与社会失范.11 (一)法律规范的局限性.111 立法活动引起的局限性.112 法律自身属性导致的局限性.113 法律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局限性.12 (二)社会失范及其治愈.13六 结论.15(一)迪尔凯姆法律思想的启迪.15(二)法律局限性的弥补.151 法律的内部弥补.152 法律的外部弥补.16参考文献.18 一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开展,法律的稳定性与现实的多变性导致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加之中国当下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时期,社会团结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任务。如何在一个失范的时代,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克服法律的局限,实现社会的团结,是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挑战。迪尔凯姆针对社会
13、变迁和社会冲突提出了“社会团结”理论,他认为,正常的社会分工有利于社会的整和,有利于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集体意识,从而为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提供保证,与此同时,与有机团结相对应的恢复性法律规范也发挥着维护社会团结的功能。他强调道德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与功能,重视职业群体在治愈社会失范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迪尔凯姆通过对社会团结、社会分工和集体意识等问题的分析,力求寻得社会整合与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这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集体意识的维系,需要科学合理的分工,规范职业群体的行为,需要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社会规范体系。二 迪尔凯姆的基本观点(一)生平与时代背
14、景迪尔凯姆于1858年 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家庭。他幼年时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至1882年间,迪尔凯姆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882年到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和伦理学。1887年迪尔凯姆开始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3年至1897年间,迪尔凯姆先后发表了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三部学术著作,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他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原则。1898年他创办了专门
15、的社会学理论期刊社会学年鉴。围绕社会学年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迪尔凯姆为精神领袖的青年社会学团体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迪尔凯姆到巴黎大学任教。1912年,迪尔凯姆在总结其课程讲义基础上发表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最终完成了其四部重要的社会学专著。此时的迪尔凯姆正处于学术生涯的顶峰时期,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迪尔凯姆及其学派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917年11月15日,心力交瘁的迪尔凯姆因心脏病在巴黎病逝,终年59年。迪尔凯姆步入成年之际,摇篮中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动荡。1876年的众议院选举和1879年的参议院选举奠定了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共和政体。然而,共和党人难以整合分裂的法
16、国社会。政府的频繁更替是此时法国政治的根本特征,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重重矛盾,派别利益往往超越国家利益,从而使法国社会一直处于动乱之中。另外,政府腐败和政治事件的频发也是困扰第三共和国的严重问题。“勋章丑闻、“巴拿马丑闻”和“德弗雷斯事件”就是政府腐败造成社会动荡的主要表现。经济方面,此时的法国,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早已完成,第三共和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潮时期。生产工具、经营体制的革新以及海外殖民地的开拓给法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发展。然而蓬勃发展的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繁荣,也造成了法国工业与农业的不均衡发展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一方面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社会的贫困差距却日
17、益悬殊。弱势群体的苦难被社会所忽视,地区差异的扩大和阶级冲突的加剧是此时法国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作为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的社会理论内含着此时法国社会的诸多问题。迪尔凯姆无疑是倾向共和政体的,然而频发的党派斗争、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促使他努力地寻找促进社会团结及稳定的方法。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失范也是迪尔凯姆所关注的社会病态现象。在社会分工论第二版序言中,他将种种社会病态现象归结为“现代经济生活存在着的法律和道德的失范状态”1。另外,对宗教现象的社会学考察也贯穿着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成为他后期重要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研究主题。(二)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迪尔凯姆在巴黎
18、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深受该校两位老师哲学教授布鲁特和历史学教授德库朗热的思想的影响。布鲁特认为,实体分为不同的层次,高层次的实体具有不能依低层次实体的特性进行解释的突生性,故实体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后来这一观点“成为杜尔克姆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成为他反对各种还原论的哲学依据”2。德库朗热关于社会团结是建立在统一的知识和教育基础之上的观点也给了迪尔凯姆深刻的启迪,“影响了他以后的研究方向”。3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的几年里,迪尔凯姆在几所省立中学讲授哲学。在此期间,他曾到德国学习,在那里,他了解和熟悉了当时德国的许多新学科和新思潮,特别是德国社会哲学和“集体心理学”。这段经历使迪
19、尔凯姆受益匪浅,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他在德国学到更明确的“社会现实意识、社会有机复杂性和发展意识”。迪尔凯姆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启蒙思想以及启蒙主义传统。迪尔凯姆接受卢梭的“公意”观,也同意孟德斯鸠所有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都相互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迪尔凯姆可以说是“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有机理论的直接或批判的继承者”4。他赞同孔德所主张的现代社会危机的实质是道德危机以及劳动分工可以促使社会成员相互依赖的看法。一方面,他坚持孔德关于社会是一个由部分互相依赖的有机整体的理论以及斯宾塞的功能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他又用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的概念发展了孔德的有机整
20、体论,并以社会整体实在论批判了斯宾塞的社会个体主义倾向。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第一部巨著社会分工论之中。这部著作发表于1893年,它不仅仅是迪尔凯姆为通过博士答辩而提交的论文,更是他最初确立思想思路的奠基性著作。帕森斯认为这本著作是“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在社会分工论中,迪尔凯姆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等这些后来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在该著作中,迪尔
21、凯姆运用其独特的社会学方法论原则来考察劳动分工对于社会团结的功能和意义。劳动分工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最先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述的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详细论述了社会分工的经济功能。迪尔凯姆则认为分工并不是经济领域特有的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分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迪尔凯姆认为大规模的劳动分工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迪尔凯姆借助“分工”这个概念来考察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机制的变迁和分工对于社会的功能。迪尔凯姆反对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劳动分工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优化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整合社会,促进社会成员的团结。迪尔凯姆认为劳动
22、分工既具有促进社会团结的道德功能,又具有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经济功能。迪尔凯姆从三个层面对劳动分工进行了考察,首先考察劳动分工的功能;其次确定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最后指出社会分工的反常形式。在考察过程中,他用法律规范的变化来阐明劳动分工功能的变化。三 社会团结与法律规范的关系(一)社会团结与法律现象 迪尔凯姆试图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他在社会分工论的序言中就开宗明义的点明整本书的研究起点就是要“考察个人人格和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个人变得越自主,他就会越来越依赖社会?为什么在个人不断膨胀的同时,他与社会的联系却越来越加密?”6他的结论是:这种看似矛盾的社会现象的根源在于劳动分工的扩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 中国 当下 社会 团结 作用 局限 沿着 迪尔凯姆 进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