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试卷物 理 试 卷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第4、6、10、1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其他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关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是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但是它是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C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微观、高速的物体D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是力学范围内基本单位的
2、有( )A牛顿 B米每秒 C帕斯卡 D米如图所示,以速度v1水平抛出一小球,球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 )xxxxyyyyv1v1v1v1v2v2v2v2ABCD(多选)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速度大小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合运动是加速运动时,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加速运动D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如图所示,O1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1,O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3; r2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已知r3=2r1,r2=1.5
3、r1A、B和C分别是3个轮边缘上的点,质点A、B、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ABCr1r2r3O1O2A1:2:3B2:4:3C8:4:3D3:6:2(多选)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BO的A、B端固定,平衡时AO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 ,现保持OA绳水平,将B点缓慢向左移动,在这个过程中,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2逐渐增大 BF2逐渐减小CF1逐渐增大 DF1不变如图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船的速率为( )Av/sin Bvsin Cv/co
4、s Dvcos 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m/s,要渡过宽度为80m,水流的速度为8 m/s的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船速小于水速,所以船不能渡过此河B因为船速小于水速,所以船不能行驶到正对岸C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l0 sD船相对河岸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如图所示,把一个长为20cm,劲度系数为360N/m的弹簧,一端固定,作为圆心,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0.50kg的小球,当小球以r/min的转速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的伸长应为( )OmA5.2cm B5.3cm C5.0cm D5.4cm(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
5、形金属壳竖直固定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向心力为mgmB受到的摩擦力为mC受到的摩擦力为(mgm)D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v1v2AB(多选)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某一高度处将A球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同时在A球正下方地面处将B球以初速度v2斜向上抛出,结果两球在空中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 )AA和B初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v1 v2BA和B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aA aBCA做匀变速运动,B做非匀变速运动DA和B的速度变化相同Am0m2T2T1m1B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
6、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2和m1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0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2和T1,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2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A BC D第 卷(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6空,每空3分,共18分。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
7、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部分 重点中学 2014 2015 学年度 物理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