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教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特色教育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1页 共11页眉山市东坡区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盖章) 东坡区永寿高中填表日期: 2010 年 11 月 8 日眉山市东坡区教育局 制一、基本情况申请学校永寿高级中学校项目内容农村高中普职融一的办学模式校长姓名邹义强联系电话1532877077E-mail62591670794项目起止时间2010 年 12 月20 日 至 2013 年 5月 20 日参与特色发展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项目分工邹义强男39副校长(主持工作)负总责汪泽全男44副校长分管邓文男36教科室主任具体组织者郭银芬女32办公室副主任
2、研究者黄超男32教务副主任研究者周丽萍女41语文组长研究者朱亚林男32校教研员研究者备注二、 项目简介随着东坡区教育局加强中小学特色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我校积极行动。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的策略是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提倡“两条腿”走路,创建农村高中“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普职融一”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渗透,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和一定职业技能为目标,融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普职融一”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实施全员、全程、全面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形成了教育自身职能与全社会责任、义务相统一的协调机智。克服了传统教育的盲目性与滞后性,提倡“
3、两条腿走路,两腿都强”的口号,构建了普教职教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普职融一”在普通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适应了东坡区“跨江东进”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永寿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应担负双重任务: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二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的劳动者。普通高中适当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对于提高入学率,减少学生流失和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永寿高中“普职融一”的办学模式可选择以下几种办学模式:如(1)“21分流”,即学生学习两年文化基础课后,根据学生和家
4、长自愿的原则,分别分到职业班。(2)“31”或“32”式,学完三年文化基础知识,没有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可集中进行一年或两年的职业学习。(3)交叉融合式,即在平时的授课中,将文化课与职业课按一定比例安排,相当于渗透式,一般有“独立的按比例分文化课与职业课”和“在授基础课时联系职业课的内容”两种情况。(4)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永寿高中紧靠“泡菜城”工业开发园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即与企业联系沟通,定期请进专家授课,定期派出学生进入企业考察学习。(5)办好特色班,如美术、音乐、体育等特长班,既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又培养特色人才。我们将立足本校,争取用3年的时间。一要大幅提升永寿高中的升学率;二要把不
5、能升学的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技能的合格毕业生和社会劳动者;三要大幅提高永寿高中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四要初步形成永寿高中“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三、项目论证l 本项目创建的意义:目的、价值和实践意义l 拟创建的特色内容:分析研究现状、确立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l 创建方案概述:针对发展的目标和内容,设定基本的主张与措施(在什么样的先进理论、优秀经验认识的支撑下开展创建;准备以什么样的策略、途径、方式、措施展开创建活动)l 预期效益: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变化或者教育活动方式体制的变化我校是一所东坡区教育局直属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座落在离东坡区中心城区6公里的永寿镇,始创于1958年,
6、占地55亩。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336人,生源质量较差,高考质量居农村高中中等水平。教职工81人,其中行政8人,专业技术人员73人;拥有省级骨干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40多人次获县级以上先进荣誉称号。 为响应东坡区教育局加强中小学特色建设的指导意见,我校积极行动。我校学生量少质差,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个体与个体发展不均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和后劲不足。学校在充分认识到现状后,认真仔细的分析,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认为我校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然后结合区政府“跨江东进”的策略,按照“整体发展、特色兴校”的工作思路,结合农村高中实际,坚持走特色化,
7、内涵式、协调性发展的道路。我们的策略是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提倡“两条腿”走路,创建“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求。总结、提炼办学理念,以创建“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为突破口,狠抓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逐步培植核心竞争力,确保稳定,扎实推进永寿高中可持续发展。所谓“普职融一”是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统一协调,齐头并进,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和一定职业技能为目标,融升学、就业于一体的新型高中办学模式。 发展“普职融一”特色高中的意义:1以前学校只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技能教育,而结果是少的可怜的学生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更多的学生既不
8、能升学又没有一技之长,成为新时代的废品,实在可惜。而“普职融一”的办学模式恰好可克服该弊端。2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在不影响“质量”这个主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普职融一”的办学优势,灵活地办好特色班级,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东坡区的“跨江东进”号角已经吹响,对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的需求和积极特色人才的渴望是不争的事实。本区社会现状和学生实际决定了我校可以办好也能办好“普职融一”这样的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可选择以下几种办学模式:如(1)“21分流”,即学生学习两年文化基础课后,根据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原则,分别分到职业班。(2)“31”或“32”式,学完三年文化基础知
9、识,没有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可集中进行一年或两年的职业学习。(3)交叉融合式,即在平时的授课中,将文化课与职业课按一定比例安排,相当于渗透式,一般有“独立的按比例分文化课与职业课”和“在授基础课时联系职业课的内容”两种情况。(4)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永寿高中紧靠“泡菜城”工业开发园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即与企业联系沟通,定期请进专家授课,定期派出学生进入企业考察学习。(5)办好特色班,如美术、音乐、体育等特长班,既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又培养特色人才。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信3年后,我校的特色教育将取得显著的成果。我们预期在学生方面:学生的升学率将在现有基础之上大幅提升;不能升学的学生都将具备
10、一定的职业技能,且对未来充满信心;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成为广受欢迎的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在教师方面:教师的教研能力将获得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研空间将获得进一步拓展;教师在教研时,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学校方面:学校的学风更浓,校风更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办学特色将更成熟和更具有可操作性;学校的生源将向量多质优的方向发展;学校的升学率将大幅提升,学校的美誉度也随之提升。四、 实施计划序号实施阶段及主要措施阶段成果形式特色建设实施阶段准备阶段(2010.10-2011-1):进行特色发展的目标、思路、制定特色建设规划,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制度。全面建设阶段(2011.12013.1):在
11、学校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扎实的主题探讨、研究、培训、学习,并认真进行实践探索。特色初步形成阶段(2013.12013.5):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总结和进行评估。扎实推进特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特色建设工作组的成立落实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制度学校特色建设项目责任制度学校特色建设研讨制度等各项特色建设制度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特色建设方案的定期探讨与企业逐步建成联合办学的关系特色职业课程的选定特色职业教程的编辑特色教育的研究特色教育的培训对上述特色建设的定期总结,更新,变革,最终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初步形成“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升学率得到提高,毕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教师的教
12、研能力和实践获得进一步提高。学校生源向量多质优方向发展。学校特色建设在东坡区享有一定的美誉度五、 经费预算总额201020112012201318万2万5万6万5万经费来源自筹和区局支持职教专项资金职教专项资金职教专项资金申报学校意见 签字(盖章) 2010年 11 月 8 日专家组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区教育局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附件2:眉山市东坡区 永寿高级中学 学校特色建设规划(包括学校基本情况调研分析,学校特色资源的分析与挖掘,学校特色主题的提炼,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思路及实施途径和策略等)我校是一所东坡区教育局直属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座落在离东坡区中心城区6公
13、里的永寿镇,始创于1958年,占地55亩。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336人,生源质量较差,高考质量居农村高中中等水平。教职工81人,其中行政8人,专业技术人员73人;拥有省级骨干1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40多人次获县级以上先进荣誉称号。 我校学生量少质差,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个体与个体发展不均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和后劲不足。学校充分认识到现状,认真仔细的分析,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认为我校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然后结合区政府“跨江东进”策略,按照“整体发展、特色兴校”的工作思路,结合农村高中实际,坚持走特色化,内涵式、协调性发展的道路。我们的策略是
14、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提倡“两条腿”走路,创建“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我们的优势在于学校处于区政府规划的工业区的永寿镇,周边有各种类型的企业,而企业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的工作人员。我们将逐步与相关企业进行联系,结合学校与企业实际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对相关学生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以满足东坡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在确立我校办学特色后,在以后的3年里,我校将逐步与各企业进行联系、联合,结合双方的优点和特点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组建特色建设工作小组,进行特色建设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并对特色建设方案进行定期探讨。同时进行特色职业课程的选定和特色职业教程的编辑,并对特色教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对教师进行定期
15、特色教育的培训,确立“分层教育”的“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可选择以下几种办学模式:如(1)“21分流”,即学生学习两年文化基础课后,根据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原则,分别分到职业班。(2)“31”或“32”式,学完三年文化基础知识,没有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可集中进行一年或两年的职业学习。(3)交叉融合式,即在平时的授课中,将文化课与职业课按一定比例安排,相当于渗透式,一般有“独立的按比例分文化课与职业课”和“在授基础课时联系职业课的内容”两种情况。(4)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永寿高中紧靠“泡菜城”工业开发园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即与企业联系沟通,定期请进专家授课,定期派出学生进入企业考
16、察学习。(5)办好特色班,如美术、音乐、体育等特长班,既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又培养特色人才。以下是我校特色建设的规划表:实施阶段及措施阶段成果形式准备阶段(2010.10-2011-1):进行特色发展的目标、思路、制定特色建设规划,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制度。特色建设工作组的成立落实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制度学校特色建设项目责任制度学校特色建设研讨制度等各项特色建设制度全面建设阶段(2011.12013.1):在学校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扎实的主题探讨、研究、培训、学习,并认真进行实践探索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特色建设方案的定期探讨与企业逐步建成联合办学的关系特色职业课程的选定特色职业
17、教程的编辑特色教育的研究特色教育的培训对上述特色建设的定期总结,更新,变革,最终形成学校文化特色特色初步形成阶段(2013.12013.5):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总结和进行评估。扎实推进特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初步形成“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升学率得到提高,毕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实践获得进一步提高。学校生源向量多质优方向发展。学校特色建设在东坡区享有一定的美誉度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信3年后,我校的特色教育将取得显著的成果。我们预期在学生方面:学生的升学率将在现有基础之上大幅提升;不能升学的学生都将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且对未来充满信心;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18、成为广受欢迎的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在教师方面:教师的教研能力将获得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研空间将获得进一步拓展;教师在教研时,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学校方面:学校的学风更浓,校风更正;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办学特色将更成熟和更具有可操作性;学校的生源将向量多质优的方向发展;学校的升学率将大幅提升,学校的美誉度也随之提升。学校特色建设指导调研工作情况汇总表学校: 永寿高中 指导组成员 黄李、杨光福 2010年11月27日序号调研项目情况摘要1学校特色建设组织机构及前期所做的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邹义强为组长、汪泽全邓文为副组长及部分教师参与的特色建设工作小组。学校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立特色发
19、展的目标、思路,并制定相应的规划。2学校特色主题的提炼和确定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结合永寿高中的实际情况,我校确立了“两条腿”走路,创建“普职融一”的办学特色。3学校特色项目申报表和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已完成特色项目申报表。正等待上级部门审核通过。4学校面临的问题、困难及提出的建议我校在创建“普职融一”模式时有以下困难问题:1. 我校在创建“普职融一”特色时有资金上的困难,除学校自筹部分外,还需区教育局大力支持,给于专项资金帮助。2. 有师职上的困难,个别匹配师职难以到位,还有更多的培训工作需要做。3. 由于是新模式,在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还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水平。4. 在新模式下,如何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5. 面对以上的困难,我们已清醒认识到自己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上的优势,区位环境好,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加上行政和教师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相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办好该模式走出一条有永高特色的路子来。5指导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