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一、选择题1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4幅营养关系图中,与其所表示的种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最符合的是()答案D解析坐标图中甲、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4幅营养关系图中,A表示互利共生关系,B表示寄生关系,C表示甲、乙之间的竞争关系(甲、乙均以丙为食),D表示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2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进行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鱼种a单养0.42
2、0.120.010.45混养0.050.350.050.55鱼种b单养0.430.230.010.33混养0.400.120.040.44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两鱼种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BCD答案A解析混合放养有利于资源和空间的充分利用。由表格中单养和混养时检测出的鱼胃内食物可知:单养时鱼种a主要以植丛中的动物为食,鱼种b也主要以植丛中的动物为食,说明单养时鱼种a与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养时鱼种a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说明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主要以植丛中的动物为食,说明混养时鱼种b仍多出没
3、在植丛中。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识图能力。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中纯茶园物种数最少,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最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最差,一旦出现虫害,害虫数量都是爆发性的J型增长,A错;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10月份的杉茶园的物种数最大,但并不能说明各物种在此时的种群密度最大,B错;而C项梨茶间作园在6月份物种数最多
4、,此时它营养结构最复杂,C正确。茶园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群落结构必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D错。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甲、乙两种群存在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浮游动物)。
5、丙为专食浮游动物的鱼,所以,乙、丙两个种群的数量首先减少,最终仅剩的一定为甲种群。乙、丙都为消费者,在需氧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5(2015江西四校联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生物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解析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而不是一种生物,A错误;
6、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所以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B正确;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生物群落,C正确;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D正确。6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的生物间的关系有()A竞争、竞争B竞争、种内斗争C共生、竞争D共生、种内斗争答案B7统计某农田中玉米种植后植株平均高度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因此该农田没有群
7、落的垂直结构D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 cm后不再增长答案A解析图中曲线斜率在50天左右最大,此时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A正确;90天左右玉米平均高度达到最大值不是种群数量,B错误;农田中玉米属于一个种群,没有群落的结构,但农田中还有其他生物存在,由此构成的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错误;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cm后一般不增长,但改变环境条件,株高还可能进一步增长,D错误。8.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表明M、N之间为竞争关系Bb越大表明该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d越大表明M与N的竞争越激烈DN与N将呈现S型增长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启东市 高中生物 种群 群落 结构 同步 训练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