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现代物流学》讲稿2.docx
《【2022精编】《现代物流学》讲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编】《现代物流学》讲稿2.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页 共8页第二章 物流理论与观念本章主要介绍物流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重要影响的若干理论以及目前关于物流的新观念,以便学生能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物流,并以此为指导分析某些物流的具体问题。第一节 物流科学的若干理论一、商物分离(商物分流)社会分工、生产专业化、交易费用理论、商品流通中的“四流”、商物分离。商物分离是物流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社会进步使流通从生产中分化出来之后,并没有结束分化及分工的深入和继续。现代大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是向一切经
2、济领域中延伸的。列宁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提出“分工”“不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制成消费品的各个工序都变成专门的工业部门。”(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61页)这种分化、分工的深入也表现在流通领域,在流通领域,比专业化流通这种分工形式更重要的分工是流通职能的细分。流通统一体中实际上有不同的运动形式,这一点,马克思早已有所论述,并将之区分为“实际流通”和“所有权转让”,他说:“要使商品实际进行流通,就要有运动工具,而这是货币无能为力的。”“商品的实际流通,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是由货币来实现的。货币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从而把商品所有权
3、转让给买主,转让给提供交换手段的人。货币使之流通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权证书。”(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42143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通过程中上述两种不同形式出现了更明显的分离,从不同形式逐渐变成了两个有一定独立运动能力的不同运动过程,这就是所称的“商物分离”。“商”,指“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物”即“物流”,即马克思讲的“实际流通”,是商品实体的流通。本来,商流、物流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进行一次交易,商品便易手一次,商品实体便发生一次运动,物流和商流是相伴而生并形影相随的,两
4、者共同运动,取同样过程,只是运动形式不同而已。在现代社会诞生之前,流通大多采取这种形式,甚至今日,这种情况仍不少见。商物分离形式如(图)所示,如果物流以本身的特殊性与商流过程分离,与和商流过程完全一致比较,显然要合理得多。商流和物流也有其不同的物质基础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在流通这一统一体中,商流明显偏重于经济关系、分配关系、权力关系,因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而物流明显偏重于工具、装备、设施及技术,因而属于生产力范畴。所以,商物分离实际是流通总体中的专业分工,职能分工,是通过这种分工实现大生产式的社会再生产的产物。这是物流科学中重要的新观念。物流科学正是在商物分离基础上
5、才得以对物流进行独立的考察,进而形成的科学。但是,商物分离也并非绝对的,在现代科学技术有了飞跃发展的今天,优势可以通过分工获得,优势也可以通过趋同获得,“一体化”的动向在原来许多分工领域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流通领域中,发展也是多形式的,绝对不是单一的“分离”。事实上,有一些国家的学者和一些领域中的操作都提出了商流和物流在新基础上的一体化的问题,欧洲一些国家对物流的理解本来就包含企业的营销活动,即在物流研究中包含着商流。在物流的一个重要领域配送领域中,配送已成了许多人公认的既是商流又是物流的概念,企业中,最初是把独立设置物流部门看成一种进步,而现在,则更多地进行综合的战略管理,而不单独分离其功能
6、,这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二、第三个利润源说降低物质材料消耗的第一利润源,节约活劳动消耗的第二利润源,降低物流成本的第三利润源,实例说明。“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主要出自日本。 “第三个利润源泉”,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已肯定这“黑大陆”虽不清,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尤其是经受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考验,物流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今后的问题是进一步开发了。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资源领域起初是廉价原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节约代用、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乃至
7、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取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个利润源”。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个领域习惯称作“第二个利润源”。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个利润源”。这三个利润源注目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第一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劳动对象,第二个利润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个利润源则主要挖掘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与此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有全面性。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最初认识是基于两个前提
8、条件:第一,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一个独立运行的,有本身目标,本身的管理,因而能对其进行独立的总体的判断;第二,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营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型的独立系统。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反映了日本人对物流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他们与欧洲人、美国人的差异。一般而言,美国人对物流的主体认识可以概括为“服务中心”型,而欧洲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成本中心”型,显然,“服务中心”和“成本中心”的认识和“利润中心”的差异很大。“服务中心”和“成本中心”主张的是总体效益或间接效益,而“第三个利润源泉”的“利润中心”的主张,是指的直接
9、效益。但是如果广义理解“第三个利润源”把“第三个利润源”不仅看成直接谋利手段,而特别强调它的战略意义,特别强调它是在经济领域中潜力将尽的情况下的新发现,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也许会对今后经济的推动作用真正如同经济发展中曾有的廉价原材料的推动作用一样,这恐怕是现在学术界更多人的认识,“第三利润源”的真正价值恐怕是从直接利润演伸的战略意义了。 三、黑大陆与物流冰山说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其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可见物流费用、不可见物流费用、物流冰山。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F. 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
10、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黑大陆”说是对二十世纪中在经济界存在的愚昧的一种反对和批判,指出在当时资本主义繁荣和发达的状况下,科学技术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远未有止境;黑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在某种意义上来看,“黑大陆”说是一种未来学的研究结论,是战略分析的结论,带有很强的哲学的抽象性,这一学说对于研究这一领域起到了启迪和动员作用。物流
11、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大家只看到物流费用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确实犹如冰山的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 “物流费用冰山”说之
12、所以成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大大。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等。这么大的范围,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很广,很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一部分,计算哪部分,漏掉哪部分,物流费用的大小相距甚远。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筹备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如果只计运输和保管费用,不计其他费用,与运输、保管、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费用全部计算,两者的费用结果差别相当大。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中的问题。比如。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一般都容易列入物流成本,可是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
13、流费用,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物流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燃料费等是否也列入物流成本中?此类问题都与物流费用的大小直接相关。因而我们说物流费确实犹如一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美国和日本的物流费用是很高的,估计我国的物流费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还要高。既使按日本最保守的算法计算,比如,当一个企业销售额为1000亿日元时,物流成本占销售额10%的话,就是100亿日元。这就意味着,只要降低10%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筹备环节的物流费,就等于增加10亿日元的利润。假如这个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创造10亿日元的利润,需要增加500亿日元的销售额。这会是很困难的,但
14、降低10%的物流费与此相比却容易办到。同时也可以说,降低10%的物流费用所起的作用,相当于销售额增加50%。西泽修先生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 四、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观念物流功能要素间的损益矛盾,物流森林,追求整体效果。“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
15、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效益背反说有许多有力的实证予以支持,例如,包装问题,在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皆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之后,如果简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造成了大量损失,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显然,包装活动的效益是以其他的损失为代价的,我国流通领域每年因包装不善出现的上百亿的商品损失,就是这种效益背反的实证。单纯认识物流可以具有与商流不同特性而独立运动
16、这一点,是物流科学走出的第一步,在认识效益背反的规律之后,物流科学也就迈出了认识物流功能要素这一步,而寻求解决和克服各功能要素效益背反现象,当然,或许也曾有过追求各个功能要素全面优化的企图,但在系统科学已在其他领域形成和普及的时代,科学的思维必将导致人们寻求物流的总体最优化。不但将物流这一黑大陆细分成若干功能要素来认识物流,而且将包装、运输、保管等功能要素的有机联系寻找出来,成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物流,进而有效解决“效益背反”,追求总体的效果(见图),这是物流科学的一大发展。这种思想在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中的表述方法是不同的,例如美国学者用“物流森林”的结构概念来表述物流的整体观点,指出物流是一种“
17、结构”,对物流的认识不能只见功能要素而不见结构,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即使是和森林一边多的树木,如果各个孤立存在,那也不是物流的总体效果,这可以归纳成一句话:“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颗颗树木”。参见图。对这种总体观念的描述还有许许多多的提法,诸如物流系统观念,多维结构观念,物流一体化观念,综合物流观念,后勤学和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另一种提法或者是同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五、后勤说(后勤工程学说)后勤说的中心着眼于消费者,强调准确无误、绝对保障,是企业的战略举措;后勤活动的具体内容。后勤的来源在经济界使用后勤(Logistics)一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
18、事。美国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逐渐用Logistics一词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七十年代后勤一词引进日本,日本同样翻译成“物流”,但是却按新的解释来解释,也即赋与了物流一定新的含义。在美国为什么先使用实物分销一词,尔后又称之为后勤呢?这需要从发达国家的特定环境来考察。美国等西方国家本世纪便进入了所谓的买方市场经济,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一段时间的管制和配给以外,本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是买方市场环境。在买方市场环境,卖方处于竞争状态而买方主动权颇大,是属于买易卖难的市场环境,因此,研究自然集中于卖,也即集中于销售,实物分销一词自然就出现在销售学或市场学之中,所
19、以,西方原来对物流的研究,也即对实物分销的研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是销售活动的范畴,实物分销一同自然反映了这一客观现实。欧美等国将实物分销改称为后勤,不是无缘无故地改称,而是这一经济形态的实际内容确实发生了变化。原来集中于销售领域的活动,在这门科学越来越形成,经济活动实践越来越深入之后,发现局限性太大了,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活动的实践都证明,这一领域效益的取得,单在销售领域是不行的,必须有更大的系统和更强的综合战略,也即,德鲁克讲的“黑大陆”不仅存在于销售领域,同样也存在生产和产前的供应领域,必须按这更广泛的领域建立新的概念。后勤的概念便是这样一个概念,它不仅包含了企业产后的实物分销的营销领域,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精编 现代物流学 2022 精编 现代 物流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