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金刚经》对企业管理的开示(上).docx
《【2022精编】《金刚经》对企业管理的开示(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编】《金刚经》对企业管理的开示(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3页 共13页“儒、释、道”的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西方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的规则于般若智中,二者实无分别。因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管理的差异,现代企业管理的丛林中,或言西方式管理,或言中国式管理。论者各执一端,争论不休,学者因师而迷,不识本心,妄执空花,徒增烦恼。下面我们就从般若智入手,借金刚经之威德神力,顿悟管理之法要。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石)是自然界(指地球世界)中最为坚固的物质,以其坚固,能破一切法,破一切邪见。“般若”是诸佛 之母,三世诸佛皆从般若出。般若汉译为智慧,因其为智慧之海,智慧之王
2、,是超越理性的主客体的统一,故不意译,只音译为“般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这样评价金刚经的:“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3、。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器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盖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见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当不染。即是见性。”六祖不识文字,也没有经过学校的正规教育,仅仅是砍柴为生的山民。能够继承禅宗的衣钵,使禅宗流布于天下,造福于世人。实
4、在是六祖于自性中心开悟解的结果。笔者根器微未,曾于1995年11月,发愿诵读金刚经一千遍,至2001年10月满愿,2002年9月发愿诵读心经一万遍(已于2006年9月满愿)。心有所悟,以此文为偈,以供诸觉者印正。金刚经经义甚深,不可具说,暂取一义,以飨读者。以现代语言套用金刚经的逻辑结构如次:“管理者,即非管理,是名管理”。 这个逻辑如果成立的话,则是极要命的,这意味着所有的管理理论都是站不住脚的,所有的管理方法都是执着于名相,都需要破除。如果从破除的角度来考虑,实在是没有写这篇文章的必要。因为“以指指月,指非是月”,般若智中是没有文字相的,手指永远不是月亮。但不可执著于没有文字相,因为无相亦
5、是相。这就好比钻木取火,钻与钻者相互摩擦,当火(般若智慧)生起的时候,钻与钻者会同时消灭。下面本文就提供一种结构,来破除其它的管理思想,并且在破除的过程中,本文所提供的结构也会被破除,只有这样真正的管理智慧才能够生起。图一、图二所示:是从“物质、能量、信息和心识”四个维度来看企业;也是将企业视为一个由“物质、能量、信息和心识”等要素组成的系统。“经、营、管、理”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维度或要素。见下表:这个分析结构的特点在于:不执著于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也不执著于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利润的传统定义。而是将企业假设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假设企业为一个人的自然延伸和放大,企业的一切功能都是人的生命功能和
6、人性的显现。基于该假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的全部活动使自己与外在的环境相适应,与外界和谐相处,与环境共生共存。企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下面本文就找一种管理理论来“钻木取火”。战略管理其实是种管理修辞学的表述,以“赤壁之战”为例,周瑜与诸葛亮确定的战略是火攻,并为战略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配称 ,比如:连环计、反间计、苦肉计等。此外,火攻还有一项重要的战略要素风东。就是这个“东风”,差点要了周瑜的命,幸好有诸葛亮在,否则,整个东吴会玉石俱焚,功亏一溃。诸葛亮这种人几千年才出一个,战略是能够管理的吗?将管理一词进行泛化,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管理的死亡。包治百病的药只有一种可能,那
7、就是假药。反对者会说:本文所举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不具有普遍性。商业活动中没有这么极端,不需要象诸葛亮一样的智慧,一样可以通过战略管理工具 进行管理。的确是这样的,商业活动(商战)与战争(兵战)确实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用财富在赌,而后者是用命在赌。所以战略运用到企业管理,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是一种管理学修辞,借用“战略”一词表达其重要性。此“战略”非彼战略,运用“战略” 管理工具对企业的战略进行管理,并不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而是另有所图。一、兵战中的战略与商战中的战略的本质区别兵战与商战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兵战是以消灭敌人的生命,掠夺敌人的财富为目标的;而商战却是以获得更多的交
8、易机会,更多的成交额为目标的。“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兵以诈立”,这些观点都说明,兵战的战略要点是不讲诚信,充分使用欺诈手段。而商战则恰恰相反,商战需要诚信、信用,是不能使用欺诈手段的。由此,可知商战战略的核心是“信用”。商战战略管理实质是企业信用的建立和构建。在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信仰的生起一文中,提供的图表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见下表二、表三):该图表是从大乘菩提道般若六度万行中演化出来。但未能深入讲解其中的原理,本文试从禅宗心法 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推衍出此结论。二、“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让我们回到前面图一所示的分析结构中去讨论“心识”。“心识”这个词,现代汉语中很少用,本文使用这
9、个词,是指人与生俱来的,相当于中庸中“率性之谓道”的“性”;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自我实现”中的“自我” ;也相当于孔子“心从所欲,不逾矩”中的“欲”。这一定要和人的思维区别开来,其实,心识是思维的前提,而不是思维的本身。但又不同于“潜意识”和“无意识”,因为意识在哲学中是与“物质”相对应的范畴。佛教理论是心物一元的,所以心识不是潜意识或无意识,但潜意识或无意识却是“心识”。“心识”相当于佛教唯识宗的第七识(与生俱来的我执)和第八识(种子识 、藏识)。“心识”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存在,而是“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一种因缘聚合。以人为例,人生下来,其基因的排列是特定的,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这
10、完成了编码。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它们是蛋白质的基因。从“能量”的角度来说,这种组合具有某种生命能、是能量的聚合。我们为这种组合取一个名字,叫“心识”。释加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生命无边无际,一切都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心识”是“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某种因缘聚合。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企业同样如此。“三界唯心,万法为识”,世界不过是“心识”而已,因此,只有将“心识”认清了,讨论管理的方法才是有益的。对“心识”的认识,仅仅从概念上来讨论是达到不效果的,关键是要通过修行来实证。那么,如何通过修行来实证“心识”呢?心经 是这样表述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11、,度一切苦厄”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这表明“识 ”是空的,“识”是因缘的聚合。所以,为了实证“心识”,需要做三项工作。1、观自在。自己真实的面对自己,即自信 。2、行深般若。行六度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信他或他信(信用)。3、照 见五蕴皆空。“心识”其实是过去的种子,认识最根本的自我,即是信仰。现在我们知道自信、信用和信仰的关系了,明白表二的由来了。对“心识”的实证过程,即是由“观”到“照”的过程,是“信”的过程 。这里的“信”是心神合一,天人合一的中枢,是局部融入整体的必经阶段。三、战略定位与信用企业同人一样,也是一种因缘的聚合,也有其自身的“心识”,见下表:企业文化管理
12、战略管理目标管理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其“心识”是由其父母决定的 ,而对于一个企业组织来说,其“心识”的形成则有其自身的规律。“心识”虽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但一经形成,其自身却是稳定的、不轻易变化的,是相对于现实世界(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这是因为“心识”是过去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一种组合。打个比方来说,市场经济中的货币,就有些象“心识”。货币的其实是“物质、信息和能量”在人类社会中交换的产物。但货币可以脱离以前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东西与现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交换。“货币”是市场的产物,是市场的交换媒介,是市场信用的标志,是价值的尺度,其本身是不变的。图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精编 金刚经 2022 精编 企业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