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3课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3课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3课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2.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4单元 第13课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解析】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是为了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答案】B2.下列关于我国政府先后建立的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有利于本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B.都具有完全自治权C.都享有某些特殊优惠政策D.它们与中央是从属关系【解析】三者都有
2、利于本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们都从属于中央,但不具有完全自治权。经济特区主要享有特殊的经济政策,而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享有高度自治权。【答案】B3.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两处关键信息:“开放整个海岸”“35年来”。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B、C、D三项在地理位置(仅是部分地区,不是“整个海岸”)和年份(分别是1990年、1980年和19
3、88年)上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4.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曾说:“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指的是()。A.深圳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C.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浦东开发【解析】由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是“浦东开发”。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答案】D5.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年份进口(单位:亿元)出口(单位:亿元)差额(单位:亿元)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19518.211.2+310.96%19971432.61827.0+403.436.10%A.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学案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3课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师 2015 高中历史 单元 13 课时 对外开放 格局 初步 形成 备用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494518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