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记念刘和珍君试题苏教版必修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记念刘和珍君试题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记念刘和珍君试题苏教版必修5.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真的猛士记念刘和珍君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8山东实验中学诊断性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日本这样一个曾经有过不光彩历史的国家,如果继续一意孤行,举起上一代军国主义的旗子,那么必将触犯众怒,最终兰艾同焚。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部触手可及的活的史书。余光中先生平时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惨淡经营的苦修之地。随着人们生
2、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学生们对衣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中学生恶衣恶食,令老师和家长伤透了脑筋。公交司机王师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斗歹徒,最终将其制服,为弘扬这种不平则鸣、见义勇为的精神,当地派出所为他开具表扬信以示表彰。A.B.C.D.解析:B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符合语境。兰艾同焚: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望文生义,此处应用“玩火自焚”。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符合语境。惨淡经营:原指动笔之前的精心构思,现形容苦心筹划,经营某事。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符合语境。恶衣恶食: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形容生活俭朴或清贫。望文生义。不平则鸣:原指
3、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会发泄不满,后泛指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望文生义。2.(2018山东临沂一中12月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气象条件如果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对京津冀大部分区域来说,即使是周边地区同时依据“大气国十条”规定的标准减排,也难以实现它所要求的浓度目标。B.由于航母在作为施加军事和政治压力的手段时所表现出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执行“冒险”行动时所表现出的极高效率,是推动各军事强国不断发展航母的主要动力。C.北京滑雪场九成以上受伤者为初学滑雪者,大部分在未接受专业指导或训练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中高级滑道,从而导致自己受伤或撞伤他人概率更大。D.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发
4、展壮大息息相关。围绕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产业开发的内容展示,成为许多展团的亮点。解析:DA项,语序不当,“如果”应放在“气象条件”之前;B项,成分残缺,应去掉“由于”;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概率更大”。3.(2018山东烟台一中12月月考)下列选项中的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B.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C.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D.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
5、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反对意见。(广播稿)解析:AB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C项,“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项,“探望”一般指探望病人,并且是指远程的方式,这里应该为“看望”。4.(2018山东实验中学诊断考试)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转换,相互作用。,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因果分析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构成因果论证。解
6、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空是全文的概括,全文阐释“因果联系”,由此得到重点词语“因果联系”;第空后面的“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的总结,讲的是因果关系的“转换”;第空注意也是对后文的“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注意概括“多样”“复杂”。答案: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因果地位相互转换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5.(2018山东实验中学诊断考试)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每年进入6月,都会看到很多高考生“撕书”宣泄的新闻。尽管很多学校都会在高考前专门下发禁令,严禁“撕书”,但完全禁绝
7、并无可能。这是因为,在高中生普遍缺乏压力疏导途径的背景下,仅仅从行为上限制即将离校的学生“撕书”,并非治本之策。笔者认为只要创新毕业仪式,就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只要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了,毕业情感就能得到全部释放;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们就不会在“撕书”中感受毕业的滋味了。创新毕业仪式不一定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 。 。解析:注意表述绝对的部分“只要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了,毕业情感就能得到全部释放”“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们就不会在撕书中感受毕业的滋味了”。答案:毕业需求得到满足不一定能让学生的毕业情感得到全部释放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们也不一定就不“撕书”了6.(2018浙江高三
8、一模考前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朋友圈”,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通常由熟人、半熟人组成,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用户可以发表文字、图片,分享文章、音乐。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从最初的好奇,到其后的信赖,再到现在的欲罢不能,这就是“朋友圈”现象。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朋友圈”现象?请你谈谈对它的认识,不超过150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从不同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新闻点评类题目。这类题目要求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理清楚材料的脉络:叙述了什么事
9、件;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怎么样;本质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然后抓住主体,选好角度发表观点。本题要求对“朋友圈”现象谈看法,答案不唯一,可以从“朋友圈”现象好的一方面来谈如何加以有效利用,提高个人素质、加深友情和亲情;也可以从“朋友圈”现象不好的一方面来谈如何抵制一些不良消息的传播,提高分辨能力等等;还可以兼顾两方面,谈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等。注意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并阐明理由,自圆其说。答案:(示例一)“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圈.它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现代科技让人们沟通更便利、生活更丰富,但对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工具,既不能过于依赖,更不能
10、沉溺其中,以至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示例二)“朋友圈”只是人们之间一种沟通、联系的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出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具,终究只能是工具。对“朋友圈”这样的交际舞台,如果你无法拒绝,无法屏蔽,也无法选择离开,最现实的办法,是淡看这个虚拟的圈子,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示例三)“朋友圈”是一个网络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人际间的支持,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但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一样,“朋友圈”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特点,各种资讯被切割成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
11、不拒绝,不依赖,这或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示例四)“朋友圈”只是一种网上交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释放压力,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亲人、朋友、同事和爱人等生活中与自己亲密的人,而不是“朋友圈”中虚拟的朋友。不拒绝,不依赖,这也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7.(2017江苏卷)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解析:D观察漫画可知,漫画中主要有柳树、鸟、拄杖和拿行李的人以及站在船上的人,将漫画内容与诗句相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专题 直面 人生 记念刘 试题 苏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