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202005090327.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2020050903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202005090327.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汉初诸侯王国之官吏任免,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皆令自置吏”,所谓“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诸侯国内之税收归诸侯,无须上缴中央。据此可知()A宗法分封制得以完全恢复重建B大一统思想观念遭到普遍质疑C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存在矛盾2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出身前期中期后期功臣1030功臣子350外戚宗室031掾史文吏082经学之士0110这反映出西汉时期()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32020山西太原一模汉武帝设刺史
2、,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 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 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4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A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B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C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D注重
3、考核官员实际应用能力5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A旨在加强专制皇权 B提高了办事效率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D加强了中央集权6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 ()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72020江西上饶模拟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
4、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C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D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8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议立三省、定内外官”,后决定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与唐宋相比,元代中书省的设立()A标志着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B反映出明君贤相的理想愿景C表达了精简机构的政治诉求D有利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9有学者讲述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
5、待皇帝自己看过,把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A皇帝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C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102020云南模拟1376年,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上述史实可以说明()A明太祖全力模仿元朝的政治制度B明初基于政务繁忙而设立了内阁C明太祖废相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明初政制构建有取法唐宋的特点11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
6、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122020江西九校高三联合考试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据材料可知,军机处()A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B成为清朝正式机构C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 D全面取代内阁职能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材料一后汉书左雄传有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而取士的标准史称“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汉武帝时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汉和帝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举才名额给予了优待,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脩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摘编自
8、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材料二科举入仕,是1 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察举制的特征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10分)142020漳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9、要求。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跟踪检测评估21解析:题干中提及汉初诸侯国的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其余自行任命,税收不需要上缴中央,再结合所学郡国并行制带来的王国问题,故选D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崩溃,封建社会的分封与宗法分封制有很大区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跟踪 检测 评估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新人 2020050903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494800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