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解析)【试卷综析】本卷为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考查了高中必须所有内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生命历程,生物遗传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以及选修三内容:基因工程。该试题选题经典,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符合高三一轮复习要求。【题文】【答案】【知识点】 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答案解析】B解析:纤维素为多糖,胰岛素为蛋白质含有N S元素 性激素为脂质含有P,A错误;ADP、tRNA、质粒都由CH O N P构成,B正确;脂肪与丙酮酸含有C.
2、H,O,核苷酸中核苷酸还含有N P ,C错误;抗体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生长素是小分子有机物不含有S元素;D错误【典型总结】对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分类和组成不明确或记忆不牢容易造成失误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蛋白质: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外,还与氨基酸形成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也就是核酸,细胞生物中既有DNA,又有RNA,遗传物质就是DNA,而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遗
3、传物质与核酸的关系并不完全统一,应注意结合案例分析。脂质:有的同学经常把脂肪和脂质混淆,以为二者是相同的,或者以为脂肪包括脂质,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脂肪只是脂质中的一类物质,脂质除包括脂肪以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题文】【答案】【知识点】 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答案解析】D解析:是指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但不是环状结构,A错误;是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产所,但是蛋白质的合成产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核膜是由两层生物膜,四层磷脂分子层组成的,蛋白质和RNA不能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C错误;核孔只能让蛋白质和RNA等特
4、定的物质通过,D正确【题文】【答案】【知识点】 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A解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消化车间,A正确;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B错误;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C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D错误【题文】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性激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C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D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直接阻碍根细胞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答案】【知识点】 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在核糖体合成的物质是
5、蛋白质,A错误;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为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B正确;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C错误;根细胞吸收水分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不会直接影响水的吸收,但是会影响无机盐的吸收,从而改变了细胞内渗透压,间接影响水的吸收,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题文】5右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进行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
6、则曲线中b点右移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D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知识点】 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答案解析】C解析:成熟叶肉细胞有较大的液泡,可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B溶液中之所以失水量由低到高再到低,是因为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较高,细胞要维持与外界浓度一样,所以通过失水来维持,失水后细胞内部浓度升高,失水量逐渐减少,直到最后与外界趋于平衡,失水量逐渐减少,所以说若B浓度增大,则b向右移,因为细胞要失更多的水,B正确;B曲线是发生了自发的质壁分离复原。当细胞刚进入这个溶液时,外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随着离子逐渐运入细胞,內液浓度逐渐
7、升高,当內液浓度大过外液时,细胞转为吸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全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C错误;6min时两细胞都发生了一定的失水,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失水与吸水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典型总结】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方法规律1质壁分离的细胞类型(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均可发生渗透作用,但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结构,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对于在溶质不能跨膜的溶液中(如蔗糖溶液),只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对
8、于在溶质可跨膜的溶液中(如KNO3溶液),则先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后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2明确半透膜袋胀硬与萎缩的实质,准确判断袋内外溶液浓度的高低【题文】6.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答案】【知识点】 D3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答案解析】D解析: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分泌到胞外,A正确;蛋白质的形成细胞需要转录产生mRNA经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正确;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需要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C正确;O2
9、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以及细胞凋亡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题文】7.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较乙高【答案】【知识点】 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10、答案解析】B解析:光合速率收外界因素影响,还受植物本身因素影响,如酶,色素等,故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种类光合强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由于甲乙植物一直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2种植物光合速率随着下降,B正确。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相关,净光合速率大,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快,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说明甲植物净光合速率较大,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甲乙植物都不知其实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大小,只知净光合速率无法判断,C和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
11、、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题文】8.右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变化相同B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O条或1条Y染色体CCD段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D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答案】【知识点】 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答案解析】B解析:图AB表示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图BC段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细胞中可能有0条或1条Y染色体,B正确;图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C错误。图D
12、E段着丝点分裂后,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题文】9.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25和35时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相同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也存在ATP的形成【答案】【知识点】 C8 光合作用和呼吸
13、作用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D解析:黑暗条件下,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的数值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速率,而光照条件下的数值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数值。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35,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30,A错误;适宜光照下,35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为66,呼吸作用速率为40,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植物在30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为70,植物在25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为51,C错误;黑暗时,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有ATP的合成,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14、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题文】10.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 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B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答案】【知识点】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F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解析】A解析: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15、可能会含有18O,因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A错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会进行DNA复制,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正确。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同位素标记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间的综合把握及运用能力【题文】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全过程B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D用高倍显微镜观
16、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答案】【知识点】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C4 细胞呼吸 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答案解析】C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将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才能观察,A错误;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越快,反之越慢,B错误;;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C正确;健那绿是唯一在活细胞状态下能将线粒体染色的染料,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
17、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课本基本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题文】12.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知识点】 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C解析:由反应式可知,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A正确;吸收光能是由色素蛋白复合体来完成
18、的,不需要酶的参与,B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错误;病毒核酸的复制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呼吸作用提供,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题文】13. 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编号甲乙丙步骤1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步骤2淀粉酶溶液麦芽糖酶制剂0.5淀粉酶溶液0.5麦芽糖酶制剂步骤3适宜温度下保温至反应完成A温度、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B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的只有乙
19、试管C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在甲试管和丙试管D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蓝色【答案】【知识点】 C1 酶、ATP及代谢类型【答案解析】D解析:甲、乙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可验证酶的专一性,温度、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甲试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还原糖,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麦芽糖酶不能水解淀粉,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丙发生和甲一样的过程,B和C正确;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出现紫色现象,D错误【典型总结】酶与ATP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用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所选择的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能用碘
20、液。因为:其一碘液无法检测蔗糖,其二碘液只能证明淀粉的存在,对淀粉没有被水解和淀粉未完全水解的检测结果是相同的。(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除自变量之外,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成为无关变量。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不同;在“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中自变量是pH的不同。【题文】14.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
21、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答案】【知识点】 A3 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 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答案解析】D解析:加入斐林试剂,不水浴加热,即使存在还原糖,也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22、A错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B错误。成熟区表皮细胞无增殖能力,所以此区域观察不到有丝分裂图像;C错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目的是增大反差,容易观察;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题文】15. 人类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友病是伴性隐性遗传。一个患白化病的女性(其父患血友病)与一个正常男性(其母患白化病)婚配,预期在他们的子女中,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几率是A12.5 B25 C50 D75【答案】【知识点】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答案解
23、析】A解析:根据题意知这对夫妻的基因型为,AaXHY和aaXHXh,他们所生子女患白化病的几率为1/2,患血友病的几率是1/4,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1/21/4=1/8,A正确【题文】16.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知识点】 G2 染色体变异【答案解析】A解析:该患者既是红绿色盲又具有XYY,则其基因型为XbYY。其父母表现型正常,则其红绿色盲基因来自母亲。而其两条Y染色体来自父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六中 2015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