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微专题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练习含解析.docx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微专题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微专题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练习含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1.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1)生产者: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2.掌握能量流动的4个去向、3个关系式(1)去向: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暂时未被利用(最终都被利用)。(2)关系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由于“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未被同化,所以仍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与上一营养级遗体残骸所含的能量性质相同,属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
2、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1)单向流动的原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具有单向性,即被捕食者不能与捕食者位置相互颠倒,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逐级递减的原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4.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即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考能1食物链(网)的有关图文分析1.(201
3、9年徐州模拟)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生物体内DDT浓度可沿食物链不断增加C.图示箭头也可表示能量在几种生物间的流动方向D.当麻雀数量减少时,蛇捕食青蛙的量增加,属于正反馈调节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蝗虫青蛙蛇、水稻蝗虫麻雀蛇、水稻麻雀蛇,A正确。一些有毒物质(如DDT)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富集,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B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所以图示箭头也可表示能量在几种生物间的流动方向,C正确。当麻雀数量减少时,蛇捕
4、食青蛙的数量增加,不属于反馈调节,D错误。答案D2.(2019年西安考试)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土著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A正确。鲈鱼与土著鱼之间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引入以中小型土著鱼类为食的鲈鱼后,土著鱼a、b的数量都下降,短期内浮游动物总量先急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相应地浮游植物总量先锐减后上升最后趋于稳定,C、D错误。答案A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变动的分析方法(
5、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数量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其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天敌减少,被捕食者先增后减再稳定”。(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思路如下: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
6、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考能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应用分析3.(2019年合肥考试)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在群落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顺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解析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可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相邻两个营
7、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答案C4.(2019年石家庄模拟)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转,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解析能量流动是从甲(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75+200+875=1250(kJ),A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30200100%=15%,B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
8、率,C错误。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转,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正确。答案C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率的比较(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2)能量利用率: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比值。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率越高。考能3碳循环的过程分析5.(2019年山东调研)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过程
9、实现的C.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有,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有D.由生产者、和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解析图中、分别为大气中的CO2库、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缺少、直接到的碳循环路径(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呼吸作用),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过程(如光合作用)固定的,B正确。图中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错误。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答案B6.(2019年福建考试)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6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
10、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在图1中,B、C分别属于初级消费者、生产者B.图1中能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只有2、4、5C.如果图1中A发生瘟疫,D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D.在图2的食物链中,/的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图1中C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A错误。图1中的过程3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其实质也是呼吸作用,B错误。如果A(次级消费者)因发生瘟疫而数量减少,则D(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增加后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D又会因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最后趋于稳定,C正确。图2中的和代表兔和狼的摄入量而不是同化量,所以/的
11、值不能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答案C碳循环图解中各成分的判定方法甲乙丙(1)图中双向箭头两边代表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其中其他所有成分都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库,即C为大气中的CO2库,A是生产者。(2)除了C之外,有最多被指向箭头的为分解者,即B为分解者。(3)三个图的模式其实一致,复杂的地方在于消费者的划分,图甲中消费者只有D,图乙中消费者有D、E,图丙中消费者有D、E、F。(4)图甲中蕴含的食物链为AD,图乙中蕴含的食物链为ADE,图丙中蕴含的食物链为ADEF。考能4信息传递的类型和作用分析7.(2019年海口模拟)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
12、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解析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D错误。答案D8.(2019年银川二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C.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短日
13、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解析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特点,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传递的应用,A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是由“日照长短”这个物理信息对黄麻植物的刺激引起的,D正确。答案B生态系统中信息类型的辨析方法(1)若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等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2)若
14、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如性外激素等)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3)凡涉及“肢体语言”的均属于行为信息。(4)若在影响视线的环境(如深山密林)中,生物间多依靠“声音”这种物理形式传递信息。(5)若在嘈杂的环境(如洪水、瀑布)中,生物多以“肢体语言”这种“行为”进行信息交流。考能5环境问题及治理的实例分析9.(2019年沈阳模拟)下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
15、量增加D.湖泊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解析由图可知,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A错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B错误。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N、P)的增加,植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C错误。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泊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正确。答案D10.(2019年湖南质检)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其中,甲和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人工湿地受到轻微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B.若没有丙,该人
16、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C.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去污效率会更高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解析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丙为消费者,可摄食浮游植物等生物,若没有丙,该人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B正确。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可增加污水的溶氧量,去污效率会更高,C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之和,D错误。答案D水污染类型的判断(1)若是由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2)若是由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3)若是由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
17、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考能6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及保护11.(2019年武威期末)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为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国家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C.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相同D.两个保护区内物种的组成相同解析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因此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A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B错误。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环境 13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练习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