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二章声现象含解析.doc
《2016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二章声现象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二章声现象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声现象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5荆门)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2(2015广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2015聊城)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还
2、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4(2015黄冈)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5(2015德州)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6(2015攀枝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3、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7(2015巴东)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8(2015潍坊)“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演奏出美妙的曲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琴弦长度是为了改变声音
4、的音调B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C用电吉他和钢琴弹奏同一首曲子,所演奏出的声音音色相同D现场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2015无锡)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图乙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小C图丙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图丁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污染10(2015黄冈)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C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D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11(2015滨湖)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2(2015长沙)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
6、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13(2015潍坊)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14(2014湘潭)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
7、、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2015钦州)(1)如图1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16(2015安康)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A、B两把梳子,用大小相同的力,相同的速度用纸片在梳子口划过,梳子因为而发生,能够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7(2015泰州)如图是一名学生用自制的“试管排箫”吹奏乐
8、曲,吹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试管内空气柱的产生;试管内空气柱长度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不同的声音18(2015梧州)“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产生的19(2015秋滕州)蜜蜂1min振动21000次,则蜜蜂发声频率是,当它都从你耳边飞过时,你(“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20(2015日照)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开展钻探活动时,向海底垂直发射超
9、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已知海水中的声速是1531m/s,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m,石油和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1(2015河西)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深为m;这种利用超声波测距的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22(2015秋泗阳)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选甲或乙或甲和乙
10、)能成功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23(2015河南)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24(2015东营)“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25(2015官渡)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卫生城市,建设春城昆明”是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市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频率高于Hz的是超声26(2015秋闵行)如图
11、所示的“空谷回音”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的作用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选填“增大”或“减少”),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的材料(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27(2015秋宜昌校级月考)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城区广场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音调”、“响度”或“音色”),它(“能”或“不能”)有效的减弱噪声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8(2015秋山西)探究声音的特征:(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
12、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29(2015秋江都)探究声音的特征:(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13、(2)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选填“高”或“低”)了2016年中考物理声现象专题复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荆门)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
14、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信息【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声效果最好,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差【解答】解: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船体振动产生声音此选项错误;B、
15、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信息,希望被困者做出回应此选项错误;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更清晰地听到求救的信号,但不是超声波此选项错误;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更容易发现信息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与声现象有关的综合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作用、声音的分类及不同介质的传播特点,涵盖的规律较多,难度不大2(2015广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
16、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B错误;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声学的相关知识点,都较简单,属于基础题3(2015聊城)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7、B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A、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
18、确;B、敲鼓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C、图中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D、图中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1)掌握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掌握转换法在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响度和振幅实验中的具体应用(3)解决此题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4(2015黄冈)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考点】声
19、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蝙蝠中的多数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解答】解: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
20、乙和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的利用,属于声学中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5(2015德州)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
21、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乙、丙响度不相同,音色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6(2015攀枝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考点】音调、响度
22、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从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等方面对选项中的内容做出分析与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大小,但是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C错误;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特性的辨别、噪声监测仪的认识、声音的传播等,属声学基础题7(2015巴东)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年中 物理 专题 复习 第二 现象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