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1氨和铵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1氨和铵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1氨和铵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氨和铵盐基础巩固1把游离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称为氮的固定,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化学反应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D.由NH3制NH4HCO3和(NH4)2SO4解析由氮的固定的概念可知,B、C、D项中化学反应都是氮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氮的固定。答案A2(2018北京会考)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有刺激性气味D.密度比空气的小答案B3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
2、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解析NH3与HCl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因NH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3用NH4Cl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项错误。答案A4给装有下列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A.NH4HCO3B.NaHCO3C.NH4ClD.(NH4)2CO3解析A、D由不稳定性酸形成铵盐,受热分解成NH3、CO2、水蒸气;C中NH4Cl是由挥发性酸形成的铵盐,受热后全部分解为气体。B项发生反应2NaHCO3Na
3、2CO3(固体)+CO2+H2O,所以选B。答案B5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解析A项,NH3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B项,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C项,NH3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迅速向上流动,从而形成喷泉;D项,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于做喷泉实验。答案D6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
4、置,其中正确的是()A.是氨气发生装置B.是氨气发生装置C.是氨气吸收装置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解析装置在管口处又生成NH4Cl,无法制得NH3,A错误;选用装置,使用浓氨水与CaO或NaOH作用,可制取NH3,B正确;作为NH3的吸收装置,漏斗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C错误;利用收集NH3时,收集气体不纯,D错误。答案B7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氯化铵和氯化钠D.碘和氯化铵解析选项分析结论A在加热时发生反应产生NH3,不能用于分离错误BNH4HCO3分解产生的H2O及CO2能与Na2O2反应错误CNH4Cl热分解后可从体系中脱离,遇冷又重
5、新化合为NH4Cl晶体,从而达到分离目的正确D碘在受热时升华,NH4Cl受热分解后再重新化合后仍与碘混合,无法分离开错误答案C8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铵盐易溶于水铵盐中氮元素均为-3价铵盐受热易分解铵盐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使用解析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且都能与碱反应生成NH3或NH3H2O,正确;NH4NO3中氮元素为-3价、+5价,错误;NH4HCO3或(NH4)2CO3既可与碱反应,也可与酸反应,错误。答案9回忆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2
6、)按(1)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可用简笔画表示)。(3)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填选项编号;下同),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H3b.NOc.NO2(4)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5)如何检验氨气是否已收集满?解析(1)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然后NH3H2O受热分解。(2)制取O2是加热固体,制取NH3也是加热固体,故可采用制O2装置制取NH3。但收集方法不同,NH3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NO与空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H3和N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5)检验氨气是利用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或与挥发性的酸反应生成
7、盐(固体小颗粒)。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如图:(3)bac(4)因为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冷却时又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得不到氨气。(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产生白烟,说明氨气已集满)。10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三种方法: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再加入NaOH固体(过量),常温下即能产生氨气,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在锥形瓶中加入NaOH固体,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装置如下图乙所示,请回答:(1)写出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第四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4.4 铵盐 练习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