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4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4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时作业14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14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江苏卷)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基础知识,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根据题意,锁阳
2、的叶已经退化,说明其光合作用较弱或不进行光合作用,且其需要依附在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并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可推知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A错误。该地区为沙漠地区,物种多样性较低,生物种类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低,B错误。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小果白刺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即生态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锁阳在繁殖过程中出现了耐旱突变,干旱的沙漠环境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D错误。2(2019山东德州期末)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B信息
3、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关系C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D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采食信息,这对牧草不利解析: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A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B正确;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C正确;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和牧草均有利,D错误。3(2019山东临沂期末)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除去农田中的害虫,有利于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B杂草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无需除杂草C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全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D一般农田生态系
4、统的营养结构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除杂草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有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错误;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农作物和杂草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以及人工输入的能量,C错误;一般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D正确。4(2019广西钦州二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B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C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除来源于
5、生物外,还可来源于无机环境,如光照等,A正确;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被分解者和消费者利用,B正确;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能量必然大于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正确;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并不一定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所以增加某种生物数量并不一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5(2019河南郑州三模)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6、衰退型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解析:据图示曲线可知甲、乙为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D点时甲种群的数量相当于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是个体数量比例,B错误;C点之后,甲种群数量迅速上升,可判断在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C错误;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短期内甲的数量减少,由于反馈调节,甲、乙种群数量最终可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6(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二模)某草原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 000 km2,其中野兔种群的K值为9 600只。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草野兔狐狸,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同化量
7、大于野兔的同化量B若狐狸种群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也增加C调查发现野兔种群数量为5 000只,则种群密度为5只/km2D野兔种群密度为4 800只/k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解析: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草的同化量大于野兔的同化量,A正确;狐狸种群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野兔数量减少,从而使草的数量增加,B正确;野兔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面积5 000只/1 000 km25只/km2,C正确;野兔种群数量处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此时野兔种群密度为4 800只/1 000 km24.8只/km2,D错误。7(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8、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B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同等强度干扰下(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在交错的食物网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B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得以循环往返,C错误;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同等强度干扰下若生态系统没有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D错误。8(2019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模)下图为某沙漠地区部分生物之
9、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B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D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解析: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不可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B错误;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不是最少,C错误。9(2019广东珠海摸底考试)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C)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14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