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京市鼓楼区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初中语文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8年南京市鼓楼区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初中语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南京市鼓楼区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初中语文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2008 年南京市鼓楼区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年南京市鼓楼区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语文试卷(时间(时间 12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20 含书写分含书写分 2 分)分)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7 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1),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3)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4)春冬之时,绝山献多生怪柏。(三峡)(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7)思念之情,亘古不变;思乡思亲,千古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
2、逢的希冀:“_,_。”(夜雨寄北)。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及对天下人的祝福:“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悠悠霜雾里,范仲淹彻夜难眠,抒发了既思念家人又想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怀:“_,_。”(渔家傲 秋思)(8)于丹说: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友情的句子。,。2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订正其中的错别字(6 分)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文学是一首清翆圆润的古曲,你尽可以闭目凝神,倾听鹰歌燕语,春水潺潺();文学是一座 ch紫嫣红的百花园,
3、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 shung。改为改为3“我与对联”综合性学习(11 分)(1)阅读下面新闻,给这则新闻拟一标题(3 分)中国太原日报2008 年 2 月 20 日消息新年伊始,春节将至,为了让同学们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高语文素养,昨天在太原 45 中学举办了“楹联知识校园行”的专题讲座,使楹联这一古老文化走进校园。本次活动邀请太原楹联协会主席魏华荣,理工大史教授、迎泽区文联韩主席等人出席。活动开始,楹联家协会的老师们现场挥毫泼墨,为广大师生撰写两幅对联“东风吹奏园丁曲,大地迎来桃李歌”“学海千秋勤汲取,心田万亩好耕耘”,意在赞颂辛勤耕耘的老师,勉励勤奋学习的学生,
4、在新的一年里奋发有为,他们精湛的书法艺术赢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本次讲座由是教授主讲,为在场师生介绍楹联的历史,楹联的特点,楹联的标准,尤其是对大家不易掌握的平仄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深入浅出,生动风趣,使同学们收益匪浅。楹联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史教授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学习,运用并创造它。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4 分)对联学习有“四步法。第一步析句式。学习对联重点是分析出句式(也叫上联句式)。比如“春风染绿亭前柳”,根据句意可以分出小节,类似音乐节拍:春风染绿亭前柳;再比如“丝丝细雨敲春梦”,可分出小节:丝丝细雨敲春梦。第二步明词性。学对联要了解语法知识,了解名词、
5、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还以上面的出句为例,“春风、亭、柳、雨、春梦、是名词(注意“前”是方位名词,句中“绿”是表颜色的名词),“染、敲”是动词,“细”是形容词,数量词、叠词比较简单,“丝丝”是叠词。第三步理结构。短语结构,主要的有并列、偏正;动宾、主谓等。上面的 2 个出句中偏正短语最多,如春风、亭前、细雨;春梦,并列短语有“丝丝”,动宾短语有“染绿”“敲春梦”,主谓短语有“春风染绿”“细雨敲”等等。第四步辨平仄。注意第一步切分的每个小节最后一个字叫“句脚”(单独一个字为一小节,这个字也是句脚),上下联相应位置句脚处的平仄应相对,即上联该处为平声,下联该处为仄声,上联该处为仄声,下联该
6、处为平声。仍举上面例句来说明。出句:春风染绿亭前柳;对句:花瓣羞红帘后人。出句句脚依次为:风(平声)、绿(仄声)、前(平声)、柳(仄声),对句对应位置依次为:瓣(仄声)、红(平声)、后(仄声)、人(平声)。到此,对联中的基本套路已经弄清了,再强调一下,对联中不能出现“三平尾”“三连仄”现象,这主要在成联创作时需注意的。须说明的是,我们中学生练习的对联一般宽对,在平仄上基本不做要求。这篇短小的说明文介绍了对联的有关知识,为什么要反复举例子?短文第二步的介绍能与第三步介绍对调位置吗?。(3)读奥运对联,改正对联的不足。(2 分)大中国,大风流,遍地春晖和遍野春花共妍。北京新,奥运新,五星光彩与五环
7、旗帜齐璨。应改为:下面(下面(4)、(5)两题任选做一题()两题任选做一题(2 分)分)(4)读名著,对对联。用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对出下联(2 分)上联: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下联:(9 个字)(5)学课文,对对联。用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对下联。(2 分)园林恰似神仙境游客宛行(3 个字)附加题附加题:(做对加分,做错不扣分)“抗震救灾,万众一心”,对出下联。国界有边爱无边(7 个字)二、阅读(二、阅读(41 分)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诗的尾联借“鸿雁传书”
8、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 分)5“海日生残夜”中的“生”能否改成“升”字,请说说你的看法。(2 分)(二)阅读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2 分)(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哭,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节选自口技(乙)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设场于溪树之下。一男子登焉,乃接木为蹻,距地八尺许,一男子履其上,傅粉墨,挥扇
9、杂歌笑,阔步坦坦,时或跳跃,后更舞大刀。最后设软索,高丈许,女童履焉。手持一竹竿,两头载石如持衡,行至索尽处,辄倒步,或仰卧,或一足立,或偃行,或负竿行如担,或时坠挂复跃起。下鼓歌和之,为时最久,可十许刻。女下,妇索帕蒙双目为瞽者,番跃而登,作盲状,东西探步,时跌若坠,复摇晃似战惧,久之乃已。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之股栗,毛发竖,目炫晕,惴惴惟恐其倾坠。观者视场上人,皆暇整从容而静。此皆诚一之所至,而专之于习。节选自九牛坝观觝戏记注:角抵:古代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天的摔跤,也泛指杂技。蹻:高跷。履:用脚踩。傅:涂、抹。持衡:保持平衡。瞽者:盲人。暇整:紧张之中能保持镇静。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8年南京市鼓楼区第二次模拟调研测试-初中语文 2008 南京市 鼓楼 第二次 模拟 调研 测试 初中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