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十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十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十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考专项狂练 十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一、(泸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引发很多人的思考。尤其是那些从民间生活中生长出来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也要看到其内在的光华。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
2、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其实,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它照看传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久前,在杭州的一场传统竹制技艺沙龙活动中,有位来自四川的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让人印象深刻。做这样的作品,是对传承人技艺的一次极大的考验,因为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
3、、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心无旁骛的身影。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以另一项非遗项目,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
4、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值得让现代人学习。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穷乡僻壤,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因地制宜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制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当地多山,交通是一个难题,当地人就在水路上做文章,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今天同样值得借鉴。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积淀着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把文化遗
5、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赓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文化遗产应予以保护、利用、传承,因为它来自民间,与人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B非遗的“形”会从生产劳动中退出,其“魂”却不会消亡,因其深藏于文化根脉之中。C有些非遗技艺不适应此时代却没有消亡,重要原因是后代匠人守住了手艺的初心。D古代建阳人为了传播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因地制宜,不断求新,做强了印刷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提出论点,尾段与之相呼应,都强调了文化遗产的性质,突出了传承它的意义。B第二段强调
6、了文化遗产中“魂”不能丢,照应了第二段首句,引出了第三段的例子。C四川竹簧艺术传承人的例子,论证了许多非遗技术传承至今的原因是“工匠精神”。D第四段以建阳雕版印刷业走向辉煌的事例论证了文化遗产中也有“创新”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遗产只有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才能融入当代生活并得到传承。B很多非遗记忆传承受阻,是因为它们属于农耕时代,不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C当今时代,传统的雕版印刷术,除了用于出版一些线装书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D如果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我们就多了一些赓续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方法。二、(贵州南白中学2019届月考)古代
7、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5题。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注】鹅湖,风景优美之地,词人闲居时常游之所。懒,指了无情趣。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归宁:归家省亲,即出嫁之女回娘家。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着意”一词,表露出久卧病榻之后,词人对春意盎然之景的企盼;“懒”字则又道出词人“精力衰退”的实际身体状况。B“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这两句描述了词人观赏山景作诗的情状,把词人陶醉在自然风光
8、之中的形象表现了出来。C“朱朱粉粉野蒿开”描绘出花儿鲜艳的颜色和生气蓬勃、随处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春天富有生机的田野实景。D这首词上片写病愈无意出游的情态,下片写出游所看到的原野风光和人事,上下片联系紧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有评论者认为,“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两句将春天描摹得最为生动传神。请找出这两句描写最巧妙的一个字,并简要分析。(6分)三、(福建安溪二中2019届高三月考)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晏殊浣溪沙中的“_,_”两句,于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
9、美好事物的再现。(2)陆游游山西村中“_,_”两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3)李煜相见欢中情景交融地描画出秋的萧瑟与词人的孤寂凄寒之感的词句是“_”。(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交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山西吕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近些年以传奇、玄幻、仙侠等为故事题材,以人气偶像、华丽场景、炫目特效、IP改编等为外在标识的古装剧受到青少年尤其是“网生代”的大力追捧,据称仍有不少这类作品正在 地制作中。透过如此 的制播风潮,应该对时下古装剧做一些理性的反思。文以意为主,意犹
10、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电视剧亦然,( )。近年的古装剧数量庞大、风格各异、制作考究,有的服饰和道具花费天价,有的在摄影和构图上力争每帧画面都唯美养眼等等,主创团队于这些硬件层面的用心和发力的确 。然而,让观众获得视听愉悦之时可伴有“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振和精神荡涤的作品少之又少甚至或空空如也。电视剧应成为 的大众文化,而非不求内涵的快餐文化。跌宕起伏的强戏剧冲突、有理有度的奇异想象、匠心独具的美术置景,都可作为艺术手段应用于创意和创作过程中,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
11、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切不可因此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B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让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C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D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立意不明朗、不积极,必定称不上好作品B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备考 专项 狂练十 论述 古诗词 名篇 名句 语言文字 运用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