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1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父本基因型为AABb,在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过程中只能产生两种配子,即AB和Ab;母本基因型为AaBb,在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产生4 种配子,即AB、Ab、aB和ab;因此,所生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
2、、AaBB、AaBb、AAbb、Aabb6种,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B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 )下列各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D染色体畸变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对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的考查,若一个种群数量足够大,在下列假设成立的情况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的频率将世代相传,保持不变即群体遗传结构处于平衡结构状态中他们的假设成立的条件是:(1)有性生殖繁衍,(2)世代相互不重叠,(3)群体规模很大,(4)完全随机交配,(5)
3、没有发生突变,(6)没有出现迁徙,(7)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解答:解:A、随机交配不会对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影响,A正确;B、C、D、存在自然选择、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都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遗传平衡的理解:若一个种群数量足够大,种群的雌雄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有突变、迁移、选择、遗传漂变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3 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能稳定遗传B单倍体C有杂种优势D含四个染色体组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干分
4、析,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解答:解:A、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B、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纯合的二倍体,B错误;C、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不具有杂种优势,C错误;D、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
5、查单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 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ARrBDECAbDBe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版权所有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R和r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
6、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一般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A正确;B、D和E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B错误;C、A和b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C错误;D、B和e是非等位基因,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5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版权所有分析:减数
7、分裂特有的特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解答: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前期都要形成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但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等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6 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A常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D线粒体中考点:伴性
8、遗传版权所有分析:常见的几种遗传方式及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3)伴Y遗传:只在男性中发病(4)常染色体遗传时,与性别无关,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解答:解:根据题意: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由该病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推测该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即致病基因很可能在X染色体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遗传方式的类型及判断,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并根据题干信息作出准确判断,比较基础7 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
9、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1小时B1.6小时C2小时D4小时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DNA分子的复制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对DNA分子复制和复制特点的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其中含有母链的DNA分子数是2个解答:解:假设该细胞分裂了n次,则DNA分子复制了n次,由题意可得关系式:2:2n=1:16,2n=32,n=5,8小时细胞分裂了5次,因此该细胞分裂的周期是85=1.6小时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
10、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推断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对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8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bb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自由交配方式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可以通过分析雌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进行计算解答:解:由题意知,aa
11、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该种群能进行自由交配,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3:1,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3:1,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胚胎致死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存活个体的比例是,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是aaBB=,因此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故选:D点评:对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自由交配方式、胚胎致死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9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A细菌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
12、的氨基酸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版权所有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原料和酶来自细菌,模板来自噬菌体,A错误;B、模板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B错误;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所以指导蛋
13、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 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白眼果蝇白眼果蝇B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D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考点:伴性遗传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眼色的遗传为伴X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设受A和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据此答
14、题解答:解:A、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B、XAXa(杂合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所以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错误;C、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所以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正确;D、XAXa(杂合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Xa(白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基因
15、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进行解题,难度适中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要求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同,则雌果蝇必须是纯合子,由此进行判断即可11 )下列对有关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B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有耳垂的双亲生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D鉴定某动物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物性状的显隐性判断以及杂合子杂交与自交等,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杂合子的测交后代有杂合子,有纯合,例如Aa测交,后代Aa:aa=1:1,A
16、错误;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例如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纯合子概率为1/2,B错误;C、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表明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这时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产生的性状为隐性性状,B正确;D、鉴定某动物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测交,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判断及杂合子杂交和自交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
17、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版权所有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成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
18、法,A错误;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C、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并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掌握不同时期各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 如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7和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ABCD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版权所有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
19、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据此解答解答:解:从图示可知3、4有病8无病,为显性遗传病,7、10有病有一个正常女孩,可知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7、9均为杂合子,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传递方式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遗传系谱
20、图,获取信息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难度适宜14(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aa,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考点:真题集萃;伴性遗传版权所有分析:图中的两种杂交方式属于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一般用来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正交反交后代表现型雌雄无差别,反之则为性染色体遗传解答:解:A、根据杂交组合2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由于两对基因独
21、立遗传,因此可以确定其中有一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故A选项错误;B、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如果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故B选项正确;C、如果甲为AAZbZb,乙为aaZBW,则子代AaZBZb(褐色眼)、AaZbW(红眼),杂交1后代表现型不同,故C选项错误;D、鸟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三中学 2013 2014 学年 生物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