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docx
《当前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页 共25页“十一五”期间,是体现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具体实施效果最重要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交通更快更好地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发展将面对新的、更高的发展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十一五”规划是这一时期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指明行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谋划好“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对于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撑和带动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五”交通发
2、展回顾与评价“十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既为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也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省交通发展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围绕“十五”计划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质量为核心,统筹推进交通建设、养护管理、运输的全面协调发展,运输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发展基本适应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十五”交通发展状况1、交通发展投入创历史新高,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十五”期间,是我省交通发展史上投入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全省交通发展完成总投
3、入735亿元,比“九五”增加446亿元,是“九五”实际完成的2.5倍。其中:基础设施建设465亿元(公路建设443亿元、运输场站13.6亿元、地方铁路7.7亿元、内河航道0.2亿元)、公路养护50.3亿元、事业发展17.9亿元、偿还贷款201亿元,分别比“九五”增加252亿元、22.7亿元、5.1亿元、165.2亿元。巨大的资金投入,支撑起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全省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十五”期间交通建设累计拉动GDP增幅达2.25个百分点,创造就业机会142万个。 “十五”交通发展投入表 单位:亿元项目“九五” 完成“十五”“十五”完成比“九五”“
4、十五”完成比计划计划完成增加增长增加增长全社会投入289520735446154%21541.3%一、基础设施建设213355465252118%11031%1、公路建设203330443240118%11334.2%2、运输场站7.31213.66.386%1.512.5%3、地方铁路2.4127.75.3221%-4.3-35.8%4、内河建设0.210.200%-0.8-80%二、公路养护27.63850.322.782.2%12.332.4%三、事业发展12.81717.95.140%0.95.3%四、偿还贷款35.8110201165.2461%9182.7%“十五”交通发展投入构成
5、示意图偿还贷款27.4%公路养护6.9%基础设施建设63.3%事业发展2.4%2、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公路建设规模空前,路网结构明显改善。五年新改建各级公路4.9万公里,同比“九五”增加近3.5万公里,超“十五”计划目标3.6万公里。相继建成了拉林河至长春、长春绕城北段、图们至延吉、长春至龙嘉机场(六车道改造)高速公路和长春至白城、白山至四平、吉林绕城(西南段)一级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了江密峰至珲春高速公路和肇源经松原至金宝屯一、二级公路。开展了干线公路大中城市绕越规划建设工作,建成了四平、辽源市城市绕越(环线)公路和吉林绕城公路(西南段)。农村公路建设成绩显
6、著,五年新改建农村公路油路或水泥路3.73万公里,比原计划目标增加2.77万公里,是“九五”实际完成的10倍。“十五”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50308公里,比“九五”末增加15092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达到9406公里,比“九五”末增加4493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8.7%,比“九五”末提高4.7个百分点。除通往延边州府所在地高速公路在建外,全省所有地市政府所在地实现了与省会一级以上公路连接;市州到县市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达98.5%,比“九五”末增加15.5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达65.6%,比“九五”末增加38.2个百
7、分点,其中通化市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2005年底全省公路按技术等级、行政等级及路面结构划分如下图:公路通行保障条件稳中有升,与公路自身因素相关的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养护工程3886公里,国省干线、专养路线和重点旅游路线美化24516公里,建设公路绿色通道3464公里。投入2.3亿元,实施安保工程5260处,改造加固危(险)桥565座。干线好路率达到85%,专养路线好路率达到77.4%。3、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公路客货运输比重增加,组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到“十五”末期,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3亿人,旅客周转量93亿人公里
8、,货运量2.7亿吨,货物周转量99亿吨公里;年均增长5.2%、4.1%、3.1%、2.9%。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得到加强,旅客运输量占五种运输方式的比重达到82%,比“九五”末期提高了6.6个百分点;货物运输量占五种运输方式的比重达到73%,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车辆迅猛发展,结构明显改善。到2005年,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3.9万辆,比“九五”末增加23.5万辆,年均增长9.8%,私人小汽车在“十五”中后期呈高速增长。营业性车辆数量持续增长,预计到“十五”末,全省营业性运输车辆达到16.6万辆,其中班线客车1.05万辆,营运货车12.17万辆,分别比“九五”末增加
9、3.0、0.06、2.39万辆。客运班车的高中普车辆比例为16:33:51,其中高级车2000台,比“九五”末期增加1700台;营运货车大中小车辆比例由“九五”期末的57:10:33到“十五”期末的42:8:50,其中专用载货汽车4700 辆,占营运货车总数的3.9%,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净增加2816台。场站设施进一步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全省新建二级以上客运站11个,三级客运站3个,改建二级以上客运站18个,新建三级以上货运站32个。到2005年,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达到62个,三级以上货运站达到53个。长春公路主枢纽信息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62
10、个二级以上客运站、41个三级以上货运站完成了信息系统建设,17个客运站安检系统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依托长春公路主枢纽和8个市(州)中心城市,辐射经济较发达县市的运输站场服务体系。运输信息化、组织化程度增强,车辆空驶里程减少,社会运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运输效率明显提高,道路旅客运输停候车紧张的状况得到改善。农村客运网络初步形成,全省已有148个乡镇设有客运站,占总数的22%,100的行政村通车(船),通车(船)率比“九五”末期提高了8个百分点。4、内河建设开始起步,水运发展势头良好。“十五”期间,开工建设了第二松花江吉林市区至陶赖昭段177公里四级航道,维护性疏浚航道64.9公里。
11、新建了查干湖、松花湖客运泊位各1个,扩建了松原港宁江作业区5号泊位。新建港航监督船舶1艘,维修改造链斗挖泥养护船队1个,航运管理和航道养护力量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全社会完成水路客运量460万人次、货运量376万吨,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72.3%和31.9%。水路客运长期下降的局面得以扭转,水路运输优势得到一定的发挥,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5、地方铁路建设取得突破,区域铁路网络更加完善。建成了靖宇至辉南67公里地方铁路,结束了靖宇县不通铁路的历史,为加快长白山区域资源开发,实现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靖宇至松江河、长春至烟筒山、和龙至德化、榆树至舒兰等地铁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与铁道
12、部共同建设的合作合资项目,将加速我省境内铁路网络建设步伐。作为东北地区第一条合资铁路,长春经双阳至烟筒山项目已于2005年9月开工建设,探索出一条我省铁路建设的新路子。2005年,全省地方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60公里,比2000年新增67公里,地方铁路货运量162万吨,货物周转量5120万吨公里,运营收入1100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8.9%、101.5%和100.6%。实现了总量增长,效益提升。6、支持系统得到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安全工作摆到了突出重要位置。省厅成立了安全管理处,统筹全省交通安全管理。组建了省、市、县三级地方海事机构,强化了水上安全管理,全省内河运输连续十七年无重大
13、水上交通事故。建立完善了各种应急预案和救助措施,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科研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研究开发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研究”、“超大型320T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并加快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程,以科技人才为依托的交通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举办各类培训班659期,培训5.9万人次,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61人、博士生9人,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交通成人教育体系,为交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制定、修改了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吉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吉林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
14、3部地方性交通法规和吉林省乡道管理办法、吉林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等7部政府交通规章,规范了交通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管等行政行为,基本适应了依法行政和交通发展的需要。(二)基本经验1、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办交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交通建设涉及面广,组织协调量大,为此,我们在交通发展中,充分依靠各级政府,每年省政府都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交通建设目标责任书,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作为省政府考核各级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从而增强了各级政府做好交通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深切体会到农村公路建设对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15、,发展愿望空前高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推动了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2、坚持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效果事半功倍。省厅出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东部山区、粮食主产区、旅游公路和交通建设积极性高的地方政府给予支持等投资政策,出台了引导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交通建设积极性。为解决技术力量不足,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实行了厅领导联系点制度和农村公路建设督导制度,每位厅领导负责联系1个市(州),并对每个市(州)派驻农村公路建设督导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交通发展质量。根据我省省情,确立了以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的交通发展观,重
16、点建设了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国道主干线上的高速公路。强调并落实“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提出“公路养护管理也要讲质量,讲成本,讲时效”,并按这个要求建立了公路养护管理快速反应机制,明确4月末以前完成路面灌缝、养护工程的补强设计和备料工作,汛期来临之前完成养护大中修工程,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4、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交通发展市场化进程。深化公路建设市场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有限低价评标法”,有效解决了低价抢标问题,并探索了无标底招标,得到了交通部的充分肯定。深化公路养护市场改革。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制约改革的养老保险、养护工程税赋等关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省
17、市县三级公路管理机关改革全部完成。全省共组建各类养护公司114个,转制分流职工21393人。积极推行小修保养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改善、大中修养护工程全部实行了招投标管理,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养护管理水平。深化公路运输市场改革。紧紧抓住准入、监管、退出三个关键环节,深化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运输资源的改革。对新增线路和已到期经营线路实行统一招标,加大对运输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于违法经营导致其不具备许可条件的,坚决依法令其退出市场。5、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向深层次发展。依法民主科学决策。组建了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法律与经济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和督查委员会,建立了依法行政法律顾问咨询把关机制
18、、科学理政专家咨询论证机制和从严执政工作监督落实机制,提高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交通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了高速公路管理、乡道建设养护管理、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等政策法规。针对人、财、物、工程招标、稽查收费等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环节,研究制定了从源头上制约腐败发生的规章制度。依法加强行业管理。依法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建立了政府领导、交通主导、部门联动的治理工作格局。6、坚持科教兴交通,为加快交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创新了科技管理机制。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公路养护、运输管理中的技术难点组织科技攻关,注重安全技术、生态环保技术、重大关键技术和普遍性技术研究。实行激励机制,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和
19、科技成果推广奖。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环保型道路除冰液”在北方地区公路除雪养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路管理信息系统、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行政机关办公服务系统初具规模。7、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交通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注重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坚持加强学习,努力做到继承贤人向书本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省外、境外、国外学;实践出真知向基层和群众学。坚持寓教于学,设立了交通教育发展基金和交通教育奖励基金,通过采取高校联合办学、办班培训、向国内外和省内外实践学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人才。(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公路网的整体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
20、。国道主干线尚未全部建成,有6个市州尚未实现与省会通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仍有430公里未建成沥青(水泥)路;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较少,促进东北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的能力有限;全省还有近35%的行政村不通油(水泥)路。2、运输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信息不畅,运输成本高、效率低,运力结构不合理;公路服务水平、场站条件的改善,反映出的运输效率的提高不明显。地方铁路和水路交通,污染小、成本低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3、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制约交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交通市场准入、监管、退出机制仍不健全,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安全、质量、成本等重点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筹
21、融资体制改革效果不明显。农村公路缺乏长效的养护机制。4、规划前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新时期交通发展需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拉动作用的认识不足,前瞻性不够,未能对既有规划作出及时调整,使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不明确,随意性较大。项目前期工作周期短,储备少,难以满足新时期交通建设快速发展需要。5、建设资金紧张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随着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建设资金特别是资本金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银行贷款已成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6、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培育。思想观念距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距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各类经营管理型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不足,队伍综合素质还不能全面适应新时期交通发展
22、的需要。二、“十一五”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一)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十一五”时期,我省正处在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增长潜力巨大的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既充满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五年间,我省将围绕汽车、石油化工、生态型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等产业,实施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5900亿元。(二)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23、战略的实施,“十一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不断深入,要求交通运输提供充分、高效和优质服务。一方面,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必将带动全社会人流、物流的持续增长,要求交通扩大总量,提供充足的运输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向重量轻、深加工、小批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要求交通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安全、快速、可靠的运输需要。交通发展应由增加总量为主,向增加总量和提高质量并重方向发展,构建适应产品生产与流通特点和供应链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输服务体系。2、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我国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重要 时期 进行 经济结构 战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