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一讲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一讲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一讲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五)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1(2015梓潼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2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选项实例(实验)结论(假说)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红细胞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
2、膜呈清晰的暗 亮 暗三层结构生物膜由蛋白质 脂质 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2015上海奉贤区一模)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A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2015合肥质检)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
3、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蛙的红细胞人体浆细胞乳酸菌细胞酵母菌细胞ABC D5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B核膜包含两个磷脂双分子层,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量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D房颤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6下面是细胞膜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功能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功
4、能表示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有关D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的细胞间通讯7(原创题)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8.眼可视物、舌可尝鲜、鼻可嗅味,是因为这些感官细胞的细胞膜上分布着一类特
5、殊蛋白质,统称 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美国科学家莱夫科维茨和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 GPCR 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 2012 年诺贝尔化学奖。如图为评委会现场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所展示的图片之一,据此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分子主要是指激素和神经递质BGPCR 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信息分子与 GPCR 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DGPCR 可将胞外信息传递到细胞内9(2015广东六校联考)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流
6、动性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10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A膜中多糖的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B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C由于膜对 Na 通过具有选择性,所以在细胞膜上帮助 Na 跨膜的蛋白质只有一种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1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B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的C脱氧核苷酸、核糖核
7、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DNA解旋酶、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D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2. (2015西城模拟)红甜菜根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某同学将红甜菜根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 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清水中浸泡1 h,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浸出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值,吸光值大小可以反映浸出液中花青素的含量。根据图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花青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易化扩散(协助扩散)B温度超过50 ,膜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C在50 以下,甜菜细胞内合成的花青素极少D在10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届高三 生物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第一 细胞膜 细胞核 生物膜 流动 镶嵌 模型 课时 跟踪 检测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498847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