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墨池记练习2无答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墨池记练习2无答案冀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 墨池记 一、选择题 1.为下面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A.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w w( ) B.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qing qing( )C. 岂其学不如彼邪xi y( ) D. 岂有徜徉肆恣 z z(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 )A.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兴趣)B.则学固岂可以少哉(本来)C.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影响)D.而尝极东方(穷尽)3. 下面一词多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推: 推王君之心(推测)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推广) B.方: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方形)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C.书: 羲之之书晚乃善(写)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书法)D.
2、善:羲之之书晚乃善(完善,精妙)岂爱人之善(优点)4下面加点词古今异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信然邪。 古:果真 今:诚实,消息B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古:精神,毅力。 今:精神和体力。C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古:当。 今:方形,地方,方向。D羲之之书晚乃善。 古:书本。 今:书法。5.“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句中二个“其”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他(指王盛) 他的(指王盛的)B、莫非 它的(指州学的)C、莫非 他的(指王羲之的)D、难道 他的(指王羲之的)6.对“被于来世者如何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被后世的人怎样看待呢?B、会怎样的影响到后世呢?C、直到来世,又会怎样呢?D、影
3、响到后世的人,情况又会如何呢?7.对文中州学教授王盛题字并请作者作记的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招揽更多游客。B、借表彰、推广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来劝勉州学学生刻苦读书。C、附庸风雅,借曾巩的才气抬高自己的声望。D、仰慕王羲之,不想让他的遗迹默默无闻于民间。二、判断正误(10分 每题2分)8.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9.记在写法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寓情于事、景、物之中;一类是由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属于第一类。(
4、 )A、正确 B、错误10. 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 )A、正确 B、错误11. 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了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A、正确 B、错误12. 本文语言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并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本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 )A、正确 B、错误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2分)阅读(一)(40分)墨池记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
5、,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
6、十二日,曾巩记。13、墨池记作者_,是_散文八大家之一。(2分)14.“记”在宋代是一种_散文,这篇文章记议错杂使用,辟出了作者自家的蹊径,富有创新精神。(1分)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羲之尝慕张芝( )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16. 解释下面一词多义(8分)A.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 B.则其所能( ) 虽一能不以废( )C.有地隐然而高( ) 岂信然邪( )D.岂信然邪 ( ) 岂其徜徉肆恣 ( )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4分)_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
7、彼邪?_ 18.描写墨池外形特征的句子是:(1分)_。19.交代了墨池地理位置的句子是:(1分)_20.文中对于临川墨池的传说是否真实可靠,作者仅仅是转述临川记的说法,之后用了“_”(4个字)这样一个问句,未加深论,点到为止,具有分寸感,用笔简练,要言不繁。(1分)21“_”说明了王羲之平时学书的刻苦专一,费尽“精力”,也为下文的即事立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1分)22.王羲之不与庸吏同流,对此原委,文中只用“_”一语概括。(1分)23.王羲之辞官后,曾“_”(4个字)于名山大川之间,遍游东方诸郡,并泛舟出海。这一句话深刻揭示了王羲之傲俗超群性格气质形成的根源,这也是他清心寡欲,学成书法的深厚的思想基础。类似于王羲之的人,历史上还有其人,如_,他就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而成为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2分)24.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2分)_25.抚州学官王盛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2分)_2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4分)_27.赏析下列句子(6分)“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_ _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_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