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2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课 题 第22课 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导学目标1、说出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时间。2、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3、指导学生归纳本课的文学艺术成就,提高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4、认识一条唯物史观,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重 点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难 点郭沫若的历史剧、鲁迅的文学成就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研习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背景2、新式学堂的出现过程出现3、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废除的时间,能从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时代的需要来理解教育制度的变化。1、教师讲授
2、:2、出示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图片,讲述它们的诞生及影响。3、引导学生回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等知识,来学习清末教育的改革,补充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进步性。但它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制订的,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1、记住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新式教育体制、科举制度的废除等知识点。2、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必然和时代的需要来理解教育制度的变化,认识到迫于形势的压力,清政府终于艰难地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1、强化记忆“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2、强调: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3、,废除的时间起点是1906年。二、文学、艺术家1、五四运动后文学家、艺术家2、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艺成就自学第二子目:通过本子目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历史知识?通过学习,你有怎样的感想?1、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作品特点、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去分析。2、引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进步的文学艺术家都是高奏主旋律的。阅读教材,自主归纳民国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体会文学艺术家们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精神。学生比较难理解用历史剧来反映现实问题,可通过其历史剧的特点即“借古喻今”来分析。精习见学案巡视、观察、指导、点拨。关注学困生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板书设计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二、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新式学堂的出现和京师大学堂 1、五四运动后的文学家、艺术家 2、新的教育体制与科举制的废除 2、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艺成就 教学反思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通化市 外国语学校 年级 历史 上册 22 科学技术 思想 文化 二导学案无 答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