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直接还田应用剖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秸秆直接还田应用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直接还田应用剖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秸秆直接还田应用剖析 摘要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增加农田有机肥源的主要途径。阐述了秸秆直接还田的养分效应、改土效应、生态环境效应,以期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效应 秸秆直接还田就是秸秆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施入农田,它是秸秆利用、增加农田有机肥源的主要途径,是一种最简单最普遍的利用形式,也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实现高产优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多年来秸秆直接还田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秸秆直接还田的增产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养分效应改土效应和生态效应1。 1秸秆还田的养分效应 1.1提高土壤氮磷
2、钾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 农作物的秸秆中都含有相当数量的营养元素,豆科作物的秸秆中氮含量较高,禾本科作物的秸秆中钾含量较高。一般情况下,单位面积田块的秸秆中氮、磷、钾含量相当于该田块氮磷钾化肥施用总量的10%20%,通过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有效养分归还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在四明镇东洼村肥力观察点试验,连续4年稻麦两季秸秆留茬还田量4.5t/hm2,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均有所增加(表1),还能提高农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率。 1.2提高土壤的钾素水平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钾素大量滞留在茎秆中,如小麦秸秆中含钾量为1.28%,稻秸秆中含钾量达0.85%,是氮、磷总和的2倍左右。
3、秸秆中的钾素有效性也高,用清水浸泡稻秆6h,秸秆中近90%的钾素被泡出。由表1可知,秸秆还田后,土壤中速效钾明显增加,4年累计增加32mg/kg,平均年增长8mg/kg,对土壤钾的良性循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提高土壤有效硅的含量 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但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若作物缺乏该元素,茎叶的刚性就会减低,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弱,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水稻秸秆中含硅高达12%,在缺硅的土壤中,秸秆还田是提供有效硅的一个主要来源,能明显地增强作物抗逆性2。 2秸秆还田的改土效应 2.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中有机质数量的维持主要取决于有机残体,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秸秆 直接 还田 应用 剖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