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专项1选择题速练专练9生态与环保含解析201911261206.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专用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专项1选择题速练专练9生态与环保含解析20191126120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专项1选择题速练专练9生态与环保含解析20191126120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练9生态与环保1如图是果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346,表示该果蝇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036d,果蝇的个体数量呈直线增长C36d后,果蝇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改变饲养条件,该果蝇种群的K值不变答案A解析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所以346为该果蝇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036 d,果蝇的个体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B项错误;36 d后,果蝇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项错误;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环境(如饲养条件)改变,K值也会改变,D项错误。2(2019绍兴模拟)下列关于出
2、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15,死亡个体数为5,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每年生殖次数增加,则出生率一定会更高D若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数量就会实现零增长答案B解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新生个体数量为15,出生率为15100100%15%,A项错误;雌雄比例越接近11,且婚配制度为一雌一雄,出生率越高,B项正确;出生率取决于种群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等,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每年生殖次数增加,但是
3、处于生育期的雌性动物数量减少,种群出生率也不一定会更高,C项错误;种群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D项错误。3(2019全国,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个营养级是牧草,第二个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个营养级是乔木,第二个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A解析夏季草原生态系统中,作为第一个营养级的牧草的个体数量远多
4、于作为第二个营养级的羊的个体数量,该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金字塔形;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作为第一个营养级的乔木的一个个体上生活着大量的作为第二个营养级的昆虫个体,该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为倒金字塔形,故选A。4(2018浙江五校9月联考)如图是某地新迁入的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点之后,开始出现环境阻力Bc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d点之后,种群数量不可能再增加D改变种群性比率,可能延长到达K值的时间答案D解析题图表示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在b点之前就已出现环境阻力,A项错误;c点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B项错误;d点后种群数量
5、会在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可能会出现增长,C项错误;改变种群性比率,间接影响种群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到达K值的时间,D项正确。5如图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答案A解析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项错误;据题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项正确;在演替过程
6、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C项正确;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项正确。6(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如图是生态系统的有关示意图,其中不符合该示意图关系的是()A甲:摄入量乙:同化量丙:粪便中的能量B甲:同化量乙:次级生产量丙:呼吸量C甲:净初级生产量乙:生物量丙:呼吸量D甲:总初级生产量乙:净初级生产量丙:呼吸量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生物的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和粪便中的能量之和,A项符合;生物的同化量为次级生产量和呼吸量之和,B项符合;净初级生产量为总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的差值,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为生物量,
7、C项不符合;生物的净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之和为生物的总初级生产量,D项符合。7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中包含的生物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B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C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主要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答案A解析丁中包含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不属于任何营养级,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逐级递减,所以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B项正确;每一个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的能量和被分解者分
8、解的能量,所以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项正确;碳主要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D项正确。8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气体依次是()ACO2、硫和碳的氧化物、氟利昂BCO2、硫和氮的氧化物、氟利昂C硫和碳的氧化物、CO2、氟利昂D硫和氮的氧化物、CO2、氟利昂答案B解析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酸雨。氟利昂逸散到大气圈上层,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化学反应使臭氧量减少,形成臭氧层空洞。9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营
9、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答案A解析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Y、X、Z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从题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Y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变化不大,因此X营养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A
10、项正确;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B项错误;从题图中不能看出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C项错误;X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化,也可能是由Z营养级生物的选择性捕食引起的,D项错误。10(2018温州期末)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图所示能量金字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群落共有4个营养级,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间的关系是捕食B该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C分解者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有重要意义D该图能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答案D解析题图中有生产者、初
11、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共3个营养级,A项错误;题图中第一、第二、第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是8 690 kJ、142 kJ、12 kJ,所以第一个营养级到第二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28 690100%1.6%,第二个营养级到第三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2142100%8.5%,B项错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C项错误;题图中第一、第二、第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是8 690 kJ、142 kJ、12 kJ,依次减少,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D项正确。11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如图所示的数据。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20 年高 生物 考前 专项 选择题 速练专练 生态 环保 解析 20191126120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499200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