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会没有误差2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A17.86cmB17.87cmC18.85cmD18.865cm3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初中一节
2、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4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3:4,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9:10B5:3C5:8D
3、8:57三位同学在操场上测量自己的步行的平均速度,测得结果为v甲=3.6km/h,v乙=1.2m/s,v丙=40m/min,这三位同学步行速度的关系为( )Av乙v甲v丙Bv甲v丙v乙Cv甲v乙v丙Dv乙v丙v甲8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图和丙图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丙图D乙图和丁图9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10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
4、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太阳B月亮C地球D宇宙飞船1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的速度光相同1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13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
5、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14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ABCD15百米赛场上,如果计时员是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所测到的运动员成绩比实际成绩要( )A完全一样B好一些C差一些D无法判断16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17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e取出温度计Aa b c d
6、eBd c b a eCc d b a eDd c a b e1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19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20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
7、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21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BCD22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 )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B在人体表面吸热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23下列例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日食和月食B影子的形成C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
8、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前句是以_为参照物的,后句是以_为参照物的26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而“引吭高歌”里的“高”指的是_,“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_不同27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时要_热,后者是酒精_时要_热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_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三、实验与作图(每空1分,作图3分,共30分)28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_,长度的国际
9、单位是_时间测量的常用工具是_,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宽度是_29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图2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图2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30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法线和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31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可以传播声音32如图是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小车在1s2s做_(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 03s内运动的路程为_m33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熔化用了_分钟3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原
10、理是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选填“较大”或“较小”),原因是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5)实验中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s1的平均速度偏_(选填“大”或“小”)3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1)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加热到第3min时,水开始沸腾,如图
11、乙所示,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这是一种剧烈的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丙所示,小强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水的温度达到_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仍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36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图中甲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板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
12、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_四、计算题(第37题5分,第38题7分,共12分)37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自青岛起公里车次0183283393514743890T26到站青岛潍坊淄博济南德州天津北京到站时间11:5913:1314:4616:2218:3319:54开车时间9:5912:0213:1614:5616:2418:35(1)T26次列车从淄博到济南的运行距离为多少?(2)T26次列车从淄博到济南的运行时间为多少?(3)该次列车从淄博到济南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38福厦高速公路贯穿我市,轿车司机于上午8点时整进入某高速入口处时见到路边
13、立有如图1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图2地时司机又看到路边立有如图2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点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图2地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牌中“100”的含义是_,(3)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还需多久到达福州?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会没有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
14、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解答】解: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再者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可以造成误差;所以选项A、B、D错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这是减小误差的方法,所以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2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则该物体
15、的长度应该是( )A17.86cmB17.87cmC18.85cmD18.865cm【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平均值求取的时候,小数的位数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求出的平均值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四次的平均值是:18.865cm,所以应四舍五入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正确的数据应是:17.87cm 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平均值的求取及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下列估测与
16、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靖江夏天最高气温约为50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靖江夏天气温很高,可能达到35,但不可能达到5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接近75cm此选项符合实际;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45min=0.75h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人正
17、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4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控制变量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速度、路程、时间三者的关系,根据题意分析即可【解答】解:A、物体通过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所以速度大但如果时间短,路程也
18、不一定长,不符合题意;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如果速度较大,所用的时间可能也会很短,不符合题意;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符合题意;D、在相等的时间内,只有两个物体速度相同时所通过的路程才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这类题目实际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只有在控制其它量不变时,才能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
19、解答此题需要先观察图象,明确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去分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选项A正确;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选项C正确;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则甲的速度:v甲=1.25m/s;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则乙的速度:v乙=0.625m/s选项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分析图象,根据图象上的信息做出选择
20、选项D的解析也可以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甲和乙的运动快慢:甲和乙在8s末运动的路程相同,但甲所用时间比乙少,则甲运动的比乙快,即甲的速度比乙大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3:4,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9:10B5:3C5:8D8:5【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比例法【分析】本题由匀速运动的速度公式将时间用速度和位移表示出来,作比即可求出【解答】解:由速度公式v=得:,=故选D【点评】本题由运动学公式结合比例关系可求,在作比例式也可以设定一个量,另一个量用已知比例关系和设定的量来表示,代入比例后求解7三位同学在操场上测量自己的步行的
21、平均速度,测得结果为v甲=3.6km/h,v乙=1.2m/s,v丙=40m/min,这三位同学步行速度的关系为( )Av乙v甲v丙Bv甲v丙v乙Cv甲v乙v丙Dv乙v丙v甲【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比较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统一速度的单位,然后比较大小(2)1m/s=3.6km/h1min=60s【解答】解:v甲=3.6km/h=1m/s,v乙=1.2m/s,v丙=40m/min=0.67m/s,由以上分析知,乙的速度最大,丙的速度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1)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3600s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2)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文汇 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年级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